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跨年”这一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创的活动,已是连续第四年举办。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文学的灯光是不会灭的——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举办。

在开场致辞中,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黄志坚向广大读者致谢:“你们的阅读是我们出版的意义,正因为有你们,有许许多多爱书的朋友们,互联网上的知识过载、信息泡沫、视觉刺激才不会淹没我们,才能让我们葆有深度阅读与深度思考,让人类的智识持续不断地晋级提升。”

2024年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举办纪念巴金先生一百二十周年诞辰,巴金先生那句“灯光是不会灭的”堪称文学人的赤诚宣言:文学之光长明不熄,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前行者照亮来路与去向。本次“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正是以“文学的灯光是不会灭的”为主题,分为“理想之火”“生活之诗”“万物之歌”“文学之光”等四个篇章,梁晓声、李敬泽、陈彦、毕飞宇、毕淑敏、王跃文、东西、李洱、康震、祝勇、乔叶、杨雨、范晔、徐则臣、石一枫、班宇、张天翼等著名作家、学者登台分享。盛典由主持人张蕾、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教授文铮共同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理想如火,照见人世间辽阔

活动第一篇章,几位成长于不同年代的作家,敞开心扉,讲述各自在“理想之火”召唤下追逐文学梦想的历程。

梁晓声动情分享了自己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经历,他谈到,人们最初的理想往往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与所处的时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便是平凡的理想,如能找到合适的土壤孕育发芽,也会让生活变得充实。

毕淑敏曾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西藏阿里当卫生员,艰难环境中接触的有限几本书,为她开启了文学之门。追寻梦想“弃医从文”后,她希望幸福生活中的人们了解当年那一群人的生活,长篇新作《昆仑约定》便是她满怀赤诚对往昔的回望。她向读者表示:“人应该有一颗优等的心,所谓优等的心,就是百折不挠,就是要坚持,要坚守。”

李敬泽认为,人们在成长不同阶段对于生活的梦想、对于自我的期许都会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学阅读往往会播下一颗颗种子,让人认识到世界的辽阔与多样。因此阅读不该讲“绩效”、计算KPI,人们可以用半生乃至一生的时间,慢慢阅读一些困难的书,让文学真正陪伴、参与生命的历程。

徐则臣回顾个人经历时谈到了理想的偶然性,他参加高考前的梦想是考进法律系,阴差阳错进入中文系后曾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每天“悲壮地在图书馆看小说”,渐渐发现自己也能写,开始动笔创作小说,并持续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自我教育,坚持写到了现在。

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分享的作家马伯庸,关注互联网环境下阅读生态的变化,他发现今天的年轻人接触名著不一定需要“正襟危坐地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影视、游戏、动画等也可快捷地把我们送到文学殿堂的门口。但重要的是问自己的内心,是否愿意了解一个更丰富多彩的世界,为此走进一本本名著的内部去深入挖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平凡之路,也有诗来见我

活动第二篇章的主题是“生活之诗”。几位嘉宾谈到,文学启发人们从烟火日常甚至琐碎、挫折中努力寻找生活的诗意。

陈彦分享了早年戏剧创作中遭遇的一次打击,因观众反应不佳而备感挫败的他,在大雪漫天的冬夜徘徊街头。回首那段难忘的经历,他感慨,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坎坷有些来自外部环境,有些是个人认知与性格使然。“坎坷”这两个字需要用一生去认知,对于一位写作者,尤其如此。

东西也赞同“困难是为理想服务的,人都是在坎坷中前行”,重要的是这些经历最后会成为写作的资源。“就像写作时,故事越曲折,主人公遇到的困难越多,塑造的这个人物就越成功”。作为善于深度剖析当代人精神状态的作家,他关注到当下年轻人某种回避交往互动的“心理远视症”,他认为这与自我隔绝有关,需要主动打破心理上的距离,进入群体生活。

乔叶的新书题为《要爱具体的人》,她解释道,爱具体的人是对自己的提醒,在网络时代大家习惯于爱那些“抽象的人”,比如屏幕上完美的偶像,而生活中具体的人往往“有着坑坑洼洼的一面、破败的一面”。“爱具体的人”就是要爱这些和自己一样不完美的人,爱不完美的生活。

班宇的作品中,常写到当代青年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失意,但他往往会给主人公提供一个“超越性的时刻”。他认为,这正是文学的力量所在,他希望把介入生活又超越生活的力量,用一种文学的方式描述出来,去确认我们自身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如何与身边的人发生真挚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生命中皆有风景

活动第三篇章由著名歌手程璧现场演唱的歌曲《时间之书》导入,随后登场的四位嘉宾畅谈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诗与远方”的向往,赏析来自苍茫原野与无尽岁月的“万物之歌”。

王跃文生长于湘西一座美丽的村庄,他从松树讲到沙树,从青石板讲到鹅卵石,“自然山川,大千万物,既是我肉体生命的喂养者,也可以说是我精神人格的引领者和塑形者。所以我在《家山》里面写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非常紧密,我可以叫得出那里一草一木的名字,闻得出各种动植物不同的气味。”

康震分析了为何古人的诗句会和我们产生跨时代的共鸣:“现在抵达远方的方式太便捷了,以至于还来不及酝酿出足够的文字和情感来表达这一路行程。”而古代诗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越是受到客观的局限性,在精神上越是要放大主观的世界,从而比我们走得更远。

祝勇谈到如何欣赏古物之美,“我面对的是宝贵的物质财富,但它们同时跟古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密切勾连在一起,这些古物不是孤立留给今天去顶礼膜拜的物件,而是有着生活的热度和温度、生命的质感和情感在里面。”

杨雨对于古典诗词也有深入的研究,她讲述了从时间中看风景的意义:“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创作于目标暂时无法达到的时刻,但在这个过程中,能体会到每个点滴的风景,诗人在长沙遇到的李龟年、在安徽遇到的汪伦,那都是生命中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读与灯光”

最后一个篇章“文学之光”首先用一段短视频缅怀2024年告别世界的文学大家,又讲述了与“阅读的灯光”有关的几个小故事。登场嘉宾分别向文学上的“提灯引路人”表达敬意,分享从文学中汲取的力量。

毕飞宇视鲁迅为文学引路人,鲁迅就像一座灯塔,他从十五六岁直到此时此刻,始终在读鲁迅,始终能从鲁迅的身上接受能量。他也谈到,在文明史上,文学与火、电一样都是伟大的发明,因为有了文学的虚构能力,人类再也不用木头、水泥,仅仅通过语言本身,就可以建构出一个世界。文学因而让我们看到人类自身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

李洱谈到自己从河南来到巴金晚年长期生活的上海求学,上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对他的写作是引路、提醒与帮助。他还用《窄门》结尾处女佣举的一盏灯来阐释“文学之光”的另外一重意义:文学对于人间的生活应该有一种体贴,应该生活在普通人中间,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石一枫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在人物描摹上,曹雪芹是他的引路人,《红楼梦》里次要人物都能写得像长篇小说那么丰富;作为北京作家,他又对老舍有独特感情。但他认为,作为写作上的后辈,可以追随引路人,但不能停留在前人的道路上,“他有他的路,你得躲开人家那条路”。

《百年孤独》的译者范晔谈到,外国文学的翻译要为中国文学的创造服务,这是从前辈翻译家那里传承下来的使命。自己作为一个文学读者,是无数经典文本组成的光明里一粒小小的微尘,打开一本书的瞬间,像被文学共同体的光芒所照亮。

张天翼借用杜甫的诗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来形容自己眼中的文学,文学的“灯烛光”,能够照亮世界上安静、美好的角落,让无数时间和空间里的人,共享一个“今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