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战机的亮相,让大洋彼岸的“强敌”乱了阵脚。在最初的震惊过后,美国开始了它惯常的“质疑+贬低”两步走策略。各种“专家”纷纷出笼,为美国军力唱赞歌,轻描淡写地抹杀中国战机的性能。

最近,某美国视频节目邀请了一位自称“王牌飞行员”的博尔特上尉(为了避免与原文人物重合,本文使用虚构人物),来点评中国新战机。这位拥有超过两千小时F-16和F-4飞行经验的飞行员,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让他驾驶F-16迎战这架中国新机,只需要“一眨眼”就能将其击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论据是:这根本不是什么战斗机,而是一架大型战斗轰炸机,类似于传说中的“JH-XX”,具有巨大的三角翼,这在空战中意味着机动性差,能量消耗快,在近距离缠斗中,根本不是敏捷型战机的对手。他甚至断言,中国新战机的机动能力远不如美军现役战机,在高强度空战中难以支撑。

博尔特上尉对中国新战机的巨大体型表示“惊讶”,认为它更像是一架“空中炸弹卡车”,而非空优战机。虽然他承认这架战机拥有出色的隐身能力,取消传统尾翼的设计大大减少了雷达反射面积,但这在博尔特上尉看来,根本不是问题。在他的眼里,中国新战机最多也就是美国15到20年前的技术水平,充其量接近F-15或F-16的改进型,其技术可能“源自美国”。 这种傲慢,几乎溢出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甚至宣称,对付中国的新战机,根本不需要动用F-22或F-35,F-16就足够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必须能够接近对手,将其诱入近距离缠斗,才能“痛扁它一顿”。 而中国新战机完全可以在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外发射远程空空导弹,先发制人。这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先下手为强”的矛盾,美方如何才能有效地将中国战机拖入近距离缠斗?博尔特给出的答案是:依靠数量优势,先消耗掉中国战机的远程导弹,再进行“猎杀”。

这种说法,与20多年前中国军迷设想用多架歼-8消耗F-22导弹的场景何其相似! 当年,那堪称“悲壮”的作战方案,如今竟然成了美军对付中国新一代战机的“唯一靠谱办法”? 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难道不是中国军事实力飞速发展的一个有力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尔特上尉的论调,充满了浓厚的冷战思维和技术迷信。 他显然忽视了现代空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单纯依靠近距离格斗,在拥有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现代空战环境中,已经变得非常不现实。中国新一代战机,很可能并非单纯的“狗斗”型战机,其设计理念和作战思路,很可能已经超越了美军飞行员的认知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尔特上尉低估了中国在隐身技术和电子战领域的进步。 他仅仅关注了飞机的几何形状对雷达反射截面积的影响,而忽略了隐身涂层、先进的电子干扰系统以及复杂的战术运用对作战结果的决定性作用。现代战争不再是简单的“看谁飞得快,谁机动性强”,而是综合国力的比拼。

现代空战,不仅是空中单打独斗,还有地面雷达、预警机、卫星等多方位的支持。中国构建的完整作战体系,可能远远超出博尔特上尉的想象。他所依赖的“狗斗”优势,在现代化信息化体系的配合下,很可能会被快速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轻描淡写地提到了“数量优势”,这无疑暴露出美军的战略焦虑。 如果真的需要靠数量优势来压制中国的新一代战机,那只能说明美军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数量堆积的战略,成本巨大,可持续性差,更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非对称作战模式。

博尔特上尉对中国新战机的性能判断,缺乏足够的客观数据和实测依据,更多的是基于主观臆断和信息不对称。 他的言论,更像是一种心理战,试图通过贬低对手来提升自身的士气,而不是对中国新战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尔特上尉的言论,与其说是对中国新战机的专业评价,不如说是美国军事实力衰退焦虑的体现。 中国军事科技的突飞猛进,早已不是某些美国“专家”几句轻描淡写就能抹杀的。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正视中国的崛起,认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自身的优势。 这场“世纪空战”的预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