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各种因素忘记服药或抗拒服药等,这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增加了经济负担。
为解决该问题,近期,浙江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成本低廉、普遍适用且可定制的新药物剂型——折纸药物(Drug Origami),旨在解决口服药物患者依从性不佳的问题。
审稿人对该研究评价称,“这项研究的成果显示出折纸药物在个性化医疗中的巨大潜力,为不同疾病的定制化治疗策略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新途径。”
日前,相关论文以《折纸药物:一种数值模拟引导、可定制药动曲线的口服制剂》(Drug Origami: A Computation-Guided Approach for Customizable Drug Release Kinetics of Oral Formulations)为题发表在Matter[1]。
浙江大学博士生黄浩和张浩宇是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药学院南科望研究员、付浩然研究员、关怡新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南科望具有工科科研背景,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师从约翰·A·罗杰斯(John A.Rogers)院士。
之后,他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罗伯特·S·朗格(Robert S. Langer)教授和乔瓦尼·特拉韦尔索(Giovanni Traverso)教授。
得益于南科望前期在力学计算、数值模拟、薄膜材料制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次研究奠定了基础,包括此前与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现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员的付浩然,在博士期间合作发表了一篇Nature Materials封面论文 [2]。
2023 年,他在加入浙江大学药学院后,继续思考:是否可以不依赖新材料或新化学反应的开发,而是通过工程设计的方法来赋予口服药物更多功能。
南科望指出,工程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进行计算机建模,这不仅能显著提高设计的精确度,还能大幅度减少实验量。
有一次,论文第一作者黄浩在品尝千层蛋糕时,注意到每一层皮和奶油的交替排列。在此启发下,该团队进一步提出,或许利用不同材料的叠加能够精准控制药物的释放。
借鉴千层蛋糕的结构,“折纸药物”的设计包括一层金属阻隔层(相当于蛋糕皮)和一层均匀分布药物的缓释层(相当于奶油)。
通过特定的折叠方法,可以将“折纸药物”制成阻隔层和缓释层交替的构造。当这种药物进入胃后,胃酸会有序腐蚀这些层。
南科望指出,“在腐蚀阻隔层的过程中,药物不会被释放;只有当阻隔层被完全腐蚀后,药物层才会暴露,从而开始释放药物。因此,阻隔层在这里发挥了调节药物释放时间间隔的关键作用。”
需要了解的是,传统的药物制剂,多数通过较为复杂的化学或生物材料修饰手段来实现缓释、控释的功能,其面临成本高、安全性差和获得审批困难等问题。
而“折纸药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完全使用生物安全性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的材料制作而成。
例如,以锌作为阻隔层,聚乙烯醇作为药物缓释层。该方法不仅简单、安全,还能够实现可编程的药物控释。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基于力学研究中常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预实验,为“折纸药物”构建了一个计算机数值模拟模型,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实验结果高度吻合。
进一步地,研究人员设想了一种“do-it-yourself”药物的概念,即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并制作药物,通过不同的折叠方式来调节药物释放的剂量、次数和时间间隔。
南科望表示:“这种个性化的药物设计,不仅提高了治疗的灵活性和可控性,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使得药物释放模式能够与不同的生理节律和病理特征相匹配。”
想象一下,患者最初购买的是一张张装载目标药物的“纸”。在和医生确定好疗程和服药周期后,这些信息会被转换为一个具有患者特异的药代动力曲线输入模型。
然后,计算机模型会根据相关数据自动生成所需要折叠的层数、顺序和形状等关键参数。
最后,患者只需要按照计算机生成的指示,把药物“纸”折叠成特定的形状并服用,就能实现为其量身定制的药物释放曲线。这种创新的方法不仅简化了药物个性化的过程,还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这项技术通过折纸药物的方式,为哮喘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个性化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自助式”药物解决方案。
例如,在哮喘治疗中,由于哮喘病通常在清晨 2 至 6 点容易发作,而患者睡前服用的药物可能在 6 点前药效已过,导致无法有效预防疾病发作。
利用折纸药物技术,可以设计药物在服用后 4 小时释放,从而实现在清晨也能够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从而有效预防哮喘发作。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传统的治疗方案需要一天服用三次药物,且在早、中、晚时间服药最佳,但这往往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
而折纸药物能够实现单次服用即可多次释放药物,并且通过不同的折叠方式控制释放的时间间隔和剂量等,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
此外,这项技术在糖尿病等其他节律性疾病治疗领域也显示出优势。据悉,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并获批优先审查。
基于本次研究成果,该课题组在下个研究阶段计划将金属阻隔层替换成生物兼容性更高、时间更可控的材料。
南科望表示:“金属的溶解过于依赖胃酸环境,并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希望通过改进材料优化产品设计,尽早将该技术推动到临床实验。”
另一方面,基于该研究中计算模拟和实验拟合的成功,该团队希望利用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模型,来推动药物的精准设计。
通过构建计算模型,他们可以模拟不同药物配方在体内的释放行为,以及在各种生理条件下的表现,有助于显著缩短实验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并提高药物设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据了解,目前药学院和建工两个课题组正基于此项工作基础,进一步研究超重和失重的环境下(例如在比地球重力大的星球或太空中),宇航员口服药的缓释控释情况,这是一个几乎不太可能在地球上进行活体动物实验的领域。
他们计划通过构建超重、失重状态下的药物释放计算机模型,为宇航员在太空中精准服药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资料:
1.Huang,H. et al. Drug origami: A computation-guided approach for customizable drug release kinetics of oral formulations.Matter(2024). https://doi.org/10.1016/j.matt.2024.09.022
2.Fu, H., Nan, K., Bai, W.et al. Morphable 3D mesostructures and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by multistable buckling mechanics.Nature Materials17, 268–276 (2018).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17-0011-3
运营/排版:何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