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听过一句话: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真正困住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贫穷、环境、相貌、学历,而是认知的局限。
困于认知之茧,如井底之蛙,难窥大海之广;突破认知局限,似鲲鹏展翅,翱翔于九霄。
《天道》中,丁元英在操盘私募基金11个月后,净赚2个亿,然而在正赚钱的时刻,他却选择收手。
公司解散后,有一段刘会计、肖亚文跟丁元英汇报工作的对话,非常有意思。
直到最近重刷时,看到两人不同的反应,才明白为何同是丁元英的员工,3年后,一个还是小会计,一个已逆袭成格律诗董事长。
刘会计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肖亚文是助理,两人的工作能力无疑都是得到丁元英认可的。
公司解散后,在车上,刘会计最后一次跟丁元英汇报工作。
他把公司的文件、报表、结余资金等资料,全部交给丁元英后,是这样说的:丁总,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就打电话。
丁元英回了两个字,谢谢。
肖亚文跟丁元英汇报完工作后问:丁总,你明天什么时候动身,我去送您。
丁元英原是拒绝,看到韩楚风在旁边帮肖亚文说话,只好默认了肖亚文的相送。
话说,刘会计的话有问题吗?没有。
他的做法很本分,汇报完工作后,告诉已经是前老板的丁元英,有需要打电话就好。
但你细品就会明白,丁元英以后肯定再不会联系他。
一方面,丁元英的脑袋里,根本没有请人帮忙这个概念。
在后来古城时,落魄到吃泡面、卖唱片的地步,他都没跟任何人开口求助。
另外一方面,就像那次韩楚风请吃饭时,李志江说的,元英找谁不好,为什么要把这个人情落给你。
想帮一个远高于你层次的人,很难,你也没有机会,就算有机会,你也不一定能抓住。
刘会计知道丁元英很厉害,很会赚钱,但也【仅此而已】。
他和肖亚文最大的差距,就是在【认知】上,这也是他的局限性。
肖亚文不但知道丁元英很厉害,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还做出了一系列行动。
明明在天津已经帮丁元英租好了房子,付了一年的房租。
可是为了能与丁元英未来保持个【熟人】的关系,又煞费苦心地自费2万元飞到德国,向好友芮小丹求助。
刘会计只停留在表面的知道,而肖亚文是【悟到】,并采取行动【做到】。
这也导致了二人结果的天差地别。
就像你听过一个很深刻的道理,看过一本很厉害的书,但如果只停留在知道,而不去行动,那道理和书再牛逼,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要去行动,去改变,要和这本书这个道理产生关联,让其为我所用,这才是关键。
就如肖亚文,想尽办法,就算只维持个认识和熟人的关系,也要把这根线扯着。
然后,再提升能力,当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实现逆袭。
如何提升认知呢?凡事不要只看表面,多思考,多学习,多问几个为什么?
格律诗被乐圣起诉时,叶刘冯三人只看到表面,要赔偿,利益受损得赶紧退股跑路。
如果他们能再深入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不会与翻身逆袭的机会擦肩而过。
连他们都能看到的后果,丁哥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么布局?目的是什么?
这样一步步深入思考挖掘,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反观肖亚文,每次遇到问题,都是这样一步步深入思考,再做决定的。
在买下叶刘冯三人的股份,和后来伯爵用650万收购格律诗的问题上,她都是这样一步步思考、深挖后,才看清事情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是丁元英的员工,刘会计3年后还是小会计,肖亚文却能逆袭成董事长。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认知的差距才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别。
刘会计的原地踏步,源于他对事物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
而肖亚文则通过深入思考和积极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生活中只有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突破认知的局限,实现人生的飞跃。
周末愉快!
感谢你读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