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老人们说,做人一定要多积德,将来才会有福报,各种好事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又见某些家庭中后辈出了贤人,本是平民百姓,生于普通家庭,后代却有出息,做了大官,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人们纷纷夸赞这个家庭中的祖先积了阴德。所以子孙后代才有福报。
那么,“阴德”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积累阴德,福佑子孙呢?
从“阴”字上来看,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阴德”就是阴性、隐藏的,不为人所知的德行。
也就是做了积德的事情,不向外宣扬,他人也不知道,又或者做了功德,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只是出于内在的一片赤诚之心,发乎天心而自然而为。
从利他的角度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的利益和感受而考虑,这种思想和行为能够真正的帮助到他人,他人不知,自己也不“在乎”。
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本分,是应该做的,自然而为的,自然就不会彰显出来,甚至很容易就自己淡忘了,这才是真正的积德,而且是积的大德。
这些“阴德”厚重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征,才使得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都能福禄绵长。
以下的这5大特征,你的身上也有吗?
第一、慈眉善目
“万法从心起”、“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而“相由心生”,我们的心境如何,表现在外就会显现出不同的“相”来。
拥有美好心境的人,必然具有“慈眉善目”之相。与人为善,和颜悦色,让人心生欢喜,乐意主动靠近。
这样的人人格魅力具足,身边也常有诸多善友,为人处事都会得到比较多的助力,容易成事。
第二、慷慨布施
“布施”是修行中六波罗蜜之一。从因果循环定律出发,可以这样说,我们今生所获得的一切,都是过去世布施所得。因为没有布施就没有收获,就会没有福报。
今生那些大富大贵,有头有脸的社会上层人士,皆是过去勤修布施的结果。
布施又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第三、少欲知足
人类的各种欲望就是导致各种痛苦产生的根源。
比如“财、色、名、食、睡”哪一样不是对人的诱惑,谁都想生活得舒舒服服,特别安逸,高枕无忧,这是人的本性。
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须知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得到的越多,也就想要拥有更多,得到了更好的,就会抛弃掉不好的,永远都没有尽头。
能够知足少欲之人,懂得人生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所在,所以能够不受外物所困,找回真正的自我。这样的人是真正有大智慧,大善根之人。
第四、性格温和
前面说到,心是一切的根本。由于存心不一样,慢慢的我们就形成了不一样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
而正是性格脾气,才决定了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方法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发展方向。一切都是“习气”使然。
因此,有人说:拥有什么样的脾气性格,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一个性格温和,脾气好的人,比他人拥有更多的机会,与其说他们运气好,不如说这些好运都是他们的好脾气带来的。相反,一个性格倔强,脾气暴躁之人,注定人生的发展是有限的。
第五、戒杀放生
佛家中把“杀盗淫妄酒”称为五戒,其中,杀生排在首位。换句话说,随意杀生会带来十分严重的果报,福报也将极大程度的损耗。
佛家的六道轮回,一切众生都处于无明之中,互相伤害,冤冤相报,这就是众生陷入无尽的轮回而不得解脱的根本原因。
倘若能够戒杀救生,一定会得龙天赞叹,人神护佑,戒杀救生之人,福报将不可估量!
此外,能做到素食,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戒杀与救生了,因此,无论是从因果循环的角度,还是从营养健康学的角度,素食都应该得到大力的提倡与弘扬。
为啥需要积累阴德?看了这个案例就能明白!
他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历代名臣良将,子孙能够绵延三代,已是大为不易。如同范文正公那样,子孙遍及华夏大地,家族绵延八百年而不倒,只有孔老夫子能够相提并论。
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寄住在醴泉寺里读书,“断齑画粥”的故事就是那时候来的。偶然的机会,范仲淹在寺院的老鼠洞中发现了一堆金子,当时无旁人在场,家中又穷困至极,范仲淹一分一厘也没有动,把石板盖好,重新埋上,直到他日后功成名就,这个秘密依然藏在他的心里。
几十年后,当年范仲淹读书的醴泉寺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寺院长老派人前来求助,范仲淹才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如此,寺院恢复旧观,在范仲淹心里搁了几十年的这件事情也一同消去。
范家在苏州有一块著名的风水宝地,当时的风水先生对范仲淹说“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地风水能使后代显贵,那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的百姓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显贵岂不更为有益?
于是立刻兴建学堂,千年以来,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现在是一所高中的校址,真正做到了让百姓的子弟后代都能贤达显贵。
范仲淹传记上还说,范仲淹的一生,用自己的俸禄供养了三百多口人家。
哪怕范仲淹是宰相,一人俸禄供养三百家人,也只能堪堪糊口,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数十载,到年老时,连丧葬费用都不够,是因为他的钱财都布施给了他人。
范家一直到民国初年,历久不衰,而历代子孙,都能够遵循范仲淹留下的祖训,仁厚知善,常修布施,八百年家风不堕。不仅仅是因为范仲淹在世时的积德修善,种下善业种子,更在于他无我利生的菩萨襟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何等的广大愿力,真正的想为自己乃至子孙积阴德,就要学习范仲淹,首先要发愿,发愿越大,力量才会越大,然后在这种广大愿力下,努力帮助一切众生,不求回报,不计较对方是否知道,没有任何目的与功利心。
如此下来,这个阴德就会积累得绵厚深长,不但可以让自身远离灾祸,寿命延长,增加财富,而且会惠及子孙,福泽无尽。
正是范仲淹广大愿力和心量下积累下的厚重阴德,才能八百年来福德护佑,让范家绵延不绝。司马光讲过一句话:“积金于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当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培育百世之德,即有百世子孙保之。《了凡四训》中也提到: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孟子也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范世家族绵延八百年不绝,这与范文正公积阴德密不可分。
正如古语所说:“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
父母不断积阴德,自然就能感召来有福德的子孙,延续家族。父母为子孙积福累德,才能有延绵不绝的福泽。范氏家族就是给一个很好的例证。
范文正公与佛门极为有缘,与诸多高僧大德也常有来往,对佛法理念也深有研究,所以能常修布施利益众生以积福报。
事实证明,与范仲淹同朝为官之人,无一有如同范文正公家族那样绵延八百年而不绝。均是因为范文正公积德修善,利益众生才能福泽后人,绵延八百年而不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