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撰的这幅自勉联,或许正是“北漂”书法家孙孝忠人生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蛇年春节临近,作为“北漂”一族,在京发展的河南籍书法家孙孝忠想尽快脱身回祖籍河南老家一趟,但由于各种书法赛事邀请他做评委、嘉宾,应接不暇,回老家的日期只好一推再推。

在孙孝忠的工作室,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和奖杯、奖牌。几十个全国性书法大赛获奖证书托起的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副主席等头衔,更是证明了这个矮小瘦削的农民工,已经蜕变为颇有造诣的书法家。

孙孝忠1965年出生在黄河故道旁的民权县野岗镇小顿庄村,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维持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涩生活,还要照顾常年患病的弟弟。但他却与众不同,似乎对书法有着与生俱来的天分。买不起纸,一有空他就用毛笔蘸清水或胶泥水在石板上练字,劳动间歇,也用手指或木棍在地上划拉,这成了他的生活习惯和最大乐趣。

1998年前后,他有幸被油田招工成了一名工人,但他队书法仍乐此不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人痴迷于一件事,必有所获。2000年前后,孙孝忠在朋友们的怂恿下,以淡然的心态参加了几次河南省内外的书法比赛,居然还获了大奖,这让他喜出望外,信心备增。

2007年,怀揣着“北漂”淘金和拜师学艺两个梦想,孙孝忠辞去油田的工作,毅然只身离乡赴京闯荡。为了生存,他先是在一个单位当保洁员,后又在一家饭店当传菜工。期间从未间断苦练书法。

为了得到名家的指点,他多次来往郑州,两次拜访了后来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张海,聆听了他的教诲。在北京,他多次登门拜访了佟韦、田英章、邹德忠等几位书法大家。书法大家的指点,让他如沐春风夏雨,茁壮成长。

孙孝忠在佟韦那里,学到了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书法真经”。在另一位恩师田英章那里成了特殊学员,参加了田英章老师主办的三次书法培训班,不但费用全免,爱才的田英章还在经济上额外资助他。在书法练习上,田英章老师诲人不倦,要求极严。他要求孙孝忠刻苦临摹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九成宫体泉铭》。孙孝忠遵循老师的谆谆教诲临了8年,结果田老师评价却是:“只有九字写得好!”最后田英章告诫孙孝忠说:“治学需严谨,临帖要认真。临帖要十分逼真,从形似到神似,直到脱帖,这样书写起来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孙孝忠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在书法的正途上奋力登攀,从未懈怠。

2005年下半年始,孙孝忠在北京辞去了工作,专攻书法。除了到国家图书馆看书,就是伏案临帖习字,专研书法艺术,不断提升书法技艺。正如凤凰涅槃一样,经过巨大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他在浴火重生中得到升华,实现了由一个由地道朴实的农民到书法家的华丽转身,其书法颇有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风骨与神韵,在全国及省市书法大赛中30多次获奖,斩获20多个荣誉称号。

孙孝忠现任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副主席,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人民日报社、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高级教研员,参加国家人事部、全国书画人才资格考核,论文、技法合格被评定为“书法师”荣誉称号,中国青年书协会员,河南省硬笔书法学会会员,在北京被多家学校聘为书法教师,他酷爱书法自强不息的事迹也先后被《国际商报》《中国经济新间联播》《今晚报》文摘版,《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各种书法大展邀请他当嘉宾、评委,全国性的文化活动也经常邀请他参加。他一般都是婉言谢绝,心无旁骛,笔耕不辍。求字的也络绎不绝,他都一如既往,有求必应,从不忘本色,从不忘感恩。

书法改变了孙孝忠的命运。但他没有陶醉,他牢记“恩师”的严苛教诲,艺无止境,山外有山,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他不会满足,不会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