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讲达摩祖师禅《悟性论》: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来是菩提,灭诸相故”。」

《楞严经》的耳根圆通章节里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就是证悟大道了。

寂灭,为梵名涅槃之译语,因其性体寂静,离一切相,故云寂灭。

道者,性也,心也。其实就是讲的我们的佛性本体,我们说过大道的本体一片虚空,本来无一物。

这个地方是真空绝待的,什么都没有,一尘不染。正因如此,才叫做寂灭。

虽然如此,但并不是断灭,这个地方虽然一念不生,但还有了了分明的灵知,还有照用,能显现万物,起无量妙用,遍照于十方。

“遍照”分为两种照:一种叫“寂照”,一种叫“圆照”。虽分为二,其实是一,亦是不二的。

“寂照”是在空能见到有,在静能见到动。虽然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你在这空性之中,具足万有,本来存在,这叫“寂而常照”。

那么“圆照”就是“照而常寂”,在相能见性,在有能见空。

十法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你当下就能深知,皆是我里面的一念心之所变现,此现前一念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可以把“寂照”理解为不变随缘,把“圆照”理解为随缘不变。所以这个“寂”与“照”,是“即寂即照、非寂非照、亦寂亦照”。

所以寂照一如,有寂之体,必有照之用,体用一源故。

所以这里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又有一切,遍及一切处,十法界都是它的作用显现。所以离一切相,又即一切相。

所以大道以寂灭为体,寂者不动也,寂然不动之意。但又不是真不动,还有妙用,所以动而无动。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静中有动,静而无静,寂寂惺惺),此“寂而常照”也。

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动中有静,动而无动,惺惺寂寂),此“照而常寂”也。

才见处一化齐之妙(动即静,静即动;体用一源),此寂即照,照即寂,寂照一如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大道是以寂灭为体,是离一切相的,那么修行就要做到能离一切相,所以才说「修者,以离相为宗」。

但是这里千万不要落入一个误区,认为离相就是空掉一切念头,然后压制念头不起,认为这就是空,认为这就是离相。

这样就错了,真把自己压成一个草木石头,变成无情之物,确实是不动了,但这个不动是无情草木的不动。

真正的不动是动而无动,还有妙用在,不是真死在那里不动了,所以修行时千万不要压制念头不起。

要修离相,就先摄心于一处,万念归于一念,找个所缘来观。

比如念佛,你先把所有心念摄在佛号上。这样就不会起妄念了,这是止。

同时,每一声佛号你都要清清楚楚的知道,历历孤明,这就是观。这个时候,就是止观双运。

如果起了妄念,走神了,那么就立马觉知到,然后拉回来,继续回到佛号上,全部摄于此处,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但是佛号亦是相,所以最终再自然把佛号化掉,无能念的我,亦无所念的佛号,自然就离一切相了,能所双亡,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修行做功夫,先要能做到“制心一处”就很不错了。

也就是一心不动而觉性常灵,觉性常灵而一心不动。一心不动谓之定,觉性常灵谓之慧,这样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制心一处。

但不是你用意识心故意的去制心一处,这个时候即使只有佛号,但还不算制心一处,是作意的,是意识心。

当你真的制心一处时,那么不会再起妄想,不会再走神,不会昏沉,不会再起任何思虑。

你会非常自然的就安住在佛号上,什么都没有,心里面空空荡荡的,一念不生。

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又不是顽空,还有佛号在,了了分明的灵知还在。

这个时候“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你就可以透过佛号来见性了。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之际,一念回光,猛然精彩,回头瞥见他,就打开本来了。

所以我们现在打坐念佛,不管你观什么,都是为了观到有而不有,无而不无。

也就是观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时候,也就是制心一处。然后才有见性的基础,所以此处无事不办。

这样就不用走四禅八定的路线了,如果走不通,就需要以四禅来作为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现在的老师教学生打坐,只是让学生什么都不要想,只要观住自己的所缘就可以了。

安住在所缘上,走神了就拉回来,妄想一起,马上觉知,回到所缘,任何境界都不要管,出现任何神通也不要管。

不要去判断自己进入了什么定,判断也是意识心作祟,就很难进入有而不有,你一判断就退下来了,这还是着在境界里。

所以只要安住在所缘上就行,通过这样反反复复的用功,作意的观就会逐渐减弱,渐渐就进入有而不有,无而不无的阶段了。

然后就等着因缘时节一到,自然就见性了。

当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去用功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问题冒出来,这些问题因人而异,各有不同。

有的出现气机问题,有的出现境界问题等等。

但是根本性的方向要把握住,那么那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因为你不会再去管它们。你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