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和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而且在世界思想史和文明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庙是儒家文化代表性物化象征,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太康和鹿邑的两座代表性文庙去看看。
太康文庙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关回族镇,俗称学宫,它始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现仅存大成殿、拜殿。鹿邑文庙位于鹿邑县城紫气大道北县委院内,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9),现存大成殿为清代建筑。
河南省孔子学会周口分会常务副会长高恒忠说:“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地方,文庙的叫法也很多。比如孔庙、孔子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文宣王庙,但是在这众多的名称中,以文庙更为普遍。那么它为什么叫文庙?因为在唐代的时候,唐玄宗曾经昭封孔子为文宣王,它的庙宇,就叫文宣王庙,后来就简称为文庙。虽然在清代的时候一些统治者、一些高官认为叫文宣王不太合适,使得文宣王这个名字被废除,但是文庙这个称呼被延续了下来。”
目前,我国现存文庙达1600多座。周口境内现存的有太康文庙、鹿邑文庙、扶沟文庙、西华文庙、商水文庙等,其中太康文庙、鹿邑文庙分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存较好,在周口乃至中原都颇具代表性,承载了儒家学说的千年兴衰,见证了儒学的昌荣黯淡。
河南省孔子学会周口分会常务副会长高恒忠告诉记者:“文庙是把祭祀孔子和学校教育,两者结合起来,所以说它既祭祀孔子,也开展教育,甚至有的科举考试也在这里进行,可以说文庙的功能更加丰富,更加多样。由于它开展教育,把学校的功能也发挥了,所以在很多地方也叫学宫,或者叫黉学。”
宋代以后,从太康文庙、鹿邑文庙等走出的进士不胜枚举。这一座座伫立在周口境内的文庙,既是教育功能的需要,又是思想传播的阵地,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河南省孔子学会周口分会常务副会长高恒忠表示:“文庙是教育的旗帜,是文化的象征,实际上文庙自身也在发展,它发展成为一种凝固的艺术,所以说在当今社会,它对传承古代优秀文化具有非凡的意义。对孔子的祭祀,实际上也是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找到精神家园,让知识分子有所信仰、有所归宿。”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宇
编辑/柴秀杰 审核/谢明 监制/武文科 总监制/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