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26日上午十点,英国伦敦的皇家自由医院召开了一次情况通报会,这是一家小医院,英国每年对医院有一个评估,满分是五分,而这家医院在关键评分项目上只能得到两、三分。这次通报会的主题是一篇即将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作者正是在这家医院担任研究人员的韦克菲尔德,简称韦医生,对这家医院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突破。韦医生原本是走的外科医生路线,但他后来转向了肠道疾病研究,此时在皇家自由医院已经工作了十年。
这篇万众瞩目的论文标题是《回肠末端结节状淋巴组织增生、非特异性结肠炎,以及广泛性发育障碍》,冗长而晦涩,就连一些医生都说看不懂。不过没关系,韦克菲尔德已经找公关公司准备了几个月,准备了21分钟的影片讲解,并且下发了论文作为阅读材料。这篇论文的结论引起了众多媒体关注,在场的不仅有《泰晤士报》、《卫报》等等老牌报纸,还有BBC、天空新闻台、路透社等等权威媒体。
在这份阅读材料的第二页和第三页,有两个七八厘米宽的表格,每个表格横跨两栏,列出了12个孩子的相关情况,表格一比较复杂,是一连串医学检验的结果,比如内窥镜检查,显示孩子们存在肠道症状,都重复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以及“回肠末端结节状淋巴组织增生”这两种非常拗口的名词。而表格二则很容易读懂,标题是“神经精神病学诊断”,第一栏的表头是“行为问题诊断”,显示有九个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而第二栏表头是“由家长或医生发现的暴露因素”,有八个孩子写着“麻腮风三联疫苗”。这个疫苗是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三合一的疫苗,1971年就在美国发明,但是1988年才开始在英国投入使用。在下一页,论文提到,“在八名孩子之中,从暴露接触到首次出现症状的平均时间间隔为6.3天,范围为1-14天不等。 ”论文推测,可能是疫苗中含有的麻疹病毒在肠道内诱发炎症,使得病毒蛋白质穿过受损肠壁,然后顺着血液循环感染了脑部,造成了自闭症。
在铺着蓝色桌布的硬木长条桌后,主讲人韦克菲尔德穿着黑色的无垫肩西装,白色衬衫系着花纹领带,迪尔说他看起来“完完全全就是一位诚实正直的医生,在危险的科学前沿提出坚实的指引的形象。”他讲解说,虽然麻腮风疫苗引起脑部和肠道损伤的现象非常新,毕竟在英国投入使用也才十年,但是他的团队在小部分案例中已经确认了疫苗和自闭症之间存在所谓的“时间关联性”。他还对记者们说,“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我无法支持继续接种三联疫苗。”他身旁坐着另一个发言人,罗伊·庞德尔,他曾经是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的理事会成员,也在皇家自由医院担任韦医生的导师,他继续补充说,同一天接受三种病毒的疫苗“非常不自然”。尽管医院的院长朱克曼作为主持人,在旁边解释了疫苗的安全性,但他的意见并没有被几个在场的记者抄录下来。
这次通报会堪称一枚舆论炸弹。当天晚上,英国各大电视台就开始报道,说医学界开始质疑一种疫苗的安全性,可能会引发儿童自闭症。紧接着的第二天,各大权威报纸马上就刊出了更详细的报道,比如《卫报》就从头版开始,连续刊登了三篇有关报道。全英国都被韦医生的研究成果震惊了。随着论文带来的大众恐慌不断发酵,到了6年后的2004年,英国三联疫苗接种率由最高时期的92%降至81%,远远低于群体免疫所需要的95%的标准。
不过,当时的媒体其实也报道了反对意见。很显然,12个样本,总量实在太少,而且也没有设置控制组,也就是没有得自闭症,或者没有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孩子,来检验他们的结果。刊登论文的《柳叶刀》也登出了反驳意见,指出了麻腮风三联疫苗的接种年龄大约都是两岁,而这也是自闭症症状首次显现的常见年龄,两件事情的时间相关性无法证实因果关联。更别提这篇论文的症状归因来自家长的回忆,欠缺科学证据。但像迪尔说的,艾滋病在1981年首次公布时,当时的病例只有5个,如果论文的确如实反映了患者情况,当然应该得到重视。迪尔特别强调,前提是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
然而事实上,这篇论文不仅仅存在方法上的缺陷,甚至也不是案件的真正起点,因为论文和那次引爆全英舆论的通报会一样,都是一个持续数年的秘密计划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