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公园NorthPark

北方公园NorthPark

网易号

关注
2286粉丝
0关注
1.7万被推荐
IP属地:北京

优质娱乐领域创作者

1枚勋章

1次获得编辑精选

亚文化领域的资讯和故事会

  • 星辰集第七季:保持年轻,保持野生

    2024-06-27
    5跟贴
    图片
  • 《头脑特工队2》:我们都是迪士尼的孩子

    2024-06-23
    5跟贴
    图片
  • 「由网易云音乐和中国数字音乐基地联合发起的星辰集词曲创作营,目前已经来到了第六季。本季星辰集创作营选择和明堂唱片合作,以“挑战边界,创造新流行”为主题,聚焦在律动音乐/都市音乐领域,集结了 15 组风格各不相同的律动音乐人入营交流、共创。星级导师团则请来了创作歌手陈珊妮、制作人陈建骐两位重量级导师,以及来自明堂唱片的制作人 Major Yao、说唱歌手夏之禹,来为音乐人们分享经验。律动音乐,实际上是对强律动的、由黑人族群创造的当代流行音乐的一种统称,涵盖如 R&B、Soul、Funk、Hip-hop 等多种类型。过去,英文世界常用 Urban Music 来指代。而在近年种族运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发现这件事背后隐藏的种族主义倾向——从20世纪初的 Race Record 到后来的 Urban,美国主流社会似乎总有办法在使用黑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的同时,又从命名和宣传上掩盖掉他们的贡献。如果 Urban 指代的是那些在20世纪美国都市化进程下诞生的、从黑人根源音乐中演化过来的城市黑人流行音乐类型——为什么不直接叫做黑人音乐?层层抗议和反思之下,美国业界逐渐弃用了 Urban 这个词,国内也逐步跟进,改为用律动音乐/都市音乐这样的概括。在本季星辰集的入营学员中,就包括有地磁卡这样以其 R&B/Neo-Soul 作品被广泛认识的音乐人,和平和浪这样偏 Funk 风格的乐队,做说唱的 C103、popogo,等等。15 组入营学员擅长风格、职业阶段各不相同,但一致的是,ta 们都很重视音乐中的律动。」阅读全文⬇️ 新锐律动音乐人集结:听我们的音乐,你会忍不住晃动
  • 新锐律动音乐人集结:听我们的音乐,你会忍不住晃动

    2024-05-22
    4跟贴
    图片
  • 迎着5.20爱情日,《爱神·金不换》正式全网上映。影片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在AI算法主导的爱情世界里,真爱是否会被排除在外?影片通过对AI时代爱情观的解析,试图描绘人类情感的不可预测性和珍贵之处。#周大生爱神金不换# #去AI吧无论值不值得#
  • 即将到来的5.20,期待一下珠宝周大生首创的AI时代下爱情大作。AI掀起热潮,促使在某音、某信之后第三大情感投资社交软件横空出世。“计算”无往不胜,理性似乎能拆解所有物事的当下,「爱」是否仍值得?它还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证明吗? #周大生爱神金不换# #去AI吧无论值不值得# #为爱而生周大生#
  • 《解释鸿沟》:整个世界都在问 How 的时候,不要忘记问 Why

    2024-05-07
    1跟贴
    图片
  • 《十三邀》团队尤里卡工作室新作、围绕哲学家陈嘉映的纪录片节目 #解释鸿沟# @解释鸿沟 今日正式上线。关注哲学或人文领域的观众会知道,陈嘉映是一个什么分量的学者——1952年生的陈嘉映,青春期开始对哲学感兴趣,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进北大的学生之一;研究生时期翻译的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至今仍是汉语世界流传最广的译本;一直被称为“当下中国最接近哲学家称号的人”。而“解释鸿沟”这个词(explanatory gap) 是一个意识研究领域的概念,指物理-生理性状似乎很难、或不可能解释我们的体验。这是 20 世纪末一些哲学家们针对科学主义/物理主义提出的概念——自伽利略以来一度无往不利的科学,在心灵/意识上这件事上,终于(暂时)吃了瘪。以此概念命名,《解释鸿沟》期望带领观众驶向智识生活深水区的野心就很明显了......阅读全文⬇️ 《解释鸿沟》:整个世界都在问 How 的时候,不要忘记问 Why
    网易读书
  • 当妈妈变老后,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会如何变化?

    2024-04-30
    图片
  • 《东四十条》:事情想到20%就可以开始了,不管拍电影或找鸽子

    2024-04-21
    图片
  • 林忆莲新歌上线 正式开启音乐企划《不完全自救手册》

    2024-04-08
    图片
  • 从《坠落的审判》聊起:“女性危机”和“男性失败”

    2024-04-04
    图片
  • 从互联网“断亲”说起,逃离发生后,我们如何理解自己?

    2024-03-14
    图片
  • 「必须先说明,尽管后文看起来像是吹毛求疵地对《美国小说》提出各种质疑,但这实际上我认为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故事新颖、有趣、温情,主题引人思考,主创尽力让电影走向不落俗套。与同样入选今年奥斯卡最佳提名、同样以中年男老师兼作家为主角的《留校联盟》相比——后者将议题上有丰富挖掘潜力的“70年代”用作了无趣的怀旧背景板,《美国小说》紧扣着一个仍然具备当下意义的主题、显然有着更大的面对现实的诚意。但我无法完全忽略观看全片后心中生发出的不满足感:在影片末端,Monk 和 Sintara两位作家,展开了他们关于黑人文学观点的正面碰撞。然而这场期待已久的辩论以一种开放式的,近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方法结束,辩论的深度似乎未达预期;影片结尾,在展现(成长后的)Monk 会如何处理这本已经卖出去的剧本时,电影又再以“戏中戏”的开放式多结局来完结全片。关键观点上的悬置,让我在前面100分钟观影被吊起的胃口未能得到满足。在这类强剧情、主题丰富的影片中,我总是期待在影片结尾能有更掷地有声、盖棺论定的观点或场景出现。但影片没有给出。并且,关于这个议题下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这两个类型的黑人写作会变成一个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而不是各有各的生存土壤——也似乎没有在这场辩论中被纳入。」阅读全文⬇️ 《美国小说》:究竟什么是黑人文学?
  • 《美国小说》:究竟什么是黑人文学?

    2024-03-04
    图片
  • 《半熟恋人》第三季官宣定档,全脱产恋爱,智者勇入爱河

    2024-02-27
    图片
  • 《红毯先生》反思了,但宁浩还是把自己保护得太好了

    2024-02-14
    2跟贴
    图片
  • 「这些让我难以判断,在宁浩的眼中,所谓“新世界”到底是不是一个仍有希望的世界,还是全无积极价值的混乱和失序?在他眼中,究竟是刘伟驰膨胀的自我更可笑,还是这个旧秩序瓦解后的新世界更可笑?我有点找不准讽刺的锚点。当然可以以一句“都很可笑”来回应,但这使得影片像是做了很多描述,但没有提出独特的问题。宁浩实际上也有办法规避掉我以上的所有质疑——他在采访中多次提到过,影片是全然以刘伟驰视角中的世界,而非“全视角式”的电影。新世界所展现出的混乱和一无是处,可以被解释为刘伟驰本人的偏执和落伍,不代表宁浩的作者视角。他也在很多采访都提到,面对这些纷乱,电影只想表现出来,而不是“给出答案”式的说教——但这有时候也是没有足够勇气给出鲜明指向的创作者们常常使用的方便借口。换句话说,我认为在《红毯先生》的创作中,宁浩还是有点把自己保护得太好了。」阅读全文⬇️ 《红毯先生》反思了,但宁浩还是把自己保护得太好了
  • 一年内两部新作公映后,张艺谋的《第二十条》再次跻身春节档。电影在2023年初立项,从《狂飙》《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演员班底可以看出,《第二十条》的拍摄和后期制作,都在极短的周期内完成。这样高效的制作方式也符合张艺谋近几部影片的共同特征。近年来,他以几乎每年一部新作的频率,勤奋地推进电影项目。但与《悬崖之上》《满江红》《坚如磐石》等几部作品不同的是,《第二十条》终于回到了导演早期作品的现实背景和写实题材,他上一部这样的作品,还是二十多年前的《幸福时光》。然而,《第二十条》与张艺谋早期作品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与同为诉讼题材的《秋菊打官司》相比,早期的张艺谋电影,往往聚焦在单一主人公和一条曲折发展的故事脉络上,电影追踪一个普通人的遭际,演绎诸多的生活变迁,在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上,间接表达些许现实主义批判。《幸福时光》是这一系列的终曲。从《英雄》开始,张艺谋开启了他的“大片”时代。而在《归来》以后,他的电影转而关注一种影像符号,从更小的切口进入故事,围绕这个符号,竭尽所能演绎一番。这是《悬崖之上》的谍战,《狙击手》的狙击,《满江红》的“剧本杀”,《坚如磐石》的反腐。而在《第二十条》里,这个符号变为人情。 《第二十条》:讲中国故事
  • 《第二十条》:讲中国故事

    2024-02-12
    3跟贴
    图片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