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7月25日的夜晚,60岁的嘉庆突然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从卧病到死亡,只有48小时,事出突然,群臣毫无准备,此时山庄,乱成一锅粥,不是因为老皇帝死了悲伤过度,而是册立新君的诏书找不到了。
嘉庆登基的前几年,他一直都是乾隆皇帝放在明面上的吉祥物,等到乾隆去世了嘉庆才得以真正的掌握大权。
而嘉庆是个守成之君,以他的能力只能做到勉强维持国家正常运行,要是让他锐意改革,革除那些封建王朝早已存在的弊病,他是做不到的。
中年的嘉庆在统治满清朝堂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也体现在他生孩子这方面,等皇帝还没多长时间他的嫔妃已经帮他生不了多少孩子了,所以如果嘉庆要选后继之人的话,也确实没有几个孩子可以供他选择。
而这就造成太子这一储君之位在嘉庆一朝竞争根本没有这么激烈,很早的时候爱新觉罗ž旻宁就已经成为太子之位的唯一人选。
而旻宁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
没有像以往自己的祖辈一样发生九子夺嫡的事件也是嘉庆的万幸,但上天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要关死一扇窗,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等还是在嘉庆中期爆发了起来。
这些起义声势浩大,白莲教教众打着各种旗号招揽民众与朝廷对抗,最危险的一次,嘉庆皇帝前脚刚去避暑山庄,北京城就被围了。
而这就给了旻宁锁定太子之位的机会。
白莲教众攻打北京城时,正好由旻宁并没有监国和负责北京防务的权力,他只是一位皇子,但北京城的防务当时已经被200多名起义教众攻破外城,眼看紫禁城就要被攻破了。
旻宁也知道把北京城守住对自己日后登上至尊之位是一个非常好的政治资本。
于是,本身并不擅长指挥作战的旻宁愣是穿好盔甲,坚定从容的站在城墙上指挥大家防守反击,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旻宁还让自己的竞争对手,皇三子绵恺去保护皇太后,而皇后(孝和睿皇后)也不是旻宁的亲生母亲,反而是皇三子的亲妈。
按理说,如果贼众杀死了绵恺和皇后,旻宁的太子之位肯定是保住了,但旻宁并没有这么做,在最危急的时刻,还是连下多条正确指令分出精兵击退贼兵的同时保护了这两位对手。
嘉庆帝御驾从承德回来时,旻宁已经率领众人将天理教起义镇压,而且把皇宫保护的完好,这赢得了嘉庆的肯定。
其实,旻宁还有一个先天政治资本,那就是他的哥哥早早去世,作为皇次子的他就算是嘉庆位置的第一顺位人,乾隆在世时,乾隆也是这么想的,便尤其对旻宁宠爱有加。
可是那时候旻宁还不记事,所以对他来说,这次强有力的守城,给了他坐上太子之位的正向激励。
晚年的嘉庆一方面为了培养旻宁,便使用帝王手段刻意打压磨练旻宁,一方面又坚定的按照祖制将下一代皇帝的人选写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这带给了旻宁不小的困惑,因为旻宁还是太年轻。
而嘉庆的突然离世,则让旻宁也开始沉不住起,他也害怕正大光明匾上的名字不是他的。
但这时大臣们却惊讶的发现正大光明匾额上并没有皇帝的传位诏书,皇帝为了安全特意把诏书给了一个小太监。
孝和睿皇后在思虑良久后,还是打定了一个主意,那就是皇帝还得是由心性不错的旻宁来当,毕竟旻宁心不会狠到杀害他们母子,而皇太后也知道旻宁其实是有一定的政治实力的,现在投桃报李,或许对她和她的儿子来说是一个改善和当权者关系的一个关键转进。
于是,皇太后出面说自己支持旻宁继位,大臣们见太后如此说也只能纷纷支持,毕竟大家也不想看到朝堂又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旻宁在得到皇后支持后,那位拿着诏书的小太监也被找到了,大家打开一看里面被传位的人果然是旻宁,于是两相结合下旻宁顺利登基,次年改元道光。
太后和她的儿子果然得到了善待。
但毕竟道光皇帝的登基过程并不符合皇族规定,一些有心人还是认为道光不是正统之君,这给道光后来的统治造成了很大麻烦,也导致道光最后忧郁去世,不过这都是后话了。#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信息来源:
《清史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