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新能源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但智能化的标准,尤其是智能驾驶的路线与优劣,一直是行业争议的焦点。
不久前,国内某车企掌门人曾在采访中声称自家的智驾水平是第一,引发外界的讨论。事实上,就智驾系统本身来说,从技术路线到场景覆盖再到功能体验,目前行业的分歧相当大。
从技术路线来看,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倚仗强大算法与海量数据积累,让车辆仅凭摄像头感知环境并决策。但在恶劣天气、特殊光线环境等复杂场景时,其识别准确性易受影响。而像华为、小鹏等车企选择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之长,力求环境感知更精准全面,不过这也带来成本高、系统复杂等难题,对车企技术整合与成本把控能力考验巨大。
数据积累方面,特斯拉凭借庞大销量和全球行驶里程,积累的数据量相当可观,为其智能驾驶系统训练优化筑牢根基。在国内,理想汽车因过去一年高销量,智驾里程数位居前列,华为也通过相关模式快速积累了不少智驾里程。与之相比,小鹏、蔚来等车企由于销量相对少些,数据积累处于劣势,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智能驾驶系统的优化升级速度。同时,智驾使用程度也有差异,华为和小鹏智驾使用里程比例领先,超 20%,反映出其系统可靠性和实用性受用户认可,但这也和车企市场策略、用户教育等因素相关,部分车企虽技术不差,却因推广等问题致智驾使用比例低,由此引发如何全面衡量第一梯队的争议。
场景覆盖和功能完整性上同样存在分歧。华为的乾昆智驾 3.0 能实现 “车位到车位” 全场景无断点、零接管,理想汽车也在强化端到端大模型性能以覆盖全场景。可小鹏、蔚来等车企在复杂城区路况、特殊停车场环境等特定场景下,智能驾驶还存在功能局限。而且各车企虽不断创新智能驾驶功能,像比亚迪、极氪都推出特色功能,但功能创新的同时,也面临实用性问题,有的受法律法规、用户习惯限制,实际应用价值打折扣,有的则更重实用和用户体验,不断优化现有功能。
量产与商业化能力更是关键所在。有的车企虽有技术成果,量产规模和速度却跟不上,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在商业盈利与成本控制方面,特斯拉靠软件收费实现一定盈利,华为、小鹏等也在探索降成本、提竞争力之路,不过目前多数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仍未盈利,这一平衡若把握不好,在第一梯队的竞争力就会受影响。
总之,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竞争激烈,各车企在多方面各有优劣,未来格局变数很大,谁能最终脱颖而出,还得靠时间和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