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却舍不得,还希望得到全世界。
真正能够驾驭命运的人,得失坦然,如月亮,自然盈亏。
经常吃亏上当,常常犯错,也被伤害,但内心从来没有挂碍。
01
面面俱到,难免是画地为牢。
三国时,诸葛亮可谓是一位完美的人物。
忠诚蜀汉、效力刘备、处事精神、考虑周全、安排妥当......他写的《隆中对》,让天下局势明朗;《出师表》,令人感激涕零。
为了统一天下,诸葛亮几次从祁山出兵,攻打曹魏。
在出兵之前,大将军魏延提议,由他带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北行,突袭长安。长安的首领夏侯楙非常软弱,一定会逃走。到时候,占领了长安,蜀军就在中原立足了。
诸葛亮认为,这样的建议,太冒险,于是不采纳。
明代作家冯梦龙在《智囊》里评论,诸葛亮的胆识,被他才华蒙蔽了。
因为什么都考虑周全,安排很细致,因此每一次行动,都“循规蹈矩”,从而没有了勇气和奇谋。
并且,诸葛亮很欣赏魏延,但是对魏延有一定的防范,不能让魏延充分发挥智谋。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若一个人有完美的计划,并且在办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计划去做,那就变成了照本宣科。
人不能走出“计划书”,对于突发、偶发的事情,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也有偶发的机遇,但是计划里并没有,因此也不能抓住。把偶发的机遇,写入计划书,还部署周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看秦朝末年,韩信带兵,在井陉口与赵军对峙。
眼看,韩信这一方处于劣势,韩信却带着士兵,到了河边,背水一战,反而出奇制胜。
韩信说:“人啊,往往是置于死地而后生。”
因为考虑不周到,中途也出了乱子,但是结局是好的,这就是打破了原有了计划。
不得不说,追求完美,会让自己陷入无形的牢笼,但凡有一点点瑕疵,就特别碍眼,碍事。
脸上有一个斑点,反复对着镜子看,就认定自己不够美了,甚至都不敢出门了。
工作中,犯了小错误,就反复认错,时刻想着会被上司处罚,接下来的工作,就没有办法做好了,总是战战兢兢。
夫妻闹了几句,就知道婚姻要散了,看爱人就不顺眼,老想着如何退出去,往往就真的离婚了。
父母给了生命,送你读书。但是你买房的时候,父母不给钱。你就可以否定父母的一切恩情。
兄弟姐妹借了几十次钱给你,但是一次拒绝了,你就愤愤不平,认为血脉也不值钱,以后还是断交为好。
但凡种种,都成为绊倒你的东西,让你的生活一团糟。
02
不完美,人生更加精彩。
人因为不完美,也追求完美,因此一直积极向上,也有上升的空间。
事情因为不完美,因此有了意外的惊喜,就算失败了,也给人美好的回忆。
同样是一块牛粪,农人看到的肥料;游客看到的是垃圾;摄影师看到的是艺术品。
瑕疵随时都会出现,你若能容下,你就会变得厉害。
接纳别人的瑕疵,谓之格局。
春秋时,齐桓公和大臣在城门口,听到有人敲着牛角,唱歌。
原来是卫国的宁戚,希望得到一个岗位,用唱歌的方式,吸引齐桓公注意。
齐桓公果断决定,让宁戚做了上卿。
有人提议:“宁戚是卫国人,应该去卫国打听,到底是什么来路。”
齐桓公说:“去打听,就会听到很多闲言碎语,发现宁戚的缺点。这就是很多君王,得不到人才的根本。算了吧。”
因为齐桓公包容人的瑕疵,因此手下有很多的谋士,帮助自己做了霸主。
作家毛姆说过:“人生是个艰辛的历程,让我自己的一生过得完美一点儿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能指望去教导别人如何过好他的一生呢?”
自己都不完美,又为什么苛求别人完美呢?
点赞别人的优点,不算格局;包容别人的缺点从,才是格局。
人与人打交道,就是小人,你也能包容,给予帮助,那么你的从来不缺人脉,也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护。
接纳自己的瑕疵,谓之破局。
齐桓公的手下,有一个叫管仲的人。
管仲曾经射杀过齐桓公,又被齐桓公关押到牛车里。但是管仲从不因此,就失去志气,还勤勤恳恳为齐国出谋划策。
管仲成为齐国的宰相后,还修建高大的院落,被大家认为是奢侈的人。
管仲外出的时候,也带着小妾;他还开妓院,又变成了好色的人。
但是一切瑕疵,都没有掩盖管仲的智谋。
孔子给其点赞:“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不把自己当成圣贤,尽管努力去做,一辈子都在学习,那么人就厉害了。
在进步的过程中,不断认识瑕疵,抛弃瑕疵,就会打破自己原有的格局,超越自己。
03
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把一滴墨,沾到屏风上。他索性把墨点修改成一只苍蝇。
孙权走到屏风前,以为真的有苍蝇,还用手去拍。留下一段佳话。
所有经历过的,都是来成全你的,拒绝没用,放任没用,改变才有用。
人这一生,不怕瑕疵,就怕盯着瑕疵看,不接纳瑕疵,费尽周折擦洗,纠缠不清。
人这一生,每天都能超越昨天的自己,就很了不起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