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参军五十载
雪域浪人
第一节——第三十二节(略)
西藏军区工程团(1978下年改为工程兵建筑第一五二团)第1届党代会合影,第1排从左至右第6位,系笔者本人
第三十三节:漫长的提干岁月(下)
回到寝室,睡意全无,处长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不时在我耳边回响。我默默地许下承诺,我将百倍珍惜这难得的机遇与挑战,为实现那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辗转到午夜时分,恍恍惚惚睡着了,睡梦里好似电影的镜头一样,可可西里的荒芜,林芝原始森林的翠绿,闷罐列车哐当哐当的撞击声,如蜗牛爬行的进藏路,漫天飞雪感觉好冷。我翻了个身,睡意朦胧里隐约听到老连队指导员在给我们讲党史。“小小红船、光芒四射,她照亮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乘红船、上井岗,过淮海、渡长江。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她承载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聆听着指导员的报告,回想起在队旗、团旗和党旗下的誓言,我的血液沸腾了!当我再次醒来时,晨曦已透过玻窗洒满了卧室,我站在窗前,那杨树的落叶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什么!
经过近五年部队生活的历炼,自己深深的体会到,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人生的重大转折,都源自于我们平日里的积累与努力。领导的提携固然重要,但真正让我们走向成功的,还是我们对待这个转折的态度,为之付出的心血及挥洒的汗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春播就不会有秋收。
农历丁巳蛇年的那个冬天,别人都说没有什么异样,可我感觉到她十分的漫长。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有志青年,我克服严寒酷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份内工作精益求精,公差勤务争当第一。1977年10月,我有幸作为后勤处战士党员代表,光荣的出息了团第一届党代会。
元旦前夕,我收到了后勤处委派的外调人员刘参谋写给我的信,他在信中直白的说:小龙,好好表现。你提干外调函已经邮寄回部队了,鉴于你家庭父母离异的特殊情况,我单独给政治处写了一个情况说明,随同外调函一并邮寄的。当地领导对你本人的表现还是认可的,你下批次提干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我目前在南充老家休假,提前祝你早日穿上“四个兜”!
祝福是一种美好的期盼!我们那批兵大多来自于农村,到部队就是想为自己谋一个好前程,谁不想穿“四个兜”?但期望和要求需要配备相应的能力,有时也要讲运气。个人的能力或才干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诸如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等,还有个至关最重要因素,即所在单位领导对你的态度。从普通士兵成长为部队干部,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有明媚的阳光也会有忧伤的雨雪,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泪水,充满了未知与变数。在众多不确定因素面前,我们只有调整好心态,知难而进。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命运交给组织,把勇气留给自己,争取那高光时刻的到来,争取看到突破围城后那道亮丽的风景和多彩的未来。
等待是漫长的煎熬,也是最无奈的选择。完成从义务兵到职业军人的蜕变虽说有些迟到,但总归没有缺席。1978年6月中旬,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组织将自己纳入了提干序列。经后勤处党支部推荐、后勤党委研究上报团党委审查合格,然后就是进行身体检查,接受组织谈话。我们那批提干体检是在团卫生队进行的,只要身体没有大的问题,基本上都能过关。谈话实际上就是一个程序,领导提下要求,自己表个态就完事了。
所有程序都走完了,“四个兜”正向自己招手之时,干部股杨股长突然找到我们处长说:“小龙档案的入伍年龄是不是人为改过”?处长找到我直截了当的就问我说:小龙啊,刘参谋不在时你经手过后勤战士的档案,是不是改过你的年龄?我很肯定的回答说:“我看过自己的档案材料,绝对没动手改过年龄;这个事情我当时已经发现,但没有勇气向处长你汇报,是我的不对,我诚挚接受领导的批评和组织的处理。”处长又找到刘参谋作了调查,刘参谋对处长说,那档案拿到后勤来时就是那个样子,有可能是原连队文书改的,有可能是入伍时当地政府部门填错了后随意改的。处长将了解的情况如实向杨股长作了解释,并对杨股长说“小龙做事比较诚实,他不可能干那种事;团党委会都研究通过了,小点就小点吧。处长是后勤当家人,非常爱兵,在司政后机关也很有威信,在团首长那里也说得起话。杨股长听从了处长的建议,这事到此就刹车了,没有向上延伸。这事究竟是谁干的?按照处长的智商他应该是早有答案的。
当年我们部队干部严重缺编,提干注重的是工作能力和德才表现,对文化程度和年龄的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改档案年龄根本就没有必要。虽说不是自己所为,当时自己还是吓的不轻,想到煮熟的鸭子如果飞了,这辈子可能都别想再找回来。我把自己关在寝室里思前想后忧闷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从某种情况下说,这种事是一种丑闻,是不是自己所为都会让人瞧不起;如果领导要刻意追究,提干肯定会流产。改档案年龄的人肯定是想帮自己,怕超龄提不了干,没有恶意;如果帮了倒忙,那不是害我一辈子?但他的初衷并不是想害我,我也没有理由去埋怨他。思来想去只能怨自己命不好,如果那外调函早日回复,就不会发生这个荒谬事情;事已至此,只能听天由命了,其他已别无选择。
此时此刻,我又情不自禁的回忆起了探亲回家时的点点滴滴。自己去拜访了大队团支部书记,并送了两盒香烟和一双军用胶靯,却没有去拜访大队的其他领导,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两盒香烟一双胶靯虽说值不了几个钱,但却足以让大队领导们从心底产生一种对你的怨气,他们认为你心中“只有团支书,而没有他们”。农村人面子观念很强,你亲一个疏一个,那不是明摆着打他们的脸吗?自己那时人年轻处理问题确实欠周全,你疏远人家,人家回敬你一下也很正常,所以还真不能怨他们。当时如果请大队领导们坐在一块吃顿饭,可能就没有这回事情了,但世上没有后悔药。自己做的不好,怨不得别人。
当时自己写封信回去诚恳的向他们赔个不是,也许会得到他们的谅解,自己却没有去做那个补救工作,确切的说是没有那个能力和胆识,怕碰壁。当年新训结束到老部队时,曾经给公社书记、人武部长、大队领导都去过信,结果全是石沉大海。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别人不理你也很正常。
次日中午,干部股老乡谭清树干事跑到我寝室,笑着对我说,恭喜你提干成功!任命文件你想看不?我望着他没有说话,他说这是真的,任命文件我都带来了,让你先睹为快吧。尽管40多年过去了,但对这个文件的印象还是特别的深刻,我清楚的记得文件的抬头是“中共工程兵建筑第一五二团委员会”政干令字第3号,“关于龙建春等同志职务任命的通知”。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文件的标题里,她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战友老乡清树的杰作,其用意或者说目的那就是为提高我的知名度的一种举措,内心里非常感激!
我深知部队有个传统规范,任命文件在没有宣布前是可以收回作废的,必须在相关会议上宣布了才能生效,当见到文件时也没表现出什么激动。记得是见到文件的第二天(78年6月28日)下午,后勤处政治学习会上,对新提拔的干部任命进行了宣布,此刻,压着多年的那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成功提干,使自己从一个普通的、无知的农村青年成长为军队干部,从此将不再回到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自己的人生将由此而改变,是件让人高兴、非常值得庆贺的喜事!但不知为什么,我就是高兴不起来。
漫长的提干岁月让自己心酸、傍徨,五味杂陈,用“看透繁华落尽,唯余淡然心境”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可能恰到好处。但我对那些个“老兵”玩笑提及的牡丹烟,我还是做了兑现,每人一包。那时部队驻地附近没有酒店和茶楼,当时也不兴进饭馆,发包牡丹烟就算是高规格请客了。
实现了从义务兵到职业军人的蜕变,虽说道路曲折但总算走过来了,对领导的提携,同事的相扶,自己要懂得感恩与回报。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用行动来报答组织的教育培养,同事的关心爱戴。提干后,我仍然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在领导和同事面前,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干部身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播种收获,用昂首阔步的斗志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梦想的种子需要汗水浇灌,星光不负有心人。1978年底,因我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光荣的出席了团第六次庆功大会。1979年8月经团党委研究上报军区后勤部党委批准,由见习助理员提拔为副连职助理员,因外调函耽误的近两年时间算追回来了。在后续的岁月里,我先后从事过军械、器材、财务等工作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出色的完成了组织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
后记(笔者的自白):
亲爱的朋友,《漫长的提干岁月》分享到此就要和你说再见了,分享的都是笔者亲身经历的曾经的过往,绝无杜撰与滥造。借此机会,我要对见到本文的有缘人、特别是成长期的年轻朋友说几句心里话。涂改“年龄”问题,那是一件不勘回首的或者说不大体面的往事,那也是我一生的痛。本不想在文章中将其坦露给读者,给人以口实,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认为还是还原历史为好。虽说涂改“年龄”既不是自己的意愿,也不是自己所为,但它毕竟发生在自己身上,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它的纠缠与阴影。
从部队回到地方工作后发现,单位同事的档案年龄与实际年龄、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相符的不在少数。他们有的为了入学或者参工,托熟人在派出所就把年龄改了;有的是单位登记年龄有误,未与户口核对而一直沿用着;有的是在办理身份证时只核对了户口,而没有与档案登记年龄核对。他们对此根本就没把它当回事,而我为何要把它看得如此重呢?只因“人与人不能同日而语,事与事不能一概而论”。他们没当回事,是他们没遇上尴尬事。特别是国家《档案法》颁布后,涂改档案资料属违法行为,轻者会受到约谈;重者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或被追究法律责任。在人生路上,我们必须牢记“光荣可能被一次错误所毁掉,耻辱却需要时间来洗刷”。
亲爱的朋友,你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做到人生不能有污点,小小污点会在无形中捆绑你的手脚,给你做人做事带来顾忌;它会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打压你的砝码,在关键时刻让你丧失还手能力。人生路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追求人生目标必须干净;要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奋斗路上,“天道酬勤”是基石,投机取巧不可为;要时刻牢记“没有汗水的浇灌,就不会有丰收的果实”。
最后,让我们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共勉吧。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雪域浪人:本名龙建春,1972年12月入伍,曾在西藏军区56190部队服役。1986年12月转业重庆永川税务部门工作至2014年退休。在这古稀之年,倍感自豪是生命中拥有当兵的历史,最骄傲的还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