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pres

Likepres

网易号

关注
291粉丝
0关注
73被推荐
IP属地:重庆

网易号原创作者

5枚勋章

一个普通人,生活调色家

  • 12岁女学生跳楼身亡,棺材放学校门口,照片流出,疑与老师有关
    6小时前
  • 女子开空调做饭被婆婆告状,丈夫拽脚拖出门外,孩子被乱扔险酿祸
    1天前
    1跟贴
  • 29岁女子携满百天女儿跳河自尽,原因披露,疑与其丈夫有关
    2023-09-19
  • 伪诗经谐音骂人却当成宝进行发布,难道是马户爱听又鸟的曲?
    2023-09-19
  • 赴喜宴餐后百多人不适,细节被还原,原因待解,酒店透露关键细节
    2023-09-18
  • 齐齐哈尔命案嫌犯睡梦中被抓,照片流出,原因存疑,手段太残忍
    2023-09-18
  • 铜马军成员出自陇畝之中,军中儼然就是村落民居一般,不脱农民固有的憨厚善良的本色。然不幸,数年来辗转沙场,在强敌悍仇之间周旋,亦深深生出不轻易信任他人的警惕之心。
    刘秀将铜马及后来的高湖、重连诸部首领封为列侯,以示招怀之诚。然,激战方结,胜利者不信任归降者,归降者亦不信任胜利者。刘秀久与农民义军同处,深知其中曲折,遂下令让归降的农民首领回到自己本营,管好自己的部下;然后亲自轻装简从,只带了少数骑士直入铜马、高湖的大营中巡视检阅士兵。作为三军统帅,几乎不加警备地到一个刚刚投降的敌对军营中去,是任何经历过战场廝杀的人都无法想像的,此举显示出一种难以估量的勇气和宽大。铜马、高湖的首领们深感感动,相互表示:“萧王对我们真是推心置腹的了,我们岂能不为他去拼死作战呢!” 刘秀见这批铜马部众是真心归降的了,就陆续将他们分插到诸将的部下,刘秀的军队,因此一下子拥有了数十万兵马。刘秀率军继续扫荡赵地的农民武装,连连取胜,心生怠意,疏于防备,在一次轻军躁进中,遭尤来、大枪、五幡三部联合伏击,刘秀被追赶得丢盔弃甲,连战马亦丧失,幸亏骑将王丰献上自己的坐骑,刘秀才逃得性命。刘秀大军被冲散,诸将招集散兵,北移到范阳城去集合,军中寻不到刘秀,将士们皆担心刘秀遇难。此时吴汉出来说:“你们大家都要好好努力呵!萧王兄长的儿子都在南阳,我们何忧没有主公呢!”过了数天,军心才稳定下来,而刘秀亦在侍卫保护下回到大营。农民军团虽然胜了一仗,但慑于刘秀的声威,仍悄然撤走了。刘秀命令诸将,紧追不舍。
    煮酒论史
  •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莎车王贤派遣使者前往东汉,献上珍贵的物品,并请求东汉政府派遣西域都护来管理该地区。光武帝便任命莎车王贤为西域都护,并将印绶交给莎车使者带回。
    然而,莎车使者行至敦煌时,敦煌太守裴遵扣留了使者,并上奏光武帝,表示不能任命莎车王贤为西域都护。光武帝听取了裴遵的建议,改任命莎车王贤为汉大将军。于是,裴遵夺回并砸碎了原本属于西域都护的金印,改授予莎车王贤汉大将军的银印。 莎车使者回国后向莎车王报告,莎车王非常愤怒。从那时起,他改变了态度,并借用自己是东汉西域都护的名义,在西域独断专行。他先后杀害了葱岭一带的西夜国王和子合国王,并扫荡了葱岭以西的大宛国、妫塞国和骊归国。这给葱岭内外的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混乱和损失,莎车王贤也因此成为了人人痛恨的独夫。 十多年后,于阗王广德发动起义,抗击莎车王贤。莎车王贤最终兵败,被广德俘虏并杀害。于阗国因此强盛起来,取代莎车成为西域的霸主。然而,不久之后,北匈奴出兵进攻于阗,广德王力不从心,只能向北匈奴投降。于是,葱岭各国名义上归属于北匈奴,但由于北匈奴势力无法覆盖到葱岭各国,它们处于分散的独立状态。而疏勒国逐渐壮大起来,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日益加深。 莎车王贤提出设立大都护的请求,反映了东汉初期西域地区复杂的政治斗争。重新控制西域的机会摆在东汉政权面前。
    煮酒论史
  • 母子三人跳楼致2死1伤,丈夫被冤枉,画面流出,疑牵涉另一女人
    2023-09-17
  • 《说文解字》乃东汉时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撰之一部重要之著作,亦简称为《说文》。斯书成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之间,献之于当时之汉安帝。
    许慎以汉字之形体为基础,创立五百四十部首,并将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归于是五百四十部首之中。是五百四十部首再依据形体及意义之关联进行联合归类,终形成十四大类。根据此十四大类,字典正文被分为十四篇,而卷末之目录则独成一篇,故全书共计十五篇。《说文解字》合共十五卷,其中包括序目一卷。在《说文解字》之中,许慎有系统地阐述汉字之造字规律,即六书。 《说文解字》之体例乃先列小篆字形,若存古文及籀文之差异,则后列之。继而解释此字之本义,并进一步阐述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关系。《说文解字》中之部首排列乃按照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之原则进行。 《说文解字》开创部首检字之先河,对后世之字典编纂产生深远影响。段玉裁称斯书为“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历代以来,众多学者对《说文解字》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清朝时期之研究最为兴盛。段玉裁之《说文解字注》,朱骏声之《说文通训定声》,桂馥之《说文解字义证》,王筠之《说文释例》及《说文句读》等著作备受推崇,此四位学者亦被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在造字法方面,许慎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及“假借”等六种造字方式,故被称为“六书”学说。在《说文解字·叙》中,许慎对“六书”进行全面且权威性之解释。自此以后,“六书”成为一门专门之学说。
    煮酒论史
  • 小伙剐蹭老人被追赔5万选择自杀?事发过程被还原,真相并非所想
    2023-09-16
  • 在东汉初年,匈奴强大,刘秀无力与其抗衡。然而,在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内部发生了动乱,贵族相互争夺王位,呼韩邪单于率领部众归附东汉王朝。自此,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部分。
    为了维护稳定,东汉政府设立了匈奴中郎将来监护南匈奴,并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丝帛等物资给归附的南匈奴。南单于也协助东汉政府共同抵御北匈奴的侵扰。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之间的融合。 通过与南匈奴的合作,东汉政府成功地将南匈奴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这不仅缓解了北匈奴的压力,还为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创造了条件。东汉政府给予南匈奴一定的物资支持,也增强了两者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意愿。 这段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东汉王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奠定了基础。东汉政府的努力使得西域各族重新摆脱了匈奴的奴役,纳入了汉王朝的统辖之下。这一系列的事件不仅对于东汉王朝的疆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契机。
    煮酒论史
  • 公元七十三年,永平十六年也,东汉明帝遣将军窦固征讨北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别击伊吾庐,战于蒲类海,有功。窦固见班超才智过人,遂派他率领三十六名吏士出使西域。班超首先抵达鄯善,与随从袭击匈奴使者,劝说鄯善归附于汉朝。接着西行至于阗,用计迫使于阗王杀死匈奴使者并归附于汉。次年,前往西域的西端疏勒,废黜匈奴所立之疏勒王,立亲汉的疏勒贵族为王。如此,西域在隔绝了六十五年之后,复通中原,汉王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
    公元七十五年,永平十八年也,北匈奴再度出兵,攻破车师,焉耆、龟兹亦攻杀西域都护陈睦。东汉政府无力还击,决定召回班超。然疏勒之国举国挽留班超,班超遂决定留驻西域,反击匈奴。他先以疏勒兵击败匈奴控制的姑墨和莎车,再联合西域各国军队,击退大月氏贵霜王七万军队的入侵。公元九十一年,和帝永元三年也,龟兹归降于班超,东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至公元九十四年,班超又控制了焉耆。由此可见,西域各族再次摆脱了匈奴的奴役,纳入东汉都护的统辖之下。
    煮酒论史
  • 东汉末年,政治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官僚集团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害。于是,学者和朝廷官吏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反对宦官和外戚的运动。
    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东汉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年幼的皇帝无法处理朝政,只能由母后代为执政,而母后常请自己的亲属协助,导致外戚专权。随着皇帝长大,对外戚专权的不满增加,他们指使宦官诛杀外戚,垄断朝政。皇帝去世后,外戚会立下一个幼小的皇帝,开始新一轮争夺。东汉政权在宦官和外戚之间摇摆不定,争斗多达六次。 东汉时期,第一个掌握朝政的外戚是窦氏。窦氏是汉章帝的皇后,窦太后代为执政。窦氏家族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引起廉洁官员不满。随着和帝年龄增长,与外戚矛盾加剧。和帝在宦官郑众策划下,于永元六年(94年)六月铲除了窦氏。郑众因功被封为剿乡侯,宦官势力得到提升。 东汉时期,梁冀一派的外戚专权时间最长、危害最深。在梁冀专权晚期,桓帝在宦官帮助下消灭了梁冀及其家族势力。五名宦官被封为侯爵,称为“五侯”,他们对权力和财富的贪婪十分明显。 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使东汉政治陷入混乱,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官僚集团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因此,东汉末年,学者和朝廷官吏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反对宦官和外戚的运动。他们希望通过这场运动,恢复政治清明,重建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
    煮酒论史
  • 淄博一女子当街被杀害,现场惨烈,作案动机曝光,原因唏嘘
    2023-09-14
  • “北极鲶鱼”调查仍未结束,新回复有法可依,核查结果指日可待
    2023-09-13
    2跟贴
  • 公元159年七月,延熹二年,梁太后去世。当时,桓帝对大将军梁冀长期专擅朝政感到不满,于是与宦官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五人密谋除掉梁冀。梁冀对此有所怀疑。八月,他派亲信的中黄门张恽进入省值宿,以防止发生变故。然而,具瑗却以擅自进入宫省和“欲行不轨”的罪名将张恽关进监狱。
    与此同时,桓帝登殿宣布了梁冀的罪行,并命令尚书令尹勋率领尚书左、右丞和尚书郎等人持兵仗守卫宫省。另外,具瑗和司隶校张彪也被命令率领羽林、虎贲等卫士一千余人包围梁冀的宅第。光禄勋袁盱则被派去接收大将军梁冀的印信。 梁冀自知难逃一死,于是与妻子孙寿一起自杀。桓帝下令,将梁氏、孙氏的宗族亲戚全部逮捕入狱,不论老幼都处以死刑。因此,曾经煊赫一时的外戚梁氏彻底被消灭。由于此事的牵连,被免官或被杀的人数达到了三四百人,朝廷一时间变得空无一人。
    煮酒论史
  • 在东汉后期,一些官员和士人强烈要求政治改革。他们认为宦官地位低下,没有道德和行为规范,担任宦官下属官员是一种耻辱;外戚掌握皇帝权力,任用家族成员,也应该让他们交出权力。因此,东汉的太学生和正直的官员士大夫联合起来,以反对宦官专权和朝政腐败为目标,形成了一股有影响力的社会力量,被称为“党人”。
    党人不仅在舆论上批评宦官专权,还试图在政治上打击宦官势力。一些勇敢正直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直接惩治不法权贵,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宦官的嚣张气焰,其中最杰出的是司隶校尉李膺。他执法不畏豪强,曾处死与宦官有密切联系的方士张成之子张朔,使宦官们收敛了一时,并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宦官对党人怀恨在心,寻找机会进行报复。公元166年,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冲突,起因是李膺处死了与宦官有密切联系的方士张成之子,宦官们借机诬陷李膺。桓帝大为愤怒,逮捕了李膺等200多人。后来,在陈蕃、窦武等人的反对下,桓帝迫于压力,不得不释放党人,但规定他们终身禁锢,不允许再担任官职,这就是东汉第一次党锢之祸。 从此,宦官们对党人运动的仇恨日益加深。在汉灵帝时期,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公元169年,曾揭发宦官侯览的山阳郡督邮张俭被侯览诬告结党,张俭、李膺、杜密等一百多人被捕,张俭逃亡,其他人大多在狱中惨死。这次党锢之祸导致被杀、流放、罢免的党人及相关人员达到六七百人,宦官集团的气焰达到了极点。在恐怖的氛围中,正直的士人并没有退缩,许多人同情并支持他们。这说明党人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众的要求,因此得到了人们的支持。 黄巾起义爆发后,持续了20多年的党锢之祸结束了,这场祸害夺去了成千上万正直之士的生命。然而,东汉王朝已经陷入危机,病入膏肓,即使释放党人,也无法挽救这个政权覆灭的命运。
    煮酒论史
  • 女医生捅伤出轨对象后自杀,原因曝光,惹祸信息发布者存疑
    2023-09-13
    54跟贴
  • 董卓被诛杀之后,他的部下将士散布在关东一带的人数还很多,大多数是西凉人。王允起初想给予他们赦免,但后来犹豫不决。于是谣言四起,传言朝廷打算彻底屠杀凉州人。李傕、郭汜、张济都是凉州人,于是号召将士起义,声称要为董太师报仇,从关东杀入关中,沿途凉州兵纷纷响应。王允等人没有兵力,只能依靠吕布的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凉州兵攻入长安,群众聚集到十余万,吕布战败逃亡,王允被杀害。年幼的献帝又被李傕、郭汜和樊稠劫持,三人共同掌握政权,张济则率兵驻守弘农。然而不久,三人之间发生冲突,李傕先杀樊稠,然后与郭汜在长安城内展开殊死搏斗,连续战斗数月。天灾人祸,百姓深受其苦。张济率兵自弘农前来调停,然而李傕与郭汜势均力敌,遂接受调停,由张济、杨奉、董承护送献帝东行。抵达弘农后,张济与杨奉、董承反目,而李傕与郭汜也后悔曾释放献帝,再度联合攻击张济,企图夺取年幼的皇帝。杨奉和董承则护送献帝,一边战斗一边前进,在弘农和陕城之间得到河北将士和南匈奴右贤王的支援,才逃到安邑。此时已经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十一月,明年改元为建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献帝由董承等人护送回洛阳。洛阳经董卓焚毁,已成为一片废墟,百姓只剩下几百家。
    煮酒论史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