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九月是人民大会堂竣工的日子,从建成以后,这个地方一直是咱们国家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

在1979年之前,人民大会堂都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神秘色彩。那时候在东门外的广场上,是横着一道长长的铁栏杆。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警卫线一直向东,延伸到了广场两边的马路沿上。那时候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进入这条警卫线以内,所以人们才会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的眼光。

而且,负责人民大会堂日常保卫工作的,是我军武装警察部队。

但是,在1979年1月27号这天晚上举行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邓颖超同志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大会堂将向各界群众开放。

这篇文章我就简单的和你聊聊开放的一些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

其实,针对开放人民大会堂的这个想法,早在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有人提出来了,有人提出,大会堂在没有进行活动的时候,应该考虑向全国各界群众开放。

这个提议提出来以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因为当时,除了每年召开会议之外,一年12个月,大会堂有大半年都是闲置着的,这无疑是对资产的一种严重浪费。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一个历史大背景,一提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外开放。很多国企都实行了改制,逐步走上接轨市场的道路。同样的,大会堂也不例外。

1979年1月27号那次联欢晚会上,对外宣布了大会堂即将对外开放的消息以后,仅仅过去了大概半个月,人们就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之前在东门外的那一道警戒铁栏杆居然没有了。

于是乎,大家都在期待着大会堂正式对外开放的那一天,以前遥不可及的地方,如今触手可及,大家伙都难掩心中的好奇,想进去看一看。

大概过了半年左右,人民大会堂正式对外界开放了,但是只开放了万人大礼堂以及少部分的厅室,但是这也足够了。当时对外开放的时候,定的门票是两毛钱,那一些港澳台同胞也可以买票参观大会堂,票价也是两毛钱。

尽管不是免费对外开放,但是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大家伙都跑了过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居然有超过100万的参观人次,可见这个金字招牌是真的很吸引人。

没过多久,大会堂还增设了一个收费项目。

就是在万人大礼堂外面和迎宾厅内的《江山如此多娇》的国画下面,增设了两个拍照留影的项目,当然也不是免费的,是收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些只是初步的试水活动,大会堂的管理局看到反响这么好,于是又深入了商业化的道路。比如对外出售一些小商品,这些商品上面专门刻有“人民大会堂”这五个字,这些小商品最初的时候主要是筷子,还有牙签盒。

时间来到1984年,这一年,大会堂正式实行了企业化改革。

或许有读者不理解,为什么大会堂要走商业化道路呢?

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在80年代的时候,人民大会堂每一年的财政支出都需要上百万元,而至于收入来源的话,是几乎没有的,全靠国家财政拨款养着。如此这般,那就必须要适应市场化的道路了,也就必须要进行企业化改革。

简单的说来,不仅要会算政治账,还要会算经济账,这样才能持续健康的往前走。

从最初只收取门票,再到后来收费留影,再到后来出售一些小商品。到80年代的时候,商业化道路就越发的深入了。

比如,群众可以在宴会厅里吃饭,而且部分会议厅还可以对外出租,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但是到了80年代,人们的思想也活跃了,也开放了许多,因此,大家伙对这样的做法也接受了。

到了1990年的四月份,人民大会堂直接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一个经济实体,也就是人民大会堂综合服务开发中心。这时候的大会堂,不仅不需要国家的财政拨款,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

不过,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时候,最初也是有点束缚的,而且也有很多的顾虑,因此也只是部分企业化管理,而且是要绝对保证国家政治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79年一直到90年代初,走了将近十年的历程,这条路终于走通了,走顺了。

不得不说,“人民大会堂”这五个字真的是一个金字招牌,听说这里的厅是可以对外租借的时候,很多企业和单位纷纷过来申请使用。

按照管理局的规定,必须要有省级单位的介绍信才有资格办理租借手续。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新闻发布会,还有一些电视剧和电影的首映,以及一些杂志的创刊,都选择在大会堂里面进行;尤其是一些新产品的发布会,更是经常出现在大会堂里面,如果我是企业的一个老板,我肯定也宁愿出这个钱,在大会堂里面租一个厅室来搞活动。

这时候的人民大会堂,在我个人看来,才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大会堂,也从过去咱们普通老百姓渴望而不及的大会堂,成了真正的人民的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