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老张坐在自家阳台上,望着楼下的梧桐树发呆。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大哥,我给你买了些补品。"门外传来弟媳温柔的声音,老张转头看向门口,恰好捕捉到弟弟闪烁的眼神。他轻轻叹了口气,知道平静的退休生活即将被打破。

01

春天的济南,空气中飘荡着槐花的香气。张福元坐在小区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内心五味杂陈。

三十二年,整整三十二年啊。他摸了摸挂在胸前的工作证,虽然已经被退休证取代,但他还是舍不得摘下来。

在山东重工机械厂,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做到车间主任,见证了工厂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全过程。

那些机器的轰鸣声,车间的机油味,还有工友们的谈笑声,都深深刻在了他的记忆里。

"福元,今天也在这晒太阳啊?"隔壁栋的王大爷拄着拐杖走过来。王大爷今年八十多岁了,是老小区里最健谈的人。

"是啊,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张福元笑着回答,"您这是去看病?"

"腿脚不好使了,去社区医院开点药。"王大爷在长椅上坐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瓜子,"来,尝尝,我老伴炒的。对了,你退休金到手多少?我听说你们厂待遇不错。"

张福元接过几颗瓜子,含糊地应付着。

这个问题最近一个月被问了无数遍,从邻居到老同事,似乎所有人都对他的退休金特别好奇。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能躲就躲,不能躲就说个大概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他的退休金确实不低,每月到手八千多。

在济南这座城市,这个数字足以让他过上舒适的晚年生活。房贷早就还清了,儿子也在外地安家立业。

虽然老伴走得早,但有这份退休金,至少不用担心生活开销。可他不愿意说,总觉得这是自己的隐私,也担心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师傅!"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是对面单元的小李,退休前是他车间里的年轻工程师。"今天去钓鱼吗?听说护城河边新开发了一片垂钓区。"

"改天吧,今天家里来客人。"张福元看了看手表,"弟弟一家要来。"

周末的午后,阳光暖洋洋的。张福元刚收拾完厨房,门铃就响了。弟弟张福安和弟媳刘月红站在门口,刘月红手里提着两个精致的礼品盒。

"大哥。"张福安笑着打招呼。他比张福元小八岁,在一家私营企业做会计。

"大哥,这是我特意从商场买的燕窝,听说对身体特别好。"刘月红将礼物放在茶几上,目光在客厅里转了一圈,"你一个人在家,要多补补。"

张福元愣了一下。他和弟媳的关系一直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有些生疏。

刘月红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在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做销售主管,平时忙得很,逢年过节见面寒暄几句就算不错了。这突如其来的殷勤,让他有些不适应。

"月红,你太客气了。"张福元接过礼物,目光不经意间扫到弟弟,发现他正紧张地看着自己。

02

刘月红动作麻利地打开燕窝盒子。

"大哥,这可是正宗的印尼燕窝,我们公司一个客户开进口食品的,特意帮我找的货源。"她给张福元倒了杯茶,又从包里拿出一袋本地有名的桂花糕,"这是你最爱吃的甜点吧?我特意绕路去买的。"

张福元端起茶杯,心里越发觉得不对劲。他和弟媳共处一室的时间屈指可数,她怎么会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

寒暄了一会儿,刘月红开始打听张福元的退休生活。

"大哥,听说你们厂退休待遇挺好的?我看你们厂其他退休的老师傅,日子都过得不错。"

张福元刚要开口,突然注意到弟弟张福安在身后使劲朝他使眼色,眼神中带着焦急和恳求。他瞬间明白了什么。

"还行吧,每月两千八左右。"张福元轻描淡写地说,"够日常开销就行。"

"就两千八?"刘月红明显愣住了,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失望,"我听说你们厂里待遇特别好,老黄他们..."

"月红。"张福安突然出声打断,"大哥刚退休,我们多陪陪他说说话。对了大哥,你这茶不错,什么茶啊?"

刘月红欲言又止,但还是闭上了嘴。整个下午的气氛都有些尴尬,连续几次想把话题引到退休金上,都被张福安巧妙地岔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傍晚,送走弟弟弟媳后,张福元独自坐在沙发上发呆。茶几上的燕窝礼盒还放在原处,他盯着那个包装精美的盒子,心里沉甸甸的。

客厅里还飘着刚才弟媳泡的茶香,可他却感觉格外疲惫。

阳台上的绿萝在夜色中轻轻摇摆,是他和老伴一起种的。老伴去世前最喜欢打理这些花花草草,现在成了他每天的念想。

窗外的路灯亮起来了,楼下有人在遛狗,狗链子晃动的声音隐约传来。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弟弟发来的微信。张福元摸出老花镜,对着屏幕。

"哥,对不起啊,让你为难了。"张福安写道,后面跟着三个哭脸表情,"月红最近在打听你的退休金,我怕她有什么想法。"

"怎么回事?"张福元皱眉问道。这个弟弟,从小就让他操心。记得当年父母去世早,是他一边打工一边供弟弟读书。张福安虽然成了会计,可性格太实在,在媳妇面前总是唯唯诺诺。

手机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一连串消息:"其实吧,月红最近跟那些卖学区房的中介走得挺近。她看中了一套房子,首付差二十多万。这两天一直念叨着要找亲戚借钱,我劝她现在的房子住着挺好,可她不听。"

"就为了学区房?"张福元直起身子。

"是啊。她老念叨现在的片区学校不行。我们家那边其实也不差,老师对孩子都很用心,小军在班上成绩也不错..."张福安的消息断断续续地发来,能感觉到他的为难。

又是一条消息:"哥,我今天看她表情就觉得不对劲。这些礼物啊,走动啊,肯定都是为了借钱。"

03

张福元放下手机,望着墙上全家福发呆。照片里,小军还是个婴儿,被刘月红抱在怀里。

那时候刘月红刚进房产中介,整天精打细算,为了节省钱连照相馆都货比三家。谁能想到,十几年过去,她变得这样...

"你也别太难过。"张福元回复道,"咱爸妈在的时候就说过,教育孩子重要的是心态,不是非要在名校。"

手机那头很快又来了消息:"哥,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月红不这样认为,她觉得现在不努力,以后孩子会埋怨我们。其实我们的老房子住着挺好的,小区环境也不错,就是她非要搬..."

张福元摘下老花镜,揉了揉太阳穴。他太了解弟媳的性格了,要强,好面子,总觉得要给孩子最好的。

可是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拼学区,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想当年,他不也是在街道小学、普通中学读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月红隔三差五就来探望张福元。每次来都带着礼物,从补品到水果,从衣服到保健品,热情得让张福元不知所措。

小区里的邻居都在议论,说张福元这个弟媳真孝顺,让他们羡慕不已。

可张福元心里清楚,这些殷勤背后都是有目的的。他能感觉到刘月红每次来访时的试探,那些问候中总是夹杂着对他经济状况的打听。

有一天,刘月红又来了。这次她带来了一盆砂锅鸡汤,香气四溢。

"大哥,这是我炖了一上午的,你尝尝。"刘月红殷勤地盛了一碗,"我放了好多枸杞和红枣,对身体好。对了,我想跟你商量个事。"

张福元心里一紧,知道关键时刻要来了。他放下筷子,静静地等着刘月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