雨树披纷

雨树披纷

网易号

关注
20粉丝
77关注
698被推荐
IP属地:福建

14枚勋章

六十而立,架子不倒,心气犹在

  • 不知大家有没有遇见过“假少女”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类充满少女感的“假少女”:她们年龄老大不小了,却隐约有小姑娘的做派。
    我认识一位女士,是一个退休教师,六十多岁了,已经当上了外婆。 聚会聊天时,满鬓斑白的她,开口闭门就是“我们女生怎样怎样”,俨然一副少女状,有种小鸟依人的感觉。 我们暗自为她的“神女”姿态而绝倒。 知情人说:从三十多岁起,她一直就这样,有点神经质,时而娇滴滴的“公主病”,时而又孤冷矜持的“娘娘病”。 其实不然,她不是装,而是真的有病,纯粹的心理疾病。 这种病,源自心理年龄滞后,心理某些方面发育停滞,保留儿童的心理特点,也就是所谓的尚未“心理断奶”。 这位女士的特点比较典型,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在人际交往中,有她这种心理气场,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个别现象。 与她们交往,确实有些不舒服,但还是尽量地去理解宽容。
  • 退休生活的最佳打开方式:孤独但不孤立 退休之后,脱离了职场生涯,远离了社会活动,与子女关系也渐渐疏离,深深的孤独感袭扰而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退休之后,可以孤独是无奈,但不可以孤立。 孤独与孤立,一字之差,容易让人混淆。 孤独是一人独处,独行,独步,独坐,独吟,但同时拥有朋友亲友。 这样的孤独状态,内心依旧充实饱满,达到一种圆满状态的坐禅体验,仿佛庄子所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孤立则是主动放弃各种关系,主动与外界切断联系,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处在一种无依无靠的状态。 孤立就会无援,这也是“家里躺、孤独死”等老年社会问题的触发原因。 古罗马的马可·奥勒留说过:“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对人类来说,孤立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压力。 中世纪的欧洲,仅次于死刑的判决,就是放逐,因为它使囚徒彻底陷入孤立状态。 近代欧美国家,开始推行一种变相的孤立,即单独监禁,使囚犯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放弃自我孤立的行为,改变倔强偏激、自暴自弃的错误心态,摆脱“不要帮助、不求别人、什么都不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等等孤立心理。 孤独而不孤立,这才是退休生活最好的打开方式。
  • 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 这是我老师的断言。
    七十年代末,时逢越剧电影《红楼梦》复映,中学校园里,掀起“红楼梦热”。 语文老师趁热为我们恶补古典文学。 讲到《红楼梦》林黛玉进大观园,宝玉跟她攀谈时,发现她没有像他脖子上挂的那块玉。 宝玉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了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老师当即也“发作”起来,说:贾宝玉这小子,把他放进社会里,要饭都会饿死。他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 为什么?就是一个字:狂。 人不轻狂枉少年,少年壮志不言愁,当时在同学中很流行。 语文老师说:人生在世,狂病没药治,很多同学不以为然,个别同学取笑老师书呆子、老学究。 倒是一些同学,有“宝钗”的性情,少年老成,步步为营,埋头做每个年龄段该做的功课,越成长越有出息。 那些少年轻狂的同学,觉得自己牛,怼天怼地怼老师,怼知识怼文化怼规则,长大到老,果然不见多大能耐。 因为记取了老师一席话,有人一生少走了很多弯路。人有几个一生?哪里经得起那么些弯路的折腾!
  • 怎样才能让自己莫言 人生在世,最难的莫过于闭嘴。沉默是金,言多必失,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就是忍不住张开嘴说几句。闭上嘴,实在太难。
    以下秘诀,不妨一试。 秘诀一:不说兴趣爱好。这是愉快生活的打开方式,在别人面前,这个话匣子一打开,不自觉就亢奋了,很难自我觉察,见好就收。 秘诀二:不谈自己的特长,包括赚钱谋生的本事。这会增加你的神秘感,提升个人魅力。最重要的,是能完美地避开是非和嫉妒。 秘诀三:压住引人瞩目的冲动。尤其自以为是的洞见、高论和评判,这最容易导致自夸吹嘘,最容易得意忘形讨人厌。要学会为别人说话喝彩鼓掌,而不是渴望别人的掌声。 秘诀四:不问为什么。世上很多事情,都是没有答案的,或是多解的,甚至是扯淡的。不寻求解答,不问为什么,可以避开嘴上的徒劳和逞能,避开毫无意义的论辩口水。 秘诀五:不想说的,什么都不说。人微言轻,普通人哪有听众?更多的是别人的听众。天下的人与事,该说的时候常常不能说,过了时辰想说,也轮不到你,说了别人不想听,即便听也未必听得下去。牙根紧咬是最聪明的做法。
  • 现代人的肠子,为什么不会“断”了 这个时代的人,很难想象一个人,会因为相思,把肠子给想断了。
    但是在古代,“断肠” 堪称热词,不蹭几句“断肠”之言,都不好意思在文化圈子里混。 “断肠”,只是艺术表达,一种修辞手法,因物触情、触景生情、吐露心事的特殊形式。 古代究竟有没有人因为心心念念,真的把肠子给想断了?没有穿越过,不清楚,不好说。 相思是两个人的事,古人相思能把肠子给想断了,完全是交际阻碍惹得祸。 古时候的交通通讯,原始落后,信息互通阻塞,严重阻隔了人际交流,尤其相隔千山万水,却杳无音信。正因如此,马致远才会有悲凉小曲:“断肠人在天涯”。 到了互联网时代,网络颠覆、重构了人际关系,使彼此的距离拉得太近、太黏,相互间的互动分享太容易、太方便了。 断肠,这个困扰国人千百年的病痛,终于不药而愈。 春花秋月,梧桐芭蕉,渔樵夕阳,早就不是当代的季候体验;相思,闲愁,闺怨,也已经远离了现代人的情感体验。 现在的人,节令是碎片,情感也是碎片。 如今的歌,如今的诗,写“相思”,话“断肠”,只是假装哀怨,没痛找痛强说愁,以此搪塞应对一次次的新欢旧爱。 我们渐渐失去了专一的能力。 古代兵荒马乱的时候,古人那颗破碎的心,也比歌舞升平的当下稳固得多。
  • 迟钝笨拙是个好东西 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滚爬得越久,身陷得越深,就越觉得迟笨是个好东西。
    发现了没有?生活中,迟笨的人,性子都慢,做事慢条斯理。这样的人,反而比行色匆匆者,更能享受生活的诸多微妙,更加悠闲地度过一生。 如今不是提倡慢生活吗?迟笨的人恰逢其时,派上用场了。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其专著《谈美》中,引用了山路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劝告世间生活的人们,不要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而是步步回首流连人生风景。 发现了没有?生活中,迟笨的人,反倒没有聪敏者的固有毛病:不能专心一事,事事参与,最终却一事无成。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象棋的故事》里,塑造了一位迟钝笨拙的国际象棋冠军。 他是个农家孩子,干活慢得让人恼火,做事却十分专注。 十三四岁的他,依然无法理解课堂上讲的最最简单的东西。 当他接触到国际象棋之后,半年就掌握了棋艺的全部奥秘。这位迟笨的慢性子少年,十七岁就获得了十多个国际象棋奖,二十岁夺得世界冠军。 “……二十一岁的乡巴佬,突然间靠在木棋盘上摆弄几下棋子,在一星期之内赚的钱,就比他全村全年伐木和干重活辛辛苦苦挣的钱还多……” 有时,迟笨是一个人的福气,它是来自父母的馈赠,也是老天爷赏饭的另一种方式。 假如不幸迟笨,无需悲观,坦然接纳造物主的安排;无需消沉,在意他人的指指点点,只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就行了。
  • 大侦探波洛为什么遭人厌恶 上海电影译制厂,曾译制了三部外国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东方快车谋杀案》。
    这些电影,都是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改编的。 在电影里,大侦探波洛是一个遭人讨厌的角色:作案凶手自不待言,涉嫌的当事人,目击证人,甚至是他的委托人,同样骂他是“讨厌的法国人”“该死的法国人”。 波洛出生在比利时的法语区,他的英语难免有法语口音,人们都误认为他是“法国人”。 波洛为什么会这样遭人厌恶,不受欢迎呢? 因为波洛要破案,必须寻找真相,而真相往往不受欢迎。 波洛在《尼罗河上的惨案》里说:“真实是很难写出来的”,同样,真相也是很难说出来的。 在希伯来教义里,对真相有这样的形象表述:真相,直接又冰冷,被村庄里的每个人拒之门外。 因为真相的直白,把村里人给吓坏了。 后来,寓言发现了无家可归、又冷又饿的真相,把她带回家,把真相乔装打扮成寓言故事。 当披着寓言故事外衣的真相,再次到村里的时候,受到村民的热情欢迎,给她烤火,请她吃饭。 说真相人人讨厌,不要听,但寓言故事却广受欢迎。只可惜,最该给大人读得寓言故事,如今交给孩子们去完成。
  • 民间清明的样子 清明时节,春雨纷纷,扫墓纷纷。
    对民间百姓来说,清明的声音是祭拜先祖的爆竹,清明的气息是悼念亲人亡灵的烟香。 对民间百姓来说,清明的吉祥是插柳戴柳,清明的欢乐是踏青荡秋千。 “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 对于“偷生”百姓,清明就是祭祀追念逝者特定的打开方式,也是草木吐绿踏青游玩的特殊时节。 公墓的半山腰,有一座望乡台,将古旧元素,嵌入很现代很规整的陵园里,足以显示民间文化的生命力。 民间文化认为:阴间有黄泉路,有忘川河,河上有奈何桥,过桥有望乡台,台边有叫孟婆的老妇。 亡者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最后回望人间,喝碗忘川水煮的孟婆汤,便忘却人间一切,忘却前生种种。 在民间文化里,死亡并非生命的消逝,而是另一种存在:阴阳两界的随意转换漫游,一切就看因缘造化了。 在蒲松龄、纪晓岚的世界里,灵异和现实四通八达,活人与亡魂穿梭的甬道从不拥堵;活人与亡魂,浑浑然而不狎近,保持了微妙的若即若离。 没有阴阳两界的灵异,民间文化就会自生自灭,慢慢死去。 这对民间的清明不公平,因为死后的祭扫悼念,焚香化纸,就无所依托了。 这也许就是民间清明的样子。
  • “破相”的卷心菜治愈了我 路边一畦菜地,原是一家小工厂墙外的空地。工厂老板,把这块地整成了菜地。
    光照不足,加上土质贫瘠,虫害肆虐,老板辛苦打理一年多,却没有一样菜能种得起来,要么蔫死了,要么被虫吃了。 种上耐旱的地瓜,藤叶看上去绿油油的,地瓜却长得如老板形容的,还没“狗卵子”大。 种上卷心菜之后,老板就不再打理菜地,任由它自生自灭。 老板放下打理菜地的执念,奇迹却反而出现了。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卷心菜生长的适宜环境,阳光和雨水,恰逢其时出现了,卷心菜最好的状态自然出现了。 被繁茂杂草包围的卷心菜,努力地向上“卷”,尽管没有如愿“卷”成丰满的叶球,全都长“破相”了,但“大器晚成”的它们,却大多活了下来。 路边卷心菜,治愈了我的焦虑,那就是放下心中各种执念,顺势而为,让一切都顺其自然。
  • 大家发现没有,清明扫墓,亲人的左邻右舍,都是没有故事的灵魂 在公墓区,已经或正待祭扫的逝者墓碑上,找不到这样的碑文:刻着逝者生前所从事的职业,如工人、教师、医生、工程师、会计师等身份标识;以及类似墓志铭的石刻文字。
    这意味着他们一生的故事,都随着祭扫的烟香,成为旁人眼里的一缕轻烟。 当逝者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刻在墓碑上的,只有逝者的姓名,共度时光的伴侣,以及儿孙后代的姓名。 墓碑证明了逝者在人世间走了一回,见证付出的承诺和收获的爱,传递了生生不息的情感和责任。 作为旁人,却无法获知逝者的世俗生活,他们的工作、职业、事业和成就,他们的情绪、态度、兴趣和训诫,他们最重要的生存方式,最在意的功名称誉。 有一位作家说过:若要寻找人间故事,不妨到墓地读读墓碑。 但在墓碑上,只能读到逝者姓名、性别和生卒。曾经是什么样的人,曾经的喜怒哀乐,全都埋在了冰冷的石碑下。 逝者已经没有了故事,已经无法映鉴活人的人生。 假如逝者有幸重生,在墓地遇到我,我第一句话就是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这也是他们生前无数次遇到的必答提问。
  • 有奶便是娘的人长什么样子 社会上有些人,“有奶便是娘,无奶成冤家”,但他们究竟长什么模样?
    古代现实主义小说《金瓶梅》,为我们描述了这类人的嘴脸。 西门庆的“结拜兄弟”,头号帮闲应伯爵,在西门庆暴死做“二七”之时,约了谢希大、花子由、祝日念等帮闲,他们也是西门庆的“结拜兄弟”。 应伯爵说出了他的安排:每人各出一钱银子,七人凑上七钱,买上一桌子面饼,求人作一篇祭文……众人祭奠了,我们还得便宜。讨他值七分银一条孝绢,拿到家做裙腰子,还吃他一阵;到出殡山头,饱餐一顿,每人还可以得半张面饼,拿回家跟老婆孩子吃,两三日省了买烧饼钱。 众“兄弟”一拍即合。这就是在西门庆死后,应伯爵之流贪馋的嘴脸。 后来,应伯爵投靠张二官门下做帮闲。他把西门庆家中大事小事,向新主子全盘托出。对张二官说:“你如今有这般势耀,不得此女貌同享荣华,枉自有许多富贵。” 此女是谁?就是西门庆的二房李娇儿。在应伯爵的“大力帮助”下,张二官娶了李娇儿为二房娘子。 这就是应伯爵“有奶便是娘,无奶成冤家”的可憎面目。 《金瓶梅》之所以经典,就在于把中国式的人情世故,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下来。人间世态丑类的所作所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他们的样子。
  • 他们为什么一直“莫”言 网络上,有人向名人名家挑起争端,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我们吃瓜群众,着急地在线等名人发声,与挑战者“深入交换意见”。 纳闷的是,名人本尊偏偏“莫”言,不回应,不表态。难道,他们都不上网吗? 偶然闲聊此事,老者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 老者是资深水浒迷,照例拿《水浒传》说事。 在林子里,杨志跟鲁智深一场厮杀,“一来一往,一上一下,两个放对。……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 在北京城,杨志跟“急先锋”索超比武,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败。月台上观战的梁中书,都看呆了,两边众军官也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递相厮觑道:‘我们做了许多年军,也曾出了几遭征,何曾见这等一对好汉厮杀!’” 老者说:杨志在汴京城卖刀杀牛二,你能说杨志的武艺高吗?就是杀十个二十个牛二,也显不出杨志的勇猛,反而让人觉得“青面兽”徒有虚名。 但是,杨志与鲁智深、索超,武功不分上下,强强对抗,势均力敌,这打起来才有意思,才显出本领的高强,才会让人为之喝彩。 老虎怎么会跟犬猫相斗?高人慧眼,怎会钻进布设好的流量陷阱里呢。
  • 大家发现没有:特色小吃一旦“网红”了,味道往往就大不如前 曾经在僻冷的小巷,发现一家小吃店,规模不大,店里勉强设了三个雅座。
    小吃风味以闽系福州菜为主。店里的小炒,烹饪材料很地道,菜肴味美价廉,尤其是糖醋鱼、荔枝肉、凉拌蚬,顶呱呱的招牌菜。 年已花甲的老板兼主厨,服务态度好,热情周到,让人心情舒畅。我来了几次,享受美味佳肴的乐趣。 酒香也怕巷子深,可能是位置的原因,小吃店客人不多,冷冷清清。 后来,这家小吃店火了,成了网红打卡点,顾客蜂拥而至,当地文旅也积极宣传推介。 生意兴隆了,老板立即大展鸿图,租下两边房屋,扩建改造。虽然不算富丽堂皇,但也是像模像样的大店。 老板儿子当了“掌柜的”,原来的老板则在后厨做“监工”。 我欣然前往,结果吃了一个寂寞:菜肴品质下降了,不是原来那个“味”了;做功不如过去到家到位,服务态度也不如以往殷勤周到。 大概是顾客实在太多,根本忙不过来的缘故吧。但说老实话,这家小吃的风味特色没有了。 有人说,店里很多菜品都是预制菜,厨师只管加热就可以了,但我是不大相信的。 我图个热闹,获得了打卡感。转念想:老板能把生意做大做好,我失去的“原汁原味”,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 走掉的东西,不僵不冷就要出问题了 那个老人,动不动就把手伸进死者寿衣里,说是测体温。
    看得我们胆战心惊,暗自咋舌:这胆子也够大的了。 果然民间出奇人。 事情发生在八十年代一个偏远的山村,一个体户的父亲病故了。 个体户一身重孝,设灵位祭奠,请人做七日功德,然后择地安葬。 死者就躺在阴凉的睡屋的床上,全身蒙得严严实实。尽管是初冬,中午天气还很热,不时要朝蒙尸布上洒烈性白酒。 几天来,都有一个又高又瘦的老人,来到停灵的屋子里,把手探进死者寿衣里,点头“嗯”一声,然后飘然而去。 七天后,个体户的父亲入土为安了。 后来我们问个体户,那位老人往他父亲衣服里摸什么。 他回答:摸他父亲的身体,摸一摸是不是僵硬冰冷。 老人说:走掉的就要僵冷,如果不僵不冷,就要出问题了。
  • 这哪里是学生!分明就是天生的“坏种” 读书的未成年学生,把同学杀害了。我们这里民间,把这类未成年人叫“鬼种”。
    有的人儿时顽劣,但尽是些小打小闹的“小坏”,长辈由此责骂“恶人没胆”。言外之意,就是孺子尚可教化,不是天生为恶的坏种。 有的人则不然,从小就坏,也就是胚子很坏,长大后更是作恶多端,全无人性。人之初性本恶,在他身上发挥得充分而极致。 当地老百姓把这种从小就坏、长大更坏的人,叫“鬼种”。 这个叫法,与一个土匪头子有关。 解放前,我们山里有一惯匪,也就只有十几条枪,却是当地不折不扣的嗜血魔头。 据记载,这个魔头残害乡里,为匪三十多年,杀害村民数百人,有几户人家被他灭了门;他可以一口气连杀多人,眼不眨手不软。 这样的超狠角色,连当年福建土匪老大卢兴邦,也不敢“招安”收用。 这个土匪,据说是野地抱回来的弃儿,村里人私下叫他野胎鬼种。 少年时他就忤逆霸道,闹得四邻五舍鸡犬不宁,根本就没法控驭拘管。 到了十三四岁,他如脱缰野马,到处游荡鬼混,赌盗抢杀,终于成了土匪。 后来,剿匪的解放军,把负隅顽抗的他,围在山上,乱枪打死,暴尸三天,头也被仇家剁碎了。 因为出了这个土匪,山里人就把天生“坏胚”的人,叫“鬼种”。 讲述这个典故的老人说:很多坏人就是生来的坏胎孽种。 当时觉得老人的话,未免太绝对了。如今,想到杀害同学的未成年人,又觉得老人说得似乎在理。 他们或许就是人性的恶因子,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 黑暗中前行,看不见的恐惧,才是世上最孤独最恐怖的事 走进一个黑洞洞的隧道,那是废弃的支线铁路隧道。踩着破烂不堪的枕木,摸黑走向前方依稀的亮点。
    黑暗中,四周一片死寂,不时传出空洞却又具体的声响,似乎水流的滴答声,好像撕裂的噼啪声,又仿佛不明生物的吱呀声。 黑暗中,因为看不清脚下的路,生怕被什么绊倒而受伤;唯恐身边或者头顶,忽然蹿出或掉下某类未知的东西,无论是活的,还是灵异的。 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盲目地跟着感觉,跌跌撞撞地走,一种无名的恐怖和孤独,笼罩着你,攫住你的呼吸。 你唯一的念头,就是快快走出黑暗。 走出长长的隧道,长长的深呼吸,忽然有一种莫名的获救感。这时如果看见一个人,不管是谁,都有浮起由衷的亲切感。 人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对于未知的或看不见的事,会特别恐惧不安;看不见的恐惧,才是真正的恐怖;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最让人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孤独。
  • 《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段未被删减的镜头 因剪辑的疏忽,美国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留下了“多余”的镜头。
    这部根据克里斯蒂同名侦探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复仇故事。小说后来搬上银幕,有好几个版本。 1974年拍摄的电影版本开头,侦探波洛在一位英国军官陪同下,准备坐渡轮“博斯普鲁斯号”,驶往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然后转乘东方快车。 在码头等候开船的时候,有一段波洛与军官闲聊的镜头,一段与电影内容无关的冗余。 电影剪辑疏忽了。 军官说:波洛先生,您到了伊斯坦布尔,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那里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太壮观了。 波洛:您见过? 军官:没有。 军官又开口:博斯普鲁斯号一向很平稳。 波洛:您坐过这条船? 军官:没有。 英国军官完全是想当然:他认为圣索菲亚大教堂,既然是伊斯坦布尔的著名建筑,肯定很壮观;“博斯普鲁斯号”是豪华渡轮,一定行驶很平稳。 身为侦探的波洛,讲求的是眼见为实,事实首要,证据为王。他相信的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而不是自由联想。 大教堂与壮观,大渡轮与平稳,有相互关系,但并不等于因果关系。未经证实的因果关系,甚至比错误还糟糕。 披了袈裟,就一定是和尚吗?富裕地方的人,素质就一定高吗? 现实生活中,面对各路信息,注意分析、过滤和筛选,冷静清醒地用事实,去证明问题真伪和对错,而不是靠想当然来演绎因果,被错误的因果关系引入歧途。 电影剪辑没有疏忽,这段闲聊镜头一点也不冗余。 对有心的观影者来说,回味之处恰恰在这里。
  • 笑不起来的笑话:如何证明没有手臂是残疾 无臂男子因为没有残疾证,武汉地铁工作人员拒绝免费。这个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看了消息,我觉得就是笑话,当代“本本主义”的笑话,深感如今真的是“证”明一切,“证”行天下。 盲目僵硬而不知变通地按规章办事,也是一种本本主义。 规章是死的,执行规章的人是大活人,却做出像“死一般”的操作。 正好在读《广谈助》,这部清代的诙谐故事集,有一则“死错了人”故事: 主人家的丈母娘死了,要前去祭奠,便要书塾里的教书先生写篇祭文。那先生找到一个刊印的古代祭文本本,把一篇祭老丈人的抄给了他。内行看出问题来,告诉主人。 主人责怪教书先生。教书先生是这样回答的:“古代这本书上的祭文,都是仔细校对过的,哪里会错呢?只怕是他家死错了人。” 寥寥数笔,就把“本本主义者”的可笑嘴脸,生动形象地画出了出来。读了这个笑话,我笑了。 回头寻思无臂男子的遭遇,虽然更加离谱可笑,可是却一点也笑不起来。 这个幽默,比证明“你妈是你妈”更黑色。  
  • 细思极恐!我为林冲娘子捏把汗 《水浒传》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陆虞侯将林冲娘子骗到自家,然后引来高衙内欲行不轨。千钧一发之际,林冲及时赶到,解救了娘子。
    林冲对娘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不曾被这厮玷污了?” 娘子道:“不曾。” 每每看到这里,心里不由怦怦直跳,为林冲娘子捏把汗:假如她被污辱了呢? “失节事大”的桎梏,会不会像紧箍咒那样,将她一步一步勒死?水浒里的林冲娘子,还会有貌美贤淑、世所难逢的称誉吗? 不敢往下想。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国产电影:当得知女主被歹人侮辱之后,丈夫冲着呆滞的女主吼喊:你反抗不了?那你为什么不去死! 这脱口而出内心深埋的,是根深蒂固的“女人是私产”的腐臭观念。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男人所做的坏事,只要跟女人有关,黑锅往往甩在女人身上。
  • 为什么有些老人“变坏”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变化:有些人,中年时性情还好,到了晚年,性情渐起变化:怪,犟,躁,不讲理,认死理,有点不可理喻,常有匪夷所思之举,被人诟病。
    不是坏人变老了,而是老人心情“变坏”了。 造成老人“变坏”的心病,就是不安全感、老年孤独感和拘泥刻板保守。 不安全感,主要是“老有所养”是否可持续,“老有所医”能否保障,以及担忧“老有所护”的孤老护理等。“人生最怕老来磨”,人到晚年,各种疾病不请自来,养生养病,几乎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内容。 老年人的孤独感很普遍。离开工作岗位和环境造成的不适感,家庭地位变化的失落感,由于种种原因,子女忽略忽视与老人的沟通和关心,天伦之乐、家庭关系等精神寄托的丧失;“树老生虫,人老无用”,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使很多老人陷入深深的孤独和苦楚之中。 老年人倾向拘泥,趋于保守,行为刻板,难免与下一代隔阂,代沟严重,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也不易化解,造成“人老话多”喋喋不休,牢骚满腹,暴躁易怒,遭人厌烦。 这三种主要原因,造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人格发生微妙而又多方面的改变,性情也自然而然发生变化。这些,都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注、关心和保障。 一味指责老人变坏,有失公平,因为谁都有变老的这一天。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