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最新统计显示,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痴呆症患病率约为5.3%,其中约6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该病已成为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中的第五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医学界正致力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以期在下个十年内将阿尔茨海默病转化为一种类似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可控的慢性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液诊断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血液诊断技术(如P-tau217)的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检测带来了希望。传统上,医生依赖症状表现进行诊断,但这种方法往往存在延迟性,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现在,通过血液检测可以更早发现淀粉样蛋白的沉积——这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数年就开始的一个关键标志。与侵入性的脑脊液检查及成本高昂且带有辐射风险的PET-CT扫描相比,血液检测不仅费用低廉、非侵入性强,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当结合APOE基因检测时,其诊断效果可媲美甚至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这意味着将来人们可能在认知功能尚未受损之前就能得到准确诊断,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药物治疗的新突破

除了诊断手段的进步外,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新型抗淀粉样蛋白药物如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多纳单抗(Donanemab)等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快速批准,并在中国市场上架销售。这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并清除大脑中异常积聚的β淀粉样蛋白,有效减缓疾病的进程。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在近2000名轻度认知障碍或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使用这类新药后,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显著减慢了27%,同时PET扫描结果显示大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水平明显减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药物仅适用于轻度认知障碍阶段的患者;对于已经进入中晚期痴呆症阶段者,则难以达到理想疗效。这是因为一旦淀粉样蛋白斑块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不可逆的大脑神经元损伤和萎缩。此外,这类药物还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风险,比如脑肿胀和出血,尤其是对于携带APOE E4基因变体的人群来说更为严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并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防与管理策略

尽管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可以通过药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但我们仍可以从生活方式入手来降低患病风险。研究表明,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参加体育锻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以及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脑力训练均有助于维护大脑健康。对于已经被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或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来说,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同样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恶化。

总之,在未来十年里,虽然我们或许无法彻底治愈阿尔茨海默病,但借助先进的血液诊断技术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有望将其转变为一种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正如今年阿尔茨海默病宣传月的主题所言:“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无论是年轻人开始预防还是患者后期护理都不嫌太早也不算太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