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8年,在“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下,不但大批城镇医院的医生“下放”到农村,而且由上海近郊川沙县开始,被称作“我伲贫下中农自己的医生”的“赤脚医生”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落后乡村缺医少药的窘况,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建立了以社队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制度”,也创造了当代华佗孙立哲们的“神话”。事实上,赤脚医生还与社队干部、民办教师、农技员和大小队会计一起,构成了与道地的“泥腿子”们相对应的某种准知识、技术或管理阶层。本书通过口述访谈和文字档案还原了特殊时空背景下医患群体的集体记忆,也使中国医疗制度史的叙事更加全面。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人所见契丹早期史实为三重滤镜下的图景:中原史籍立足华夏本位而塑造的他者形象,契丹王朝出于权力意志的自我建构,后世史官将前两者拼合、掺以己见而形成的线性追溯。三者层层交叠,最终折射出的光影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反映着过往的真实?本书基于对相关历史文献源流的批判性分析,透过权威经典文本的缝隙,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力图呈现历史叙述复杂多元的生成衍化过程,发掘出此前罕为人知的历史情境与学术议题。借此典型个案,可望对中古民族史的研究理路加以新的反思。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部公认的史学经典,近乎“天才般的文采”讲述美国人再造国家、重建社会的转型故事!

本书曾获班克罗夫特奖、帕克曼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特里林奖、奥斯利奖,以及国家图书奖入围奖!

公民权利、公民资格……这些重建时代的美国人所面临的问题,也依然困扰着21世纪的美国人,影响着美国的立法和现实政治。正因此,重建时代在美国史研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是重建史研究的大家,本书是一部关于重建时代的经典之作。基于档案研究和对既有成果的全面梳理,方纳将围绕重建进行的政治斗争、从奴隶劳动到自由劳动在南部的转换、一种新种族关系的演进、一个拥有新权力的民族国家的崛起等历史进程,编织成一部连贯性叙事。讨论在社会不同层面进行的重建活动,从国会大厅内的辩论到种植园里展开的斗争。聚焦南部,但同时也关注北部和西部发生的变化。将被解放的奴隶们置于故事的中心,但同时也讲述包括政治家、工业家、劳工和小农场主在内的美国白人群体的故事。读来犹如“一部情节复杂且精心策划的小说”,波澜起伏,惊心动魄。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75万南北方士兵战死沙场,美国人随即面临修复战争创伤、化解区域敌意、重建美利坚联邦的挑战。最艰巨的挑战则是:如何在奴隶制的废墟上创建一个新的自由劳动体制,如何将400万奴隶变成政治上拥有权利、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公民,以及如何将普遍自由、种族平等和跨种族民主等新宪政原则付诸实践。重建的故事围绕这些挑战而展开,错综复杂、跌宕起伏,历史与未来在此时交锋,理想与现实在此刻博弈。

历史学家围绕重建史的书写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论,突破旧规异常困难。方纳教授的《重建》高屋建瓴,采用全新的视角,以多元史料为基础,精用前人成果,以凝练精致的文笔,重构了这部19世纪美国的历史大剧,忠实全面地再现了黑白美国人在第二次建国时所表现的理想、决心和创造性,同时揭示了这场伟大的美国实验最终未能成功的现实原因和深层原因。

04

1792年,82岁的乾隆帝在清军击败入侵的廓尔克后志得意满,撰文彰显自己的“十全武功”。18世纪中后期,他治下的中国疆域辽阔、社会繁荣,但内忧外患早已显露。与此同时,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成为海上霸主,极大地促进了工业革命,产生了对原料、市场和财富的巨大需求。1783年,失去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后,英国先是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控制,更把目光投向了马六甲海峡以东。

1793年夏,英国政府派往清朝的大使乔治•马戛尔尼远渡重洋,率使团抵达承德觐见乾隆帝。这是中国同西方交往的历史中最著名的时刻之一,英使不肯下跪而乾隆大怒、清朝以天朝自居而无视其他文化导致了冲突、乃至中国近代的持续落后,成为讲述这一时刻的主要旋律。

本书不仅描述了使团筹备、人员物色、海上航行、清朝官员一路的接待、正式与非正式会谈、翻译造成的误解、使团见闻等诸多细节,更将镜头转向觐见现场的译员李自标和小斯当东,让他们的人生沉浮与使团出使交织在了一起,展现了国与国交往的机制。作者认为,马戛尔尼使华,是中英密切接触的结果,而非开始。清朝当时有不少人对欧洲知之甚多,但英国的威胁让拥有这些知识变得危险,故无人愿意显露。对他国越是了解,在本国就容易受到猜疑,理性的声音就会受到压制,翻译首当其冲。

当鸦片战争最终爆发,帝国主义以及一种全力与之相拮抗的民族主义,就占据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主流,世界权力格局也随之改变,文化间的相互理解越来越重要。

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是作者继《库页岛往事》之后,又一部关注东北区域历史、关注东北亚诸国关系历史的代表作。作者放眼三千年的黑龙江流域史,重点关注300年来该流域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着重检讨清代对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原因,有史料,有观点,有感情,是一部难得的历史非虚构作品。

全书按时间顺序梳理黑龙江流域三千年的历史脉络,聚焦三百年的历史,以清廷与沙俄围绕黑龙江流域的交涉为核心内容,充分参考、详细爬梳中外史料,用纪事本末的体例,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将清代以来有关黑龙江流域的各色人等、桩桩往事呈现在读者面前。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原因,是作者贯穿全书始终寻找答案的问题。通过作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康乾时代的政策是导致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远因,咸丰以来内忧外患的局面是导致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直接原因,而19世纪工业革命的世界变局,则是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外部因素。对于这些方面的原因,作者均有具体的论述,有极强地说理性,读后使人深受启发。

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叙述了冷战结束后乔治·布什、克林顿一叶利钦、普京时期,克林顿、乔治·沃克·布什一普京、梅德维杰夫时期,奥巴马一梅德维杰夫、普京时期这三个时期美俄关系的发展历程,包括从短暂的蜜月走向角力,在反恐背景下展开合作与竞争,在中亚和南高加索进行角力,两国关系的重启以及重启的衰落,在中亚、南高加索和中东展开争夺等内容。作者分析认为,后冷战时期,美俄关系经历了三个循环,每次都是高开低走,而且不断走向低谷。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问题是北约东扩、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等。20多年中,美俄关系发展的这种轨迹并非偶然主要是两国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美国要维护超级大国独霸世界的单极格局,俄罗斯不承认这种格局,寻求恢复大国地位;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结构性矛盾,美国对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非但不尊重不照顾,反而屡屡予以侵犯。

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惠通桥。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

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

本书以“微观战史”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地叙述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围绕惠通桥展开的攻守较量,细腻生动地再现了抗战史上一段命运转折之战。

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器是史前考古,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简称旧石器考古)最主要、最常见的研究材料。石器本不能说话,它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让石器说话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研究石器,仅仅端详或凝视是不够的。我们从石器上所得的认识,都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方法与材料进行推理,建立完整的行为逻辑链条。

本书通过对具体石器材料的研究,以点带面,一方面,把石器考古的理论、方法与材料结合起来,进而讨论史前人类社会的文化适应变迁,建立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试图以石器为视角,透视中国史前史。统合不同石器研究的是作者提炼出来的一套 “分层-关联的方法论”,研究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论是行之有效的。

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前夜》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接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

本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

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进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为《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一书修订版。为考古修史,为学者立传,《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Ⅰ》的访谈对象为24位出生于20世纪20-40年代的夏文化考古学家:安金槐、黄石林、邹衡、张彦煌、许顺湛、赵芝荃、张光直 、李学勤、李民、方酉生、王克林、殷玮璋、郑杰祥、李伯谦 、李经汉 、杨育彬、高天麟 、高炜、李先登、陈旭、方孝廉、徐殿魁、郑光、饭岛武次。该书自2001年出版以来,一直备受考古学界推崇,是学习、研究夏文化探索学术史的重要材料。

全书的重心无疑是考古学者,采访主要集中于他们探索夏文化的具体过程,可以弥补一般发掘报告、研究著作的不足,对每位考古学者的访谈都是一部活的学术史。本书作为访谈录涉及面广,兼具科学性及可读性。用考古学方法探索夏文化,目的是以科学发掘的实物史料为基础,印证文献记载,证明夏王朝的历史存在,复原夏代社会面貌。让我们随着书中的24位持灯者去穿越历史的隧道,探索那神秘而末知的世界。

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原名《两宋史研究汇编》,初版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作者提倡多元化的历史观,认为研究历史需要学者根据史料近乎情理地测度,探索真相,故改今名。本书稿是一部深入探讨关涉宋代几个大历史侧面的论文集,讨论的都是两宋朝廷重文轻武、文官制度、包容政治乃至秦桧、岳飞评价等问题,作者在大量文献基础上不囿旧窠,提出新见,对于学界进一步拓深宋史研究有启发价值。

本书是美籍华裔宋史学家刘子健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所收集的多篇主题文章体现了作者多元化的历史观。作者由封禅祭典、君主与言官的关系、政治上的包容性来观察宋代的君权和政治特色,由岳飞、秦桧、王安石、曾布、梅尧臣等人来观察宋代士大夫与武将的风格类型,由地方官学私学的消长、考场弊端、道统之成立来观察宋代的教育与道学,由马球、启蒙书、乡绅赈饥来观察宋代的文化与社会,视野宏大,剖析入理,为读者描绘出有宋一代更清晰的图像。

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家力作,四十年磨一剑。著名学者江晓原教授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的创建人,更是当今国际学界中国天学研究的领军,成果斐然,广获好评。本书集作者40余年研究之功,帮助读者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天学史。

☆全方位现传统天学的内容。本书所论问题包括天学的哲学基础、运作模式,以及天学与政治、星象、历法的关系和中外交流等,全方位展现传统天学的的内容、意义与社会影响。论及具体的内容,常常具有中西比较的贯通视野。

☆侦探小说一般好读。本书并非沿时间轴的单向论述,而是对有关天学的一系列问题,从各种角度展开考察与阐释。对问题的追溯和解读,读来有路转峰回、回肠荡气之感,像侦探小说一般好读。

☆精心配图,提升阅读体验。本书有20余张精心挑选的配图,包括各类实物图、珍贵古籍中的图片、不断发现的新材料等,如《敦煌星图》、《算命天宫图》、近人拍摄的北京观象台图,增加阅读的趣味感。

天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为神秘且神圣的内容,对世俗权力转移与社会生活影响极深。著名学者江晓原教授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的创建人,更是当今国际学界中国天学研究的领军者。

本书集作者40余年研究之功,从天学的哲学基础、运作模式,以及天学与政治、星象、历法的关系和中外交流等方向,全方位展示传统天学的内容、意义与社会影响,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天学史的学术大众化之作。

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熙宁二年到熙宁八年(1069—1075),是两宋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喧嚣时代。一方面,王安石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紧锣密鼓地推行新法;另一方面,围绕每一项新法的酝酿出台,新法派和反对派都势不两立,吵得不可开交。

本书借着重审史料中对王安石众口一词的评价——“强辩”,考察这场新法大辩论中两方政治人物的个性和思想,观其汇聚,观其沉淀,观其激荡,观其向后变化之端倪,由此勾勒出一个有血肉、有生气的熙宁政治的独特面貌。

熙宁变法,就像一个超大型的思想实验场,使许多重大政治议题经过了比较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但为什么没能通向成功的变革?本书从政治思想层面入手,通过剖析宋代书生政治家话语背后的思维框架,及其在政治实践中遭遇的困境,尝试回答这一问题。

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部关于民国初年历史的力作中,作者史谦德巧妙地抓住了当时“每天必开会,开会必演说”的现象,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了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作者以1912年8月25日湖广会馆演讲台上的风波为枢纽,分别追溯了唐群英、陆徵祥等人的政治生命。他们的身份、地位、际遇并不相同,但共同的一点是,演说在他们的政治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新生的民国陷于运转不良的困境,演说本身及其带来的反响也可能有种种问题,但政治领袖对民意基础的依赖与日俱增,国民成为政治权威的来源,说明共和的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只是在当时尚未完成。

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史星历:秦汉史丛稿》一书集合了其累年研究的成果。全书分为“史记与历史记忆”“时间秩序”“文化与制度”“出土文献研究”四个部分,分别涉及秦汉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往往各有创见,有些在初次发表时就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有些现在读来,仍然体味到新的收获。

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集中探讨明清时期中国的稻米种植和消费。粮食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养活人类。究竟一个人吃多少才够?一方面是营养问题,一方面也是习惯问题。如何能保障一个人吃够?这里涉及到了主食和杂粮、不同品种的稻米的产出问题。如果这其中再加上对于不同品种稻米的口味选择问题呢?围绕这几个问题,本书对于明清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稻米种植方法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通过华南的粮食种植和消费的个案、长江流域粮食种植和消费的个案论证稻米的商品化以及长途贸易的出现等,以此探讨影响长途稻米贸易量的主要因素,尤其稻米贸易是如何在 “互通有无”——长途贸易应该自由地存在、“养民”——政府的仓储制度两个看似矛盾的传统观念下得到发展的。

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律思想的诞生和发展史,就是人类追求自由、公平、独立的思想进化史,与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书以人物为线索编排,35位西方法律思想先哲按照由远及近的年代时序出场,生动晓畅地讲述了他们的人生际遇、鲜活个性、学术生涯以及学说思想,完整勾勒出一张西方法律思想演进的谱系全景图。这张图中,设置了专业明晰的“导读索引”(遵循「经典语录」、「人物小传」、「核心学说」、「经典著作」、「影响评价」与「深度阅读」编排),编写上力求简明,内容实则专业性强大,既是严谨的学术主题,又却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不但有助于法学专业读者提纲挈领地掌握西方法律思想史学习要义,也适合于普通读者按寻踪索骥体系性地学习法哲学人文通识。

本书适读于法科生、对法哲学、法律思想史感兴趣的知识精英以及所有对人类社会保有好奇心与反思性的读者。

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千年前北宋政府在成都发行了官方纸币——交子。交子的诞生是全球范围内商品货币制度向符号货币制度转变的里程碑,交子遇到的问题和制度建设在人类信用货币史上有共性,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对货币政策和币值稳定措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收录了21篇相关论文,内容涵盖货币历史、货币监管、货币制度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

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部亚洲的诞生史,就是一部现代世界形成史。

一部书写在古地图上的全球史。让沉默的地图开口说话,揭开百余幅珍贵古地图背后的故事。

“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清华大学教授宋念申,写给历史爱好者和地图爱好者的必读之书。

国内历史学、地理学权威学者李孝聪、孙歌、唐晓峰鼎力推荐!

我们生活在这片名为“亚洲”的地域上,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

亚欧大陆明明是一体的,为什么分成亚、欧两大洲?分界的依据又是什么?从欧洲人命名“亚细亚”,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称为“亚洲人”,中间又经历了哪些曲折?

清华大学教授宋念申告诉我们:古地图是探索亚洲形成史和反思现代性的关键一环。

在新作《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中,他借由百余幅珍贵的古地图材料,描摹了亚洲(及中国)在地图上出现、发展、变化、定型的过程,同时观察了这一过程中的各种权力结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领土国家——在地图上的呈现与表达。

地图的演进,是否真的朝向科学?

殖民主义语境下的“发展”,究竟是 “发展”还是掠夺?

研究和思考“亚洲反题”,能为现代带来何种新的可能?

以古代地图为视觉材料,本书通过看图、说图,走近真实的历史,以直白生动的文字,向大众读者介绍前沿、有趣的学术思考。

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是名古屋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一部中国史入门读本,由来自日本各地的29位一线研究者共同执笔编写完成。全书分研究及史料、中国史研究法两部分。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进展和史料解说三个方面,阐述从先秦到近现代各时段的中国史研究状况,在新出土和新发现史料的基础上,介绍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第二部分为史料解读法,强调目录学、金石考古学、地理学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最后详细罗列中国史研究论著,并附有较为全面的中译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