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鹏

姬鹏

关注
5.5万粉丝
1关注
1796被推荐
IP属地:青海

媒体评论员,曾供稿凤凰网、知音网等

16枚勋章

书生之见,看事件背后的逻辑。

  • 报复社会类的案件看多了,你会觉得很多道理越讲越连自己都不会相信,何况是一旁的听众?就拿发生在天津的“幼儿园老师教唆全班扇男孩耳光”一事,猛一听,你可能会觉得:这都什么玩意儿,怎么能这样教小孩?
    可是,当幼儿园方面说出前因后,你或许会觉得那个教唆全班扇男孩耳光的老师可能并没有坏透,更有可能是个有原则的人,只不过在大的正确下,她那么做确实不够正确。所以她被开除自然也是可预料的结果。 要知道,老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个孩子殴打过两名特殊的孩子,打了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还打坏了另一个孩子的人工耳蜗。到此为止,可能再去看“全班扇男孩耳光”那个视频就没那么让人难以理解了。 之所以这样强调,并不是认为“以暴制暴”或“用魔法打败魔法”就是最佳策略。而是想说,当这个男孩的家长要赔偿,被男孩打的两个特殊孩子家长也在找园方要说法时,幼儿园到底哪里错了? 不可否认,从管理的角度讲,幼儿园方面确实难以脱责。但是像孩子欺负孩子,孩子霸凌孩子这种事情,仅靠“从严从快”、“举一反三”就能解决吗?说到底,很多事情发生就发生了,而且就在谁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发生了。 如此之下,谁来说说到底幼儿园该怎么做?这样的事情就能杜绝了?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原则能解决一切,共识能消除偏见。可事实上,发生在这世间的大多数悲剧、惨剧,往往多是没法说理,甚至都没法吐露的。 坦率地讲,出于正确性,那个教唆全班扇男孩耳光的老师确实不该那么做。暂且不论那个男孩会怎样,就全班孩子上手扇人这事也让人觉得很不现代化。可即便如此,面对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和一个听不见的孩子,总觉得老师这么做又很解气。 因为道理再高尚,再正确,也难掩人们朴素的情绪反应。这些年来,人们总在强调权利的、个体的,可是回到那些卑鄙的、冷酷的、报复的人那里,你的命不过是他惩罚社会的代价。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强调“系统问题”,可这里不夸张地讲,在面对那些受害受难的个体时,还是多强调人渣是怎样炼成的吧,而非是陷入反思逻辑,为人渣脱罪。我们不知道报复社会的那些人渣为何那样做,就跟不知道一个孩子为何会对另两个孩子下死手一样,而且还是专挑弱者下手。 我们当然也不知道,那个男孩长大后会怎样。或许正是因为他被全班同学扇了,他才意识到他不该欺负那两个特殊的同学。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的好与坏,真还拿一件事情的表面对错无法衡量。 就此再去评判那个教唆全班扇男孩耳光的老师,谁来说说,她到底哪里错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权利”变成了一种必须维护的东西。尤其是“逻辑混乱下的权利”竟然也能很自洽地去维护。 这就使得很多人把不是权利的权利也当权利去维护,以至于只要自己受委屈了,也都是别人的错。如此之下,当自己无能到无法精准定位原因时,就开始拿无辜者和弱小者出气、开刀。由此说回新近的报复社会类的案件和被全班扇耳光的男孩,还觉得只是“系统问题”吗?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热点情报所
  • 谁来说说,那个教唆全班扇男孩耳光的老师到底哪里错了?

    2024-11-19
    8跟贴
    图片
  • 伴随着“夜骑开封”被按下暂停键,青春的行情彻底跌停。你们口口声声说,青春没有售价,可最后还是称他(她)们是穷学生,靠父母才攒出“说走就走”的Passion。而且开始也说得好好的,景区免票,文旅欢迎,央媒表扬,平台支持,总之决心是要把开封整火,力创河南旅游新地标。
    可是一出事,怎么就翻脸了。真是“吃席人人有份,顶缸学生受罪”。听说就因为要降火“夜骑开封”,当地一些不夜骑的学生也被一定程度上限制夜晚出行了。毕竟“一刀切”这种老操作可比什么倡议书疗效快嘛。 就这还不算完,听说就连骂夜骑的学生,也是分境界的。就比如骂夜骑学生是“移动造粪机”和“酒囊饭袋”那位大学班主任,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第一重境界:骂爽就行,跟得体无关。当然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校方怕被网暴,早早就站出来领人头,事情已经进入通报流程。 第二重境界呢,就是典型的替领导分忧,全程本着“为你好、要你好”的口吻,不仅骂了你,还要你承认错误,感恩戴德。这部分主要是专家和媒体,主打一个说好的时候也是他们,说不好的时候还是他们。 第三重境界,就开始玩议题跳转了,这部分属于专家和媒体里的鸡贼。他(她)们深知老骂学生也不是个事,所以反嘴就开始骂开封了。骂开封当然也不敢带上领导,所以话题设置是“开封市民吐槽别来夜骑了”。而热搜这么一上,懂点流量密码的人都知道,“地域黑”这枚流量核弹要引爆了。 并且这个地域黑操作还是套娃式的。首先这么一整,河南当地会对开封形成本地围攻,就跟家族内部出了败类,各门户派长老进行轮流批斗一样,最终肯定会给出结论,以儆效尤。紧接着外地人会搂着开封把河南进行整体地域黑,最终与过往刻板印象共振,把河南人一顿饱骂。 到此为止,大家有没有发现,明明学生只是夜骑了一下,开封方面想借势搞搞经济,没想到竟然罪过能被上升到河南怎么了,河南人就那样的高度。不得不承认,在骂上反复横跳,他(她)们可真会玩儿。 当然有些问题也要必须承认。其一、学生想通过夜骑丰富生活,这真的没毛病;其二、开封想借势把经济往上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三、社会调节系统出现不适,真不会天塌下来,想办法,基于人性化去调整就行了;其四、不要阴谋论、更不要阴阳怪气;其五、夜骑就是夜骑,少些代入感,多些现实感。 如此种种,其实可以谈很多。就想说,凡事不要动不动上价值观。要搞清楚,进入两千年以后,伴随着社会原子化的不断加剧,不同的选择、多元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时候,最好的面对其实就是共存和接纳,而不是稍有不适,就开始怀疑一切,甚至玩说了不算的把戏。 也就是说,在“夜骑开封”这件事情上,不管是当局也好,还是舆论也罢,最紧要的是办好线下事,而不是在线上呼吁和吵闹。这就跟家里的水管漏了一样,最先应该做的是赶紧修理,而不是抱怨怎么坏的。 可现在的事实是,你们抱怨水压过大,把罪过往水身上赖,你们说这样玩体面吗?毕竟照你们的逻辑来看,城市发生洪涝灾害也该怨老天爷不长眼,跟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无关。可问题是,这么整,各位良心上能过去吗?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热点情报所
  • 骂完学生骂开封,你们难道只会在骂上反复横跳吗?

    2024-11-10
    图片
  • 不得不承认,在安全和大局(正确)面前,青春和Passion终究是要让步的。
    先是一大学班主任在班级群直言“夜骑开封”的大学生们是“移动造粪机”、是“酒囊饭袋”。大概是想表达,只要跟学习无关的行为都是有罪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这位班主任被举报了,为此校方还专门成立工作组核实,说后续会有相关通报。 一定程度上,你说这位大学班主任真有什么坏心眼儿,肯定也是没有的,最多算是认知不够高,嘴巴有些脏,反倒是举报本身和校方反应有些过激了。说到底,面对新潮事件,任何人都是有权利说一嘴的,只要不是直接地针对谁攻击,也都是没多大问题的,反而举报和调查这些带有强力矫正色彩的霹雳手段更容易走向扭曲。 当然,伴随着河南开封发文《青春要激情,更要平安》。单车平台们也以《倡议书》的形式发声了。从安全问题、健康问题、单车维护、环境影响四个方面强调“夜骑开封”该“刹车”了。并且媒体们紧跟着就是一波社论:比如《青春没有售价,但并非只有夜骑》;又如《骑行别扎堆,也不必深夜》。 到此为止,丑话好言算是说完了。如果郑州的大学生们还是听不进去,估计有关方面就要动员各高校紧急调整“校规校纪”了。因为就算大学生们把“青春没有售价”喊得再响,估计也怕“青春没有毕业”。 所以,“夜骑开封”就算再怎么充满青春和激情的氛围,就当前的节奏而言,看来是要被叫停了。可是这里面的流行逻辑和叫停逻辑,却好像并没有真正形成呼应,反而显得很不着边际,更像是一场烂尾掉的灰色幽默剧。 不夸张地说,“夜骑开封”本身算一种集体主义的赶集。只不过主要群体是大学生,就被冠名是青春的、激情的。要知道,能体现青春和激情的事情可太多了,夜骑三五十公里才哪到哪。 于此,动辄把“青春没有售价”这种大旗论拿出来招摇,就如同第一次相亲就跟女方说自己十八厘米没什么区别,完全是无知地耍流氓,丢人都不知道怎么丢的。换句话说,“夜骑开封”一开始就“起高了”,所以被“摔惨”也是不足为奇的。 实际上,开封方面也说得对,骑行就骑行,别扎堆也别深夜。因为扎堆骑行和深夜骑行都是容易出事故的,最关键是同时发生,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叫停“夜骑开封”,显然不等同于叫停青春或叫停激情。 就此不管是强调青春和Passion,还是强调安全和大局(正确),都要把问题的根本找出来再说。因为处理和解决任何症结都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我们优化社会调节系统时,只有把人放到本位上再去思考该怎么做时,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热点情报所
  • 丑话好言说完,看来“夜骑开封”要被叫停了

    2024-11-09
    19跟贴
    图片
  • 伴随着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和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先后发布情况说明和情况通报,姜萍和她的老师王闰秋重回舆论中心。就情况说明和情况通报来看,姜萍进预选赛存在“违规操作”,也就是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至于决赛,竞赛组委会也说得很清楚,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
    什么意思呢?就是基于预选赛的好成绩和决赛成绩落榜的双事实,再去评估“违规操作”,其实答案很明显了。不得不说,无论舆论层面是把姜萍当天才还是当水货,其实都陷入了对真实的极化。也就是说,对于姜萍和她的老师王闰秋,无论答案是什么,都其实是不够公允的。 我们承认,在大赛中违规操作,这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但是回到姜萍和她的老师王闰秋层面,也依然要承认他(她)俩有“数学天赋”,只不过没有那么神而已。因为就算基于“与他人讨论”这个原则上,能“开卷”进入决赛也是不简单的。 之所以如此强调,并不是想为姜萍和她的老师王闰秋抹掉污点,而是希望我们在面对真实时,要敢于直面真假和公平。因为只有直面了真假和公平,竞赛本身才能起到挖掘天才和激励天才的作用,最终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 换句话说,将姜萍和她的老师王闰秋打回原形,也只是让他(她)们做回自己,也就是在“中等专业学校”层面,姜萍是“数学天才”,王闰秋是“数学上师”。至于说放到全球层面,他(她)俩的天赋确实被高估了。 当然我们也能理解,在时代的沉闷时序里,突然冒出个逆袭天才,绝大多数人是倾向于相信的。所以一开始那些质疑的声音,注定是不被看好的,甚至被认为充满敌意。所以,舆论层面的立场对峙,本质上跟最终的答案无关,而跟大多数人的情绪有关。 也就是说,哪怕调查结果最终是姜萍和她的老师王闰秋不存在违规操作,舆论层面也一样会有相信或不相信。所以姜萍事件最大的价值在于,天才一定是要建立在权威鉴定的基础上,公平认证的基础上,否则天才就只是一场叙事闹剧。 另外关于校方对老师王闰秋的“处分”,也能理解。只是取消他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一方面在于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作是民间赛事;另一方面在于王闰秋能让姜萍取得好成绩,校方也是沾光的。所以于情于理,“处分”只要舆论层面看得过去就行了。 甚至就舆论指向来看,更多把矛头指向竞赛组委会,而对于姜萍和她的老师王闰秋,大家也只是觉得不妥当,真还没有太多恶意和反感。正如竞赛组委会自己所说的:“这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说到底,如果一个人在竞赛中靠“与他人讨论”就能取得好成绩并且还能迅速出圈,这怎么讲估计都是有问题的。 是的,在方方面面都进入固化的时序里,逆袭的故事肯定是引人入胜的。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搞清楚,如果我们对真真假假都无所谓了,那么一开始有多激动,到最后就有多虚妄。也就是说,没有人见不得姜萍和她的老师王闰秋好,只不过希望他(她)好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因此,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可以说大家都很尴尬。竞赛组委会、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姜萍和她的老师王闰秋自然是尴尬第一梯队。而更尴尬的是,不调查、不验证的媒体们,尤其是央级的媒体们,好话都说尽了,结果却翻车了。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热点情报所
  • 姜萍肯定有“数学天赋”,通报只是说她没那么神

    2024-11-03
    355跟贴
    图片
  • 好消息是,郭刚堂之子被拐案二审维持原判了。但悲凉的现实是,当年被拐的孩子们虽然被找回了,可5个孩子当中,4个孩子都自幼在收养家庭长大,在收养家庭学习、工作、生活,与收养人建立起亲子感情,而与亲生父母除了血缘没有任何感情可言。这种残酷的现实下,是4个家庭毕生难以弥补的痛苦和遗憾。
    当检察官说出这段“很多被拐孩子和亲生父母已无感情”的残酷大实话后,除了人贩子无言以对,庭审现场的郭刚堂和几个被拐孩子的亲属想必也是思绪万千。因为从央视新闻给郭刚堂的几个特写镜头来看,残酷的大实话应该再次让郭刚堂回到小我,回到问天问大地也问不出结果的绝望和无奈之中。 可能有人会说,郭刚堂很幸运了。不仅找到了儿子,涉案的人贩子也被抓了判了,还要啥自行车嘛。这么说也对也不对,对在于被拐家庭中,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始终没有家庭团圆,到死也没有团圆那种。不对在于,郭刚堂如果真的幸运,他和家庭的命运怎么会如此“凄惨”。 甚至不夸张地说,如果郭刚堂到现在还没找到儿子,可能他和妻子这辈子就彻底堕入灰暗了。也就是说,郭刚堂之所以能超越小我,走向大我,是跟寻子成功有直接关系的。但即便如此,他和儿子的感情谁来维持? 所以很多时候,不管人贩子们再怎么辩解,只要把“很多被拐孩子和亲生父母已无感情”这个残酷现实摆出来,就觉得怎么惩罚人贩子们都不为过。因为基于人只能活一次这个大前提,意味着人贩子们的举动扰乱了被拐家庭的“自然秩序”。 为何要强调“自然秩序”,就在于“自然秩序”是人类的基本法,如果这个基本法动摇了,意味着最基本的人伦秩序被打破了,那么人就不太像人了,人间也就离地狱不远了。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就在于就算被拐孩子日后活得再好,回到原生家庭这个自然组织里依然是悲凉的。 尤其是被动分离的情况,更是悲凉加成。在这个事情上,往往是被拐家庭的父母体会较深,因为对于被拐孩子来讲,碍于认知会流变,情感会沉积,往往都会走向“只要生活环境好,一切都会走向习惯”的世俗现实。 于此面对部分被拐孩子不愿意认亲的现实,其实也不能太怪孩子们。因为从一个人认识世界,建立亲缘的现实出发,血缘关系和养育关系,往往养育关系更为贴近真实和现实。因为就连猫猫狗狗都知道,谁对它们好,它们就跟谁亲,何况是有觉知的人类呢? 当然,也不见得被拐孩子都能遇见好养家,更不是肯定被拐孩子在原生家庭就会过得更好。而是想说,一个人过得好不好,是要建立在家庭的自然秩序未被破坏的基础上再去评判的。否则,世俗意义上的“过得好”,永远无法直面哲学意义上的“我是谁”。 就此再去理解郭刚堂面对寻子人生的“大彻大悟”和面对严肃庭审时的“万千思绪”,总觉得世俗的幸运和仇绪,在那一刻难以辨别。毕竟谁都知道,人世间的悲喜到头都是一场空,可是任何人在悲喜的那时那刻,从来都是情不自禁,尤其是拐子之恨,怎能轻易释怀呢? 所以央视新闻镜头下的郭刚堂,在面对人贩子声嘶力竭的抗辩,当时无论表现出怎样难堪的表情,都应该是值得理解的。他可能早已说不上有多恨拐走自己儿子的人贩子了,更多可能希望案子快点结束,早日为那段悲凉的日子画上句号。
    热点情报所
  • 二审维持原判,可郭刚堂们和孩子们的感情谁来维持?

    2024-10-30
    图片
  • 这样两则民政新闻连起来看挺值得玩味儿。一则是浙江婚假从3天延长到13天,另一则是民政部鼓励婚姻登记设在公园。很明显,无论是新闻叙事,还是政策倾斜,都是充满鼓励结婚的氛围。
    但是相关话题下的评论区却出现大量消极的声音。针对“浙江婚假从3天延长到13天”,有人提出结婚离婚复婚,都是和同一个人,能否再享受婚假的发问。意思可能有人为了休假钻政策的空子,就跟当年为了绕过限购买房那样鸡贼。 对此,人社局工作人员回应:“我们没法对这个政策本身做解答。从我的理解来说,复婚也是结婚,跟正常的结婚没什么区别,没有说复婚还有单独什么规定。”一定程度上,虽然人社局工作人员说“我们没法对这个政策本身做解答”,但是个人的理解和回应也其实能代表官方的意思,就是你那么整,你玩得起,咱也管不了。 说到底,为放假而离婚再复婚的人还是极少数,甚至就算有,政策上没约束,所在工作单位也是不容的。所以这种发问,除了能上热搜,真的没什么太大的社会意义。因此面对婚假延长,就算撇开鼓励结婚不说,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福利政策的推开,凡事还得往好处想。 至于说“民政部鼓励婚姻登记设在公园”,同样迎来一波发问,更准确地讲是阴阳怪气。比如“主打一个冲动和心血来潮”,又如“设在宾馆外面更好”,再如“干脆设在小区里,就近登记更好”,还如“领导急了,越来越疯狂”。 如此种种,大家其实也都心知肚明:这届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情绪很重。之所以加引号,就在于所谓的不愿意并不是主动不愿意,更多是被动不愿意。最大的问题大家也知道,“结不起”、“生不起”是主要的。 一方面,即便房价“很低迷”,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依然买起来很费劲。所以房价低迷,只能代表房产作为投资产品不行了,不是人人都可以买房了;另一方面,当前就业维艰,让不少年轻人看不到希望,起码短期内很疲惫,以至于对于婚姻更是不抱希望。 所以,但凡舆论层面出现鼓励结婚的新闻报道、民生政策,年轻人自然是不高兴的。可说回“民政部鼓励婚姻登记设在公园”这件事情本身,其实还是挺好的。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国内大多数婚姻登记场所,都其实不怎么浪漫,不是在一处不起眼的旧楼里,就是在一栋很钢铁的楼宇里,总之很难跟浪漫挂钩在一起。 之所以这样讲,也不是完全认为,婚姻登记浪漫为先,而是觉得在严肃之外,更能让一对新人享受整个过程也很重要。由此再去看“民政部鼓励婚姻登记设在公园”这件事情,是不是觉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挺好的。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热点情报所
  • 别急着阴阳怪气,鼓励婚姻登记设在公园挺好的

    2024-10-23
    图片
  • 新近,在江苏南京的地铁二号线上,一老人在地铁上强行拉拽孕妇要求让座的事情引爆舆论。根据目击者描述,当时老人想让一旁孕妇给他让座,孕妇不想让,老人就强行拉拽把她拉起来,周围乘客看不过去,就合力把老人拉开,在被分开后,老人非但没有消停,还第一时间想找把他拉开的乘客算账。
    可能因为是老人,又因为没有造成恶性后果,以至于舆论层面虽然响声很大,但是实际中,不仅后续没有人报警,更没有人联系工作人员处理,只是觉得老人的行为很不道德。结果是,事情最终又走向舆论判案。 要知道,老人“抢座”的事情已经不是头一次发生,可每次发生后,舆论层面除了强调为老不尊,用道德大棒进行集中反击,好像没什么建设性的处置行为。因此也就能理解,为何类似的事情发生后,媒体会发出“老弱病残孕谁该优先乘坐”这般无聊的追问。 正如地铁工作人员所回应的,“老弱病残孕”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和语序,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坦率讲,既然是正经媒体记者,真的不至于不知道这点基本常识,可是在面对类似的事情上,好像除了追问这些弱智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永远被折叠和忽略。 我们其实都清楚,不管老人“抢”谁的座,都其实是不应该的。美德层面,虽然把让座讲得很好,甚至都走向了传统叙事。但是依然不要忽略一个问题,让座是个权利问题,不是该不该的问题。 换句话说,只有守护住不让座的权利,才能把让座本身变得更自然,更生活,更具社会意义。而所谓的道德美化,道德判案,除了看起来表扬了谁,抨击了谁,其实对个体主动走向良性社会化是没多大推动的。 就拿“抢”座老人来讲,他要是知道不让座是每个人的权利,就不会那样为老不尊。不可否认,社会公益层面强调“老弱病残孕”优先落座是一种良性呼唤。但是呼唤本身其实内涵着让不让也是自由的。要不然,还谈什么传统美德呢?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热点情报所
  • 老弱病残孕谁该优先乘坐?搞清楚,不让座也是个人权利

    2024-10-22
    1跟贴
    图片
  • 山西晋中一位父亲发视频称,他的女儿(小学一年级学生)被7名同学打得满嘴是血,最终报案。另有视频显示,当事女孩哭着称自己想退学,说有多名同学欺负她。紧随其后不久,女孩父亲就又“紧急”发布了一条视频声明,原话的大意是:当天晚上已经处理完毕,相关部门和学校对此事很重视,很及时、很快地作出了处理,导致他女儿受伤的7名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了道歉,他也不计划追究学校和相关部门的任何责任。
    对此,有网友在评论区询问是否拿了赔偿?女孩家长回复:“我一分钱也没要,他们也没说要赔。”对此有记者向当地教育局了解事情进展,教育局方面先是称对几个孩子的处理结果还不清楚,接着强调教育局平时对于宣传反霸凌等也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记者继续追问,工作人员就说:“不是霸凌,警方要出通报了,等通报。”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是霸凌确实该等警方通报去定性。但是基于女孩父亲的口风变化,女孩的反应,7名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了道歉,教育局讳莫如深的反应,总觉得这件事情不够明朗。也就是说,在面对那张口腔科出具的诊断证明书,不能说女孩父亲说散了或算了,大家就散了或算了。 因为对于消除霸凌现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如何公允的处理霸凌事件。我们能理解相关部门在处置未成年案件时的审慎考虑,但再审慎考虑,也要搞清楚,一个女孩被7个同学搞得满嘴是血意味着什么? 而且关于霸凌的问题,社会层面也已经给出定义,百科里是这样说的: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或者是因嫉妒等个人原因对其进行辱骂和讽刺。 最关键是,从2021年1月起,教育部就印发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何教育局方面声嘶力竭地强调教育局平时对于宣传反霸凌等也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是因为反霸凌已经制度化,而一旦有了制度,自然就会有“指标”的指挥棒,而“指标”指挥棒背后往往跟着一波人的饭碗。 所以,事情最后变成这样,似乎也就“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可想说的是,社会层面给出的霸凌定义已经那么明确,“评论或讥笑”和“辱骂和讽刺”都可算在霸凌之内,何况满嘴是血呢?而且7名同学还需家长陪同道歉,这又是怎么回事? 先说女孩哭着称自己想退学,说有多名同学欺负她这个事情。以当下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是欺负还是玩耍,是故意还是无意,当事女孩应该是有基本判断的。再说7名同学还需家长陪同道歉的事情。在风口浪尖上,如若自家孩子没被坐实“伤人”,家长又怎么会道歉呢? 在这个问题上,虽然女孩父亲在视频中称“没有直接证据跟视频捕捉到女儿门牙被打下来的那个瞬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就跟霸凌无关。另外,这里也想跟那位强调不是霸凌的教育工作者说一声,不管是不是霸凌,如果是你女儿满嘴是血你又怎样? 很多时候,霸凌不霸凌,不只是保不保“指标”的问题,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弱者和弱势,强者和强势的问题。而且如果一个学校都到了需要受害孩子的家长帮着消除舆情时,那么这样的学校还真的安全吗?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热点情报所
  • 女童被打满嘴是血不是霸凌?那为何7名同学还需家长陪同道歉?

    2024-10-17
    4跟贴
    图片
  • 她们只是拍了一组预制孕照,你们却要咒人家死

    2024-10-14
    1跟贴
    图片
  • 新近,32岁网红“云南阿奎”在直播后突发脑溢血被送进ICU一事,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根据报道的时间线来看,事情经历了两次叙事升级:第一次是、从“直播头痛到结束直播”升级到“提醒大家谨防上当受骗”;第二次是从“情况好一点”到“情况不太乐观,但家人仍未放弃”。
    “直播头痛到结束直播”的详细叙事是:事发前,阿奎曾称最近身体实在熬不住了,他在10月6日直播的过程中称自己头痛,“不行了,我要晕了,晕过去了”,随后他便结束了直播。(10月6日)
 “提醒大家谨防上当受骗”的详细叙事是:“云南阿奎”账号发布消息称,自从阿奎生病后很多人通过此次事件骗粉丝募捐,提醒大家谨防上当受骗,“我们不会主动添加任何人的联系方式要求粉丝募捐或转账。(10月9日) “情况好一点”的详细叙事是:阿奎目前还处于昏迷状态,院方通知情况比昨天好一点,但还需要等待奇迹的发生,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一有消息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大家。(10月9日) “情况不太乐观,但家人仍未放弃”的详细叙事是:“云南阿奎”团队相关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介绍,目前,阿奎仍在医院的ICU抢救治疗,情况不太乐观,但家人仍未放弃。(10月12日) 一定程度上,“云南阿奎”作为百万级网红,突发脑溢血住进ICU被关注也很正常。毕竟作为“时常在线”的网络工作者,出现这种事情很容易引爆舆论。所以事后出现相关的医疗科普也是专家们的老操作了。 可让人感到不解的是,不少媒体为了烘托“云南阿奎”的不幸,人家还在持续救治,就开始强调:阿奎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不仅有年迈的父母,还有四个年幼的孩子,最小的一对龙凤胎出生才几个月。 如此叙事好不好另说,但怎么咂摸都好像是在预示不幸已经注定。并且比这更不地道的是,媒体在强调“提醒大家谨防上当受骗”时,竟然用“百万网红脑溢血后多人骗粉丝募捐”这种误导人的词条创建热搜。 结果也很容易想到,“云南阿奎”的家人肯定会被骂惨。虽然我们很清楚话题的内核是抨击骗子的,但是话题的外壳却是指向“云南阿奎”一方,起码这种误导性很重。要知道,即便不是传媒专业出身的人,都懂得不写歧义句是基本常识。 所以媒体用“百万网红脑溢血后多人骗粉丝募捐”这种误导人的词条创建热搜,只想说“非蠢即坏”。当然,作为利用“云南阿奎”突发脑溢血被送进ICU骗人的坏人来讲,肯定是不能被原谅的,但是作为报道这种事情的媒体(媒体人),如果不能清晰地给出叙事,还是请闭嘴吧。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热点情报所
  • 面对网红脑溢血被送进ICU,骗子可恶,媒体疯癫

    2024-10-13
    图片
  • 与其说“质疑江歌妈妈诈捐”的人很多,不如说“质疑江歌妈妈”的人更多。可全盘看下来,也只有理记算祭出了一枚核弹。因为理记的举报里埋着一位“村委书记”,也就是说理记这么公开@青岛发布和即墨发布,这次是难以回避的。
    换句话说,在“江歌妈妈诈捐”和“理记诽谤”之间,总要二选一地实锤一个才能结束这次的非常舆情。毕竟理记提到的“诈骗五保户”、“离婚,结婚,复婚”、“虚假人设”,任何一个“骗局”被戳破,都会上升到“礼崩乐坏”的高度,必须依靠官家出手才能以正视听。 之所以说这次是核弹,不是子弹,就在于理记所提到的几个事情,但凡有一个事情是真的,那么便意味着“江歌妈妈”要彻底社死,甚至会被钉在互联网史的耻辱柱上。同样的,理记要是放了空炮,不仅会败光自己的网络能量,很大可能也会被彻底销号,甚至锒铛入狱。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你死我活”的举报较量。可即便如此,舆论场上依旧充满着不能就事论事的氛围。坦率地讲,我们不反对主观的支持,也不反对客观的支持。但是总要基于讲道理摆事实,才可能有机会见到全方位的真相。 只可惜,当前的局面却是这样的。支持江歌妈妈的人们,也不听理记说了什么,总之支持就是支持,一会儿拿江歌案中江歌的遭遇说事,一会儿又拿当年刘鑫如何如何说事,就好像彼此之间真的有关系似的。支持理记的人们,当然也是如此,一上来就是看红火不怕事大的样子,就好像这是一次充满使命感的举报,不成功,也成仁。 然而越是看起来水火不容,越要警惕信息茧房带来的蒙蔽。要不然除了会说“让子弹飞”、“等核弹爆”,基本上对事情本身没什么增量性的看法,有的只是无脑地站队,偏见地喊打喊杀。到头来,依然看不清谁是谁非。 甚至就算青岛发布和即墨发布最后蓝底白字一锤定音了,很多人依然还是一副“我不听、我不信”的巨婴样。所以,很多时候不见得真相是啥绝对重要,而是寻找真相和看待真相的态度是啥更重要。 因为没有一个讲道理、摆常识的态度,就算真相摆在眼前,也是难以辨别和接纳的。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因为不能承受真相的打击而继续胡搅蛮缠地支持自己曾经支持的(人或立场)。可还是要说一句,在真相面前,还是不要谈什么沉没成本了,多想一想如何面对错误重回正路吧。 有时候,别以为我们所关注的舆论事件只是别人的事情。从社会层面讲,全民级的舆论事件的是非定性,本身代表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如此之下,真相如何释出,事件如何发展,当事人如何行事,自然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而回到个人层面,如果一个人连是非都不管,而只管自己的感觉,那么总有一天,也会坠入同样的价值洪流。 因此,这注定不只是“理记和江歌妈妈的战争”,更像是一场关于人性博弈和名利博弈的终极对决。江歌妈妈层面的问题咱们先不说,仅凭这些年来网络上的纷纷扰扰,大家应该也有个基本判断。 而理记层面的问题,如果这次举报翻车了,只想说“理记”这个名字还是别叫了。因为有人翻译成了“理想的记者”(基于媒体情怀的评价)和“有媒体理想的记者”(基于个人理想的评价)。不夸张地讲,怎么翻译都很美好,但对照当下,说实话,有点硬上情怀,所以更要珍惜理记。
    热点情报所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