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刘和夫 整理:唐兴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本篇原刊于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

原编者按:九江历史上发生驻军“兵变”事件有多起,“八·二”兵变烧毁、抢劫发生在西门城外,损失惨重除“源茂”外,其一墙之隔的广帮“怡成钱庄”也一洗而空。此后,这两家老字号旧址又新起“黄利源”酱园、“恒太和”国药。

通观九江商业史,南宋时曾经繁华似锦。清末至抗日战争爆发,又一度兴盛。战前的九江数徽州帮实力最强,“无商不徽”在九江尤为突出,各行各业都有徽州人,在杂货业中更是独占鳌头。源茂、源茂、源丰隆、兴太隆、义和隆等,这几家商号的资本都有二、三十万银元。他们坐庄九江,把生意做到了鄱阳湖沿岸及安徽、湖北部分县。自 1935 年浙赣铁路通车,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昔日车水马龙,万舸待发的繁华景象已大为逊色。在这群富商巨贾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源茂”,他的兴亡也就就是九江近代商贸盛衰的缩影,从他经营的范围及品种中,也可反映当年的鼎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大中路 361 和 363 号,系 1922 年 8 月 2 日遭“兵变”烧毁、抢劫的南货业“源茂”、广帮钱庄“怡成”旧址。往后又成为“黄利源酱园”“恒太和国药号”等店铺的旧址

1922 年 8 月 2 日,九江发生兵变,本地史称“八·二”兵变。其原因是赣北镇守使兼江西军务帮办吴金彪、九江驻防军团长伍金榜等驻军,因拖欠军饷达十一个月,激起驻防军哗变,当夜焚烧抢劫商店,西门城外一段九江最精华的正街,尽付一炬。其中被烧的就有九江最大的杂货商号“源茂”(后为“黄利源”酱园店址)。“源茂”老板是徽州人韩毓棠,他30 万元的资本在这次兵变中大都被烧毁。

韩老板苦苦经营,不到两年店内就有伙计五十来人。主营茶叶、糖、海产、面粉、杂货等,批零兼营,十分火爆。不说别的,单说“源茂”店面就是一进七重,从西门口大中路直通到甘棠湖边。铺面的招牌是进士出身,当过翰林编修的刘廷琛手笔,九江的头面商家,都以他写的招牌为最荣耀。“源茂”横书招牌为“源茂茶庄”,四开玻璃大门,两旁挂着两个直招牌,每块一人多高,就像两扇大门,一块是“源茂茶庄”,另一块是“源茂糖号”。系全黄铜,用真金箔铺底,黑漆大字。店堂内两个曲尺专柜的青龙牌,从柜台头顶到天花板,十分气派。杂货专柜的青龙牌是“山海精美”,茶叶专柜为“陆羽遗风”也是真金箔黑漆大字。

(一)源茂茶庄

“源茂”店货唯独茶叶是专用招牌纸,而且是从上海印刷来的。早期茶叶招牌纸上,画一位穿西装革履的男士,一只手指着两行字,“要买好茶叶,请到源茂来!”。上面还印有:黄山云雾福建珍茗祁门红茶、西湖龙井、洞庭螺春、六安贡针、九华莲蕊……清心明目等字样。后来招牌签上改为老寿星画像,有红纸签、腊纸签、金字签、黑字签。“每卖出一包茶叶都放上招牌纸,用以宣传。这在当时的九江,是为数不多的商店才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红动中国

茶叶多半往上海、汉口两个方向输送。上海“胡兴仁申庄”等是“源茂”联销合作的伙伴,“源茂”有时自己也在上海设庄,每年出口外销茶叶总在万箱左右。大宗茶叶主要来源于安徽祁门、休宁、屯溪,每年都派 20 多人组成收购组到产地收购毛茶,到九江再精挑细选,分成等级,这挑选工作,全是靠手工。每到春茶上市,拣茶的临时女工有二、三百人,有些低档茶,也可拿回家挑选。这样的茶名为“徽州家园”。修水、武宁所产的茶,也是派茶叶专家到产地筛选,顺修江运来九江再深加工出售。

“源茂”自己也制花茶。在九华门一带广种茉莉花万余钵,占地数十亩,请五、六位花农培养。每到夏天茉莉开花时节,每天下午四时许浇水采花,运到店中,到晚上店面打烊之后,就在店堂熏制花茶。香气四溢,浓郁醉人,过往行人无不住脚闻香,“源茂”茶香,店名也都“香”起来了。

(二)源茂糖号

“源茂”多半经销美商太古糖、日本糖、荷兰糖、怡和糖,后来也经销国产糖。

太古糖是用蒲席包装的,上面打印有中文“甲”字,就是最好的四四五糖。”源茂“从上海每次汇寄就是三、四千包(一千包近一万元),一般本钱小的店是没法买这样多的。太古公司还有一种叫“箱冰”的冰糖,质量好,大小一样,上面无砂糖,如镜面一般。日本糖有神户厂、亲高厂、大正厂、大礼厂、盐水港厂、横滨厂等。每个厂各种等级全用英文打名,如横滨厂,ET、EO 等,神户厂,Tk、Tx 等,同时也标中文八卦糖,如坤六段等,日本糖也是蒲席包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古糖广告 图源:www.hkmemory.hk

“源茂”进日本糖,在上海不登陆,是由日本或台湾直发九江,中间不收码头捐,所以价格便宜。日本的“箱冰”也好,块块一样大,不须用锤子打,又没有砂,又干燥。日本糖和太古糖每包重 184 磅,进货时,厂方还每包除了斤皮,另打九七扣,优惠商家。荷兰糖是麻袋装的,上面有中文字样“荷属东印度”。荷兰糖雪白,每包重 224 磅。砂糖是印度尼西亚的 24 号粗最好,它粒子大一块,小冰片似的,比现在的砂糖粒大 4、5 倍。100 斤砂糖可加工成 55 至 60 斤冰糖。

北伐胜利后民国政府关税自主。结果外国糖进口关税达到 20 元一包,中国糖只要 10 元。这是振兴国货的举措,结果四川的篓糖、广东的袋糖、赣州的桶糖逐步占领了九江市场。所以后来商店都打出“广、福、台糖”的广告。

“源茂”经销各国糖,花色品种繁多。他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由上海进来的食糖,往往直接入鄱阳湖,销往沿湖城乡。

(三)山海精美

“源茂”经销的海鲜品种有:海参、鱼翅、鱼肚、鲍鱼、燕窝等上百种。当年九江的外国侨民常年有三、四千人,另外海关、教会、买办、教师、邮政、医院方面的人也都爱吃海鲜,他们收入高,购买力强,所以销路好。韩毓棠经销海产还不是为了赚钱,因为海产很少批发,主要是九江外员及吃洋饭的人员特供需要。这是为了显示“源茂”经营高档货的实力,可以提高“源茂”的声誉。

其实“源茂”自“八·二”兵变受损之后,主要靠面粉和葡萄干起家的。当年最吃香的面粉是上海福新厂的,红牡丹牌和绿牡丹牌。这个厂是荣毅仁伯伯荣宗敬开的,质量好,九江人爱吃,销量大。此外无锡茂新厂的绿兵船牌面粉,也是荣家开的,质量也好。“源茂”主要销这两地的面粉。葡萄干多半是美国产的“美女牌”,到货就是 500 箱,与面粉一样,每月至少来两次。每当报关站通知货船已到,首先拨抚州、景德镇、上饶等地各数百包面粉直接送去,乘余的留在九江,葡萄干主销外国人。韩老板对面粉和葡萄干,在九江的批发价与上海一样,所以九江等地小老板都来“源茂”批发,这样至少可以省掉水脚钱(旅差费)。韩老板与上海供货方信誉十分好,他要货只需发电报去,上海马上发货,有时年底派专人去结账都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口福新五厂出品的“牡丹牌”面粉商标 图源:澎湃新闻

徽商韩毓棠颇有经营方略:一是任人唯亲。主要职务都由亲戚或同乡担任;二是薄利多销,如面粉九江的批发价与上海一样。他从上海进货不是批发来的,而是从厂方直接购进,中间只拿很少的回扣给肩客;三是让利巧赚。“源茂”有作坊,也做糕点,他平时供应的蛋糕、茶饼等点心,绝对保证质量,一斤糕点多称几钱至两给顾客,受市民欢迎。但到一年三节时,大批量做糕点就要赚钱了。他的作坊常年有固定七个师傅,节日还请短工。“源茂”店员每年工薪连分红有六七百元(银元),三级店员也有四五百元,学徒出师后每月七元连分红也有百十元。糕饼师最高月薪 36 元,中级 26 元,最少也有 20 元一个月。

“源茂”在抗战前称雄九江商界,到了抗战爆发,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他只得带着家眷和部分伙计逃往香港。1938 年日军占领九江,他存放在仓库内的面粉和糕粉,价值二、三十万元,被抢偷一空。从此“源茂”一蹶不振,九江再也没见韩老板的身影。

【编后记】

从大茶商、大批发商到批发面粉做蛋糕,最终在日寇的入侵下灰飞烟灭。“源茂”的历史,就是九江近代商业从极盛到衰落的历史,

编者看到过一个说法,如今最有特色的九江特产(也是江西排名第一的特产)——九江茶饼——是“源茂”发明的。店家将此饼视为名品,一般一次只卖5块,且对制作方法严加保密。直到解放后,制作方法才得以公开。这一说法编者还需要从多方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