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迟凡乐

《十三邀》第八季第七期里,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舞台上,两把椅子两个人,受访者本是桑德尔,但最后箭头突然转向,主持人许知远成了那个被追问的人。“那一刻你突然意识到,当你被追问的时候,才是你的思考真正打开的时候,你会被迫调动起所有感受去回答他的问题......”

当访问者(提出问题的人)变成需要回答问题(接受挑战)的人,新的感知才会出现,一来一回讨论被推到另一个维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邀》第八季中,采访完桑德尔,许知远回味追问的意义

这是只有在对话中才能发生的时刻。活跃、多变、不可预知。常常只有当它真的发生后,我们才体会得到那种震荡和奇妙。

这期节目播出后,《十三邀》的百期线下活动也正式开始。许知远和主创团队尤里卡工作室,以及曾受访过的嘉宾——蔡皋、黄灯、林小英、仁科、陈晓卿、陈嘉映、陈年喜等等,都在现场、肉身出现,和读者观众碰面交流。活动举办了四场“131Talk”深度对谈,把无数的思考凝结成精华传达给观众;也举办了三场包括诗会、戏剧体验在内的“131Workshop”,鼓励人们把观念付诸于行动。这档节目用了八季、共一百期建立起的珍贵精神角落,被具象地延续到了线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邀》百期线下活动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当把 “Justice”《公正》系列哲学公开课放到网上的时候,哈佛大学和授课人迈克尔·桑德尔教授都不知道这个决定会带来什么变化。那是一次尝试,大学,尤其是精英大学的教育一直是私密的,只有跨过门槛才有得到知识的机会。但那个时候,哈佛大学决定把“知识”变成公共资源。

十五年过去了,那堂课上讨论的问题到今天还在反复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桑德尔“Justice”《公正》系列哲学公开课截图

当许知远走进桑德斯剧院的时候,里面空旷,木质材料携带庄严和时间。与公开课上相比,桑德尔老了,但提问和陈述的力度不减。通过《公正》,“电车难题”成了很多人跟哲学课的第一次接触,抛去后果主义、绝对主义这些术语,桑德尔提到哲学其实是在处理熟悉,“让我们面对自己熟知的事物,然后引导并动摇原有的认知。”

那堂公开课后,他受邀前往多所大学跟不同地区的学生讨论道德、权利、义务等两难话题,不论地域、场所,桑德尔坚持要与学生、听者建立双向对话。不光跨越地域,也跨越时间,在他多年的学术(或教学)生涯里,桑德尔始终在“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邀》第八季截图

《十三邀》里,许知远向他发问,“为什么对话和辩论对于社会这么重要呢?”继续十几年前就在讨论然而不会彻底解决的,“因为问题会反复出现”,桑德尔回答到:“(对话)是我们定义什么是公正和共同利益的方式......必须去发问......什么是美好的社会......”

这个法则今天依然有效。叩问一个关乎所有人的问题,是建立对话的前提,而能让尽量多的人思考,才有推动进步的可能。桑德尔提到关键的一点,当讨论的问题与个人信念最为接近的时候,会是最危险的时刻,但也是最重要的时刻,因为启示性和阐明性可能会发生在这样的瞬间。

在《十三邀》搭建起的对话里,有很多这样的瞬间。“教育”是林小英的研究领域,也是塑造我们大部分人信念的活动,第六期节目里,除了跟许知远的对话外,《十三邀》还呈现了林小英的两场精彩对话:与母校学生的、与节目组工作人员的。

面对如此复杂、极难厘清又极其重要的话题,这两组对话生动、清晰地展示了教育现状以及解决方法可以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邀》第八季截图

这期节目引发了很大反响,对话延续到节目之外,关于“林小英谈教育”的讨论层出不穷。针对那几段对话,观众在各个平台陆续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同角度、不同情感。“对话”俨然走得更深更远,它的回响唤起了更多人,哪怕不研究教育,也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十三邀》播出的八季里类似回响不断出现——呈现了对话,就会有思考和讨论,而思考和讨论会推动我们向前。

回到这季节目的开始,第八季开篇,许知远重访匹兹堡,时隔四年,再次与许倬云老先生对话。这几年里,许倬云在国内各个平台开了账号,身体衰老病痛,可是九十多岁的老人即便远隔重洋也要“竭尽全力与年轻人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邀》第八季截图

他感到时间紧迫,也深知建立对话的重要性,在匹兹堡的家中,许倬云跟许知远谈到他写的新书,谈到剧变时代中那么多的人物。对话快要结束时,许倬云突然对许知远说:“你是穿针引线之人,把许多不同人的想法陈述给大家听,功德无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桑德尔的谈话播出后,《十三邀》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百期对话。与一百这个体量对应的,还有它从未掉线的质量。

走到第八季,《十三邀》的视角也在逐渐变化,更细微、更生动,但始终真诚。以前的对话大多都集中在主持人许知远与受访嘉宾之间,是属于两个人的一来一回,观众看到的是两个个体针对某个话题的讨论。到了这一季,所有观看节目的人都能感受到,从镜头中囊括到的人、物,再到许知远靠对话探寻的,都从单个个体、话题或现象延展到了与之有关的环境和以前不被看到可是重要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知远在《十三邀》百期线下活动中分享感受

正是这种视角上的小小“偏移”,让《十三邀》的对话更具人味,而它带给观众的不只是过去那种思考上的震动,还有情感触达。

这一季里,有好几期都给人平静的一击。第五期,从张赞英跟曾孝濂携手走进雨后的昆明植物园开始,她就一直是那个辅助的角色:挎包、负责杂物、压花......而曾孝濂始终在画画。从植物园到他们的住所,与曾孝濂有关的一切都是植物和画。

这位高龄接受癌症手术后,醒来最惦记的还是画画的植物科学画师,几十年来无愧于自己的工作和受到的尊重。在传统语境里,大家都觉得值得花一期节目谈论的只会是曾孝濂,可是在《十三邀》里,观众终于看到了那些充满渴望、生命力的植物画背后的牺牲。

昆明四月的风中,曾孝濂的妻子张赞英对许知远讲了许多可能从没人认真听过的话。可以说,曾孝濂的一生都在走自己的路,而张赞英承担了这条路之外的一切。她的路,甚至不能说是路,所以在节目里才会有那样坚决的“如果有来生我绝对走自己的路,我只要一个工作就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邀》第八季截图

伴随着一句“好委屈啊”,张赞英埋头哭了起来。这样的叙述、这种情感外露是罕见的,它被忽视了几十年,从许知远到观众,恐怕都没有预料到会在这里出现,连张赞英都说,“这些事其实不应该跟你讲的”。

要出于信任,才会想要表达,才敢袒露。可以说,是愈渐成熟的《十三邀》始终带有的真实和诚恳为这样的对话培育土壤,也是双方都够真实、够真诚,才有这样的对话。

观众能确实感觉到,对话的都是跟我们一样活生生的人。矿工诗人陈年喜、他的妻子周书霞还有许知远,三个人坐在诗人老家的门口,简陋的桌椅、简陋的一切,饭后的间隙里,周书霞平和地回答许知远的问题,关于丈夫的作品、关于她的感受。

与其说是采访,这些对话更像闲笔,可就是这种看似平常的对话让一档谈话节目有了缝隙,那些触动人心的画面、语言就在不经意的地方重重撞向观众。

从缝隙里冒出来的是人性以及生命力,这种生命力贯穿节目内、外。在阿那亚的百期线下活动中,作为《十三邀》第一至第六季总导演、制片人的朱凌卿老师回顾了《十三邀》的起点,他讲起没想到会做到一百期,可能正是节目从开始就希望做到的真诚表达、真诚发现,才能一季一季下来获得这么多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起朱凌卿的“没想到”,直接身处对话中的许知远不仅畅想过第一百期会怎样,还畅想了《十三邀》做十年会怎样。从2016年开播到现在,《十三邀》累计呈现了一百场对话,这是一个值得写下的节点。正是八季以来的每一场对话,使得《十三邀》与受访嘉宾、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信任。

靠一次次试炼构筑出的共同体,格外坚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邀》百期线下活动的盛况

第八季播出过半,豆瓣页面里观众已经给这档节目打出了9.5分。两千多条短评里有一条高赞评论——十三邀如今在我心中,是什么样的存在呢:我可以不看,但他不能不拍。这是《十三邀》靠一期一期对话积淀下的独特地位。每一年,观众会定期期待这档节目,关注它在跟谁对话,讨论了什么内容。就如这位观众所说,“还有人在给这个时代做注脚做记录”。

在纷杂、媒体声弱的年代,《十三邀》代表的是一种更稀缺、因而也不可缺少的声音。

走到今天,《十三邀》并非一成不变,而它的变,可贵之处在于保持水准,又有了“人味”。在名为“创造自己的时间”对谈里,贾樟柯、陈年喜、李伦和许知远坐到了一起。刚结束节目中的谈话,陈年喜的感触很新也很近,他提到《十三邀》的转变——过去几年还能感觉到有高岛的部分,但现在它变得和生活相关、和人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年喜、贾樟柯和许知远在《十三邀》百期线下活动中对谈

这位诗人把我们生活的时代称作“乱世”,物质丰富,打破了旧的东西可是新的却没建立起来,因此人们内心动荡、沧桑。这样的“乱世”下,人会迷茫、浮躁,大家需要的是具体和关照。具体的人、具体的问题、具体的生活,当《十三邀》呈现的对话与此相关,它也在一点点跟观众走近,这是逐步建立起来的精神角落,缓慢又坚实。

更经得起推敲的是,《十三邀》里聊过话题都可以拿出来再聊,往细、往深都不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条人仁科、哲学家陈嘉映和前《十三邀》制片人朱凌卿在活动上圆桌对谈

在“想象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这场对谈中,面对教育和出路的议题,蔡皋、黄灯、林小英三位不同代际的人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共同探讨。她们不回避现实也不否认残酷和挫败,谈得格外多、也格外细,想一起寻一条路。如蔡皋所说,“我们(所有人)要学会找别的路来走”。教育是漫长人生中的一部分,不光在教育里要去找别的路,生活中也要找别的路。

对很多观众来说,《十三邀》也是大家在生活中找的另一条路。

站在可以容纳千人的剧院里,桑德尔强调那些倾斜的座位,可以让所有人都看到身边的人,于是哪怕剧院阔大,也可以创造一种亲密感,而亲密感能够促进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邀》百期线下活动的盛况

《十三邀》就体现着这种“倾斜”带来的亲密。从一百期屏幕里的对话,到四场线下对谈、三场 workshop,这其中有节目本身的努力,和与节目有关的人共同的努力。所有人都在努力看到对方,看到我们生活的时代,在一次次的互相关照中,《十三邀》和嘉宾、和观众一起造出了这块精神角落,在这里几方信任,互相推动,让这块角落逐渐蓬勃、更具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