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外引”与“内育”相结合,不断在人才引育留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广开门路“引”人才,做大乡村人才“总量”。聚焦产业发展需要,摸清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建立完善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机制。精准对接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等周边高校,探索建立周末专家、候鸟聘任等用才制度,组建食用菌、滁菊2个省级科技特派团,引进农业技术、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领域20余名专业人才驻村担任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施“雁归谯行动”,编印南谯籍在外人才名录,收录乡贤124名,结合节假日,通过电话、短信及举办返乡人才茶话会活动等方式为乡贤送祝福、送服务,探寻引才、留才新路径。常态化开展“青年学子看家乡”专项活动,引导在外大学生等人才回乡就业、创业。近年来,共吸引返乡创业人员20余人,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人才支撑。

多措并举“育”人才,做强乡村人才“质量”。深入实施头雁领航、雏雁赋能、群雁助阵“雁阵工程”,激活乡村发展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定期开展书记论坛,选取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分享交流先进经验做法,强化典型引领。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1+1”结对帮带机制,以好带弱,抓先进强引领,抓后进夯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60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安吉观摩学习、选派7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跟班锻炼,全面提升带富能力。构筑后备力量“蓄水池”,建成全区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将优秀返乡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资源库管理,依托井楠乡村干部实训基地阵地,定期举办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示范培训班,为农村基层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目前全区共储备村级后备干部84名。实施高素质实用人才培育行动,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采取集中学习、实习实训、线上学习、观摩交流等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开设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班8个,培训农民400人次,新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7人、乡村企业家10人。

千方百计“留”人才,做高乡村人才“存量”。坚持不拘一格用才,完善人才正向激励、服务保障等各项制度,真正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实施发展集体经济激励、村干部职级管理、公职化退养三项激励措施。根据经营性收益年度增收情况,拿出一定比例增加村干部基本报酬,实施村干部6级待遇制,根据年限增加待遇收入。依托各社区(村)党群服务阵地,打造“一核两翼N中心”人才驿站、青年人才街区及人才集市,常态化举办人才沙龙、“人才下午茶”等活动,为人才提供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支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谯居·星城人才社区,全区100余名各类人才实现“拎包入住”,营造良好留才氛围,提升人才获得感和归属感。严格按照文件足额兑现奖励,用心用情办好衣食住行、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人才关注的“关键小事”,着力营造“家”的归属感,切实解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干事”。(戴秀兰、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