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篇文章讲的是人格改变与心理连续性悖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客体缺席与涵容临在。

所谓客体缺席,通俗来讲就是重要的某人不在自己身边。早期关系中客体长期缺席,就会造成个体的内在客体缺席。内在客体缺席就是指在心里感受不到任何可以依靠的人。我们今天讲的客体缺席,就是内在客体的缺席。涵容临在指的是个体感觉重要某人就在身边,哪怕现实中并没有在自己身边。这两种状态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说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一定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考验。面对这些挫折和考验,两种人的心态就会有很大差别。我们先说客体缺席的人,他心里面没有主心骨。他的自我效能感很弱,他很容易陷入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之中。他无法做出选择和决定,无力应付当前的困境。因此他更倾向于逃避和退缩,或者象征性的做出一点努力,然后立刻败下阵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就是拥有涵容临在的人。他们在早期关系中成功内化了父母的心智品质。首先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陪伴是稳定的。其次他对自己的体验也是稳定的,他坚信自己是可爱的,是有意义的,是受人欢迎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在他遭遇挫折和磨难时,就会有信心、有力量去迎接挑战。一方面他可以消化掉负面的情绪,另一方面他更有毅力通过行动来克服困难。他允许自己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并不会轻易摧毁他的心智。一切都归因于他有一个涵容临在。如何是演电影,主人公在屡次遭遇挫折后,脑海中可能就会浮现出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教导。主人公感受到父母的力量,他就会一扫颓废的心态从此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