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追星让人觉得快乐主要是理想化效应还有替代性满足所导致的结果,这两种心理叠加,让人产生了愉悦的感受,从而激发了人们内在的情绪。

理想化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于明星的美好期待,外在展现出来的形象让人着迷。由于明星通常具有光辉的形象,大家都会被吸引,也会觉得他们的存在能够鼓励自己,帮助自己过得更好。

替代性满足,则是从明星身上看到自己的需求。平时生活过得不顺,很压抑,觉得很难受,明星的出现,会有一种“他就是我”的存在。

看到他们台上的表演,仿佛自己也是身临其境,也是处于跟他们相同的角色。

这两种情绪相叠加,人的追星需求也就会萌发,从而引发这方面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适度的追星,对人还是会有作用的,相当于会是榜样的力量,能够给自己积极暗示,并且督促自己生活中获得成长。

像有的人就特别喜欢刘德华,很沉迷他的歌声。于是自己拼命读书,以后也去学唱歌,之后去当了歌手。

追星的背后也会产生这样的积极作用。

不过事情有利有弊,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一样,追星有替代满足和理想化的效应,如果太过了,也会导致人心理出现困扰。

一个是会盲目,过于理想化明星会片面地去看待这个世界,认知上会变得很极端。明星也是人,也并不全是那么光鲜的存在,要是过于片面地把人还有外在形象去割裂来看,他们也会导致心理上存在问题。

就像有的人追星,追得连自己的学习、工作也不干了,一切注意力都在明星身上,其他事不管不问,这么做肯定也会存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就是麻醉效应。什么是麻醉效应呢?就是有些人生活过得不顺,自己身上有很多问题,是需要他们改变、自我去成长的。

然而有的人追星并不是说是为了让自己成长,而是麻痹自己,陷入安慰剂的作用里面。

我过得不好,不是我有问题,而是环境、其他人对我不好,我恨死了这个社会。

当这种抱怨产生泛化,心理突破正常功能的时候,人就会出问题,陷入追星的深渊里。除了追星,其他人我都不想接触,其它事情我都不想干,只有明星的存在,他才能让我感觉到生活充满希望。

这种极端的、对事物非黑即白的看法,也会阻碍一个人的成长,导致人的心理出现停滞。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家长会反对自己孩子追星的原因,一旦知道自己孩子喜欢什么明星,家里面贴海报还有各种纪念物,都会统统毁掉,觉得追星毁掉孩子,要让他们从这种情绪里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怕他们会走火入魔,为了追星失去了自我,没有正常心理的状态了。

追星这事,最重要的还是得去引导,如何让人理解追星的积极意义。怎么追、如何追,是需要人去思考的,如何从中找寻到生活的意义。

我个人觉得追星这行为只要适度,倒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还是得看其心理状态是否符合当下稳定的社会功能。有的话就不需要变,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就要在认知和情绪上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