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刘秀传》(增订版)第十九章 锋光逼目七宝刀72

刘秀传任见著

内容简介

本书为任见先生创作的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传记。刘秀于西汉末年起兵于舂陵,昆阳之战挽狂澜于既倒,致百万敌兵一时土崩瓦解,敲响了新朝王莽政权的丧钟;继而刘秀徇略河北,平王郎,降铜马,奠定中兴之基;统一天下后刘秀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整顿吏治,强化集权,中兴汉朝,成为一代重量级君王。本书立足史实,以刘秀的政治生活和情感生活为主线,以磅礴跌宕的故事情节和艺技独运的构思布局,以简约与饱满臻于极致的洗练文笔,将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艺术魅力推到了新颖动人的境界。

刘秀传目录
第一章 捕蝶的小丫头……………………

第二章 杀开血路的勇士…………………

第三章 哀情与婚礼………………………

第四章 小人得志的活剧…………………

第五章 大司马言之有理…………………

第六章 温婉涵蓄的新夫人………………

第七章 双喜比临…………………………

第八章 久别胜新婚………………………

第九章 洛阳南宫的宽恕…………………

第十章 次第奏凯…………………………

第十一章 得陇望蜀………………………

第十二章 好德如好色就好啦……………

第十三章 苍天黄土掩奇冤………………

第十四章 吃醋与情债……………………

第十五章 千古谜案的见解………………

第十六章 刘氏的基业……………………

第十七章 烧饼翻不休……………………

第十八章 外戚与宦官……………………

第十九章 锋光逼目七宝刀………………

第二十章 哀痛与愧悔……………………

著者任见简介

第十九章 锋光逼目七宝刀

72

公元188年,是东汉的中平五年,刘宏将宦官蹇硕提升为上军校尉,并以元帅之职督统其他校尉,从而使大将军何进在名义上也受蹇硕领导了。

次年,刘宏病重了,临终之际,召中常侍蹇硕到病榻前,说出了自己的心思,交代蹇硕,让他拥立次子刘协做皇帝,并说:“你为事,朕放心。”

蹇硕说:“皇上您英明伟大,您选的接班人我们一万个拥护。不过,废立之事不同一般呐,何大将军权高位重,他不听您就弄不成啊。皇上您要另立太子,得先杀掉何进,方能绝除后患。”

刘宏授命蹇硕,发出诏书,召何进商量要事,事先安排刀斧手藏在暗处,预备何进一进宫就杀掉他。

何进没有提防,接到通知就来了。

幸亏何进平时老进宫,在宫里人脉甚广,宦官潘隐出来救了他一命。

潘隐官居司马一职,跟何进是老朋友,看见何进大摇大摆奔着宫门来了,就迎上去打招呼,同时以极夸张的表情给何进使眼色,让他返回去。

何进反应挺快,知道有问题了,冷汗都出来了。

幸亏有人通风,否则大祸临头啊。二话不说,掉头就跑,潘隐还装模作样地还在后面追着喊:“大将军,怎么跑啦?快回来呀!”

何进抄小道跑回军营,立即集合部队,把大军开进各郡各国驻京办事处的广场,自己则自称有病,住在中军帐内,不出来了。

何进能把军队开进郡国驻京办事处的广场,意味着他与地方势力也建立起了一定的默契。

就是说,郡国是支持何进的,至少不反对吧。

这种情况,与“党人”重新进入权力阶层有直接关系。

党人在汉帝刘宏初年与外戚一同被宦官消灭,他们同宦官有深仇大恨,支持或至少不反对外戚,也在情理之中。

何进在军帐中,可没闲着。他反复思谋,认定局势危急,千钧一发,这当头是你死我活啦。

事不宜迟,连忙请来一班同僚商议对策。下属曹操、袁绍等人全被请到了。

何进说:“我们得动手啦,一不做二不休,嘁哩喀喳杀光这帮阉党是时候啦,一股脑儿,杀光,一个不留!”

众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正拿不定主意的当口,耳目报说:皇上已经崩了,十常侍决定秘不发丧,还在设计诱引大将军入宫,他们计划除掉大将军之后,再立刘宏的次子刘协为皇帝。

曹操说:“将计就计,皇上驾崩了,就是没有皇帝了,我们现在立一个,立了皇上,奉旨诛杀贼子,名正言顺。”

何进一听曰“善” ,大家也说曹将军此计最妙。

何进问:“谁愿意跟我进宫去,扶新君,诛阉党?”

司隶校尉袁绍说:“我愿去,我现在就有五千精兵,带上进宫。”

何进和袁绍率领精兵五千,冲入内宫。他们将刘宏的长子——四岁的刘辩抱到刘宏的棺柩前面,拥立为新君,三叩九拜,山呼万岁。

然后,袁绍带兵包围了皇宫,捉拿十常侍及所有的宦官。

十常侍身体不全,脑子反而灵光,知道大事不好,何进来要他们的命了。他们中张让、郭胜等九个人按住蹇硕一个人,把他头割了下来。

九常侍掂着血淋淋的人头,一起进入后宫,叩见何皇后,齐声喊:“太后啊,坏事都是蹇硕一个人干的,小的们已经把他宰了,太后您得给小的们做主啊。”

何皇后唤何进到后宫,说他道:“你我兄妹,出身市井,身份低贱,当初若不是宦官们帮忙,哪能有今日的大富大贵,你若把他们都杀了,往后谁来帮我们的忙呢?他们今日都知罪了,就饶了他们吧。”

何进听了妹妹的话,觉得大概似乎好像也有道理,走出来,对袁绍说:“我调查清楚了,想谋害我的是蹇硕,跟其他公公没有关系,现在蹇硕已经被杀掉了,账目就了结啦。诸位保立新君,功劳巨大,我要论功行赏,回营!”

刘辩小儿做了皇帝,何进大将军的名头之上又加了个国舅的冠冕,大权握在手中,十分显赫,国家大事何进说了算。

袁绍、曹操这些大臣向何进建议:九常侍还得杀掉,当下手软,必成后患。

何进最后想通了,得杀,要杀。

垂帘听政的何太后仍然不同意。太后不同意就不好下手。

当时朝野普遍认为,是宦官祸乱了东汉天下,要想过太平日子,就必须消灭宦官集团。

问题是,何进本人及其家族,与宦官集团并无太大的私怨,尤其是何太后。

当年何太后入宫,入宫后得宠,完全靠的是宦官的支持。因此,虽然何进想打击宦官,但何氏家族尤其是何太后,从私人角度出发,却非常同情宦官。

宦官们深谙其中微妙,私下找到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及弟弟何苗,送上无数珍宝,请他们代为求情。

舞阳君与何苗被宦官们哭得心软,进宫找到何太后,替宦官们说话。

何太后本来就对宦官没有什么恶意,听母亲和弟弟一讲情,就对宦官再次委以重任。宦官集团的势力重新强大起来。

何进一看不干了。这么一来,自己不是要走当年窦武的老路吗?

当年在汉帝刘志一朝,窦武和老学究陈蕃定计翦除宦官,事机泄露,兵败身死。

士大夫们也不干了,这不是等着再来一次“党锢之祸”吗?

宦官们曾经两度占上风,大量士人受屠杀,遭禁锢,冤声尚在耳边啊。

可是,何进作为外戚,其权力基础就是太后,既然何太后要重用宦官,他这个当哥哥的,还真就想不出什么应对的办法。

袁绍见何进没招了,就来了馊主意,说太后再强,不就一女人吗?干脆,调动地方部队进京戒严,维持治安。

地方部队以前跟洛阳没有什么来往,进京后告诉他们,宦官要反了,这样就可以逼迫太后,清除宫廷,平定朝内。

调外地兵马。调谁呢?想来想去,比较厉害的是现任西凉刺史的董卓。

何进就让主簿陈琳代皇帝起草诏令,调董卓率兵进京。

陈琳秘书长是个读书人,不懂军事,可还是看出这事儿太玄了,当即表示反对。

曹操当时也在旁边,就说:“要杀宦官,一个狱卒就够了,调什么外军啊。万一控制不住怎么办?”

曹操懂军事,按说何进该听了吧?

结果,何进急了,说:“孟德,你也有私心吗?”

曹操是宦官曹腾的养孙子,算有宦官背景吧,何进这话明摆着是对曹操的不信任。曹操一听话音不对,连忙闭嘴。

退出何进府来,曹操不禁仰天长叹:“弄乱天下的,必定是何进了。”

何进代新少帝刘辩制作了诏书并写私信一封,快马飞递,召董卓火速带兵入京。

何进哪里知道,他不听曹操之言,这一轻率之举,招来了一把“西凉大砍刀” 。大砍刀进入洛阳,将狂挥乱舞,杀瓜切菜,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都城洛阳,此时,是否有灾难预感?

军阀董卓,拥兵大西北,日夜发愁找不到称雄中原的机会,机会说来就来了。他接到诏书和密信,一分钟不到,就传令:集合大军,进发洛阳。

何进远邀西凉刺史董卓来洛阳,近调自己的部队在孟津搞实战演习。

黄河滩上的何进大兵们,天天挥动戈矛,高声呼喊:“杀宦官——杀!杀宦官——杀!”到了这个份儿上,何太后还是坚持保护宦官,何苗也找到何进,提出跟宦官讲和。

何进被何苗说得有些动摇,就跟袁绍商议。

袁绍一听,说:“开弓能有回头箭吗?您要再这么犹豫不决,窦武的下场就要在您身上重演了。”

何进觉得,还是袁绍看问题比较准确,何苗哪里懂得国家大事?开始信任袁绍,把大权交给他。

袁绍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命令各郡各国,捕杀宦官的家属。

袁绍给正在赶路的董卓打招呼,让董卓火速呈递报告,请求何太后诛杀宦官,并且要求到洛阳后进驻平乐观待命。

这样一来,等于是何进向何太后摊牌了:要么你同意清除宦官,要么我放大军进城,亲自动手。反正宦官我是灭定了。

何太后终于起反应了,传旨,除了像潘隐那样跟何进关系特好的之外,将大部分宦官都驱逐出宫,尤其是所谓的十常侍,勒令其回到封国养老。

何进对这个处理结果比较满意,认为就此可以罢手了。但是,士大夫和宦官双方,却都不满意。

士大夫们不满意,是恐怕有一天这些宦官再来个咸鱼翻身,那么自己就要遭受更大的报复。

宦官们不满意,是因为以往宗亲权臣因罪被逐回封国后,大多难逃被逼自杀的下场。

宦官们,深知自己人缘太坏,天下没有不恨他们的。一旦失去权势,就算何进罢休了,向他们索命的人也有的是。

阉公务员行事一向出奇的狠毒,何进已经把他们逼得没有了活路,那么他们就是死,也不惜跟何进拼了。九常侍带头,喽啰们跟着,一同跑到何太后面前哭求,请太后出面调停。

阉公务员们哭哭啼啼,说:“大将军听信外人,还是非要杀掉小的们九个人不可,小的们只有功劳没有罪过啊,请太后做主救小的们的命。”

何太后说:“这事好办,你们去大将军府上请一请罪,说一说好话嘛。”

阉官们说:“不敢,小的们怎敢去啊,去了还不是送命吗?请太后宣大将军到宫里来,小的们当面向大将军道歉、赔罪。有太后在这里,小的们真心实意,大将军也相信。”

何太后于是弄了一份诏书,宣何进到宫里来。

何进接到诏书,立马带着袁绍和曹操进宫,为防万一,由袁绍的弟弟袁术率领一千精兵随行。

到宫城门口,何进说袁绍、曹操和袁术:“你们在这儿等候吧。”说完,何进自己一个人进入宫中。

何进满心去跟妹妹商议要事的,刚走进第二道宫门,就发现宫门被悄然关上了。心里正在疑惑,尚方监渠穆拔出宝剑,将何进前心后背穿了个通透。

埋伏好的刀斧手也冲出来,嘁哩喀喳,何进就被乱砍致死了。

何太后没想到,她行的这一诏,要了她哥的命,也给自己和大汉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

曹操他们在宫门外等呀等呀,时间老长,不见何进出来,就大声喊叫。

张让站在城门楼上,扔下一颗人头来,说:“何进谋反,已被诛杀,你等快快退去,免得一同受死。”

袁绍见状大怒,连声高骂那些阉人的祖宗八辈。

何进手下的心腹将领,吴匡、张璋,气愤不过,率军进攻皇宫。

武贲中郎将袁术听得消息,也及时率军跟吴匡、张璋合兵一处。

吴匡、张璋、袁术们看宫城不容易打下,就下令火烧南宫。烧毁宫门,杀入宫中,发现何苗也在其中,吴匡大喊:“何苗跟宦官是一伙的,谋害大将军,大家为大将军报仇啊!”

何进虽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但是能尊重将领,体恤士卒,待部下仁厚,人缘非常好。吴匡一喊叫,在场的将士都哭着喊着冲上去,何苗转眼间被剁成肉泥。

袁绍觉得还不解气,命令关闭宫门,将所有的宦官,不分老幼,尽数杀死。

宫里的人很多,有些人虽然不是宦官,但没有留胡子,或者下巴剃得干净,都被当作了宦官,大兵杀得红眼,把他们全都宰了。

一场恶杀,两千多名宦官掉了脑壳。

汉少帝刘辩呢?宫内大乱伊始,宦官张让即胁持了他逃走。本来张让等还胁持了何太后,但是何太后被卢植救走了。

张让带着小皇帝刘辩和小王爷刘协,顺南北通道,出南宫,入北宫,又窜出北宫后门,越过北邙山,朝孟津方向逃亡。

幸好夜色降临,有掩护。张让死不放手,牵着眼泪哗哗的皇上小哥儿俩,一直望北逃命,半夜时分逃到一处黄河渡口——小津渡,费尽心思,却找不到一条渡船。

莫说渡船,连条小划子也找不到,莫说小划子,连个百姓的影子也找不到。可真是个“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呀,回首把京城望断,早无寻处。

夜空中,看到洛阳上空火光闪闪,张让知道大势已去。

陈留王刘协还能忍住饿,刘辩毕竟贵为天子,只晓得哭着叫喊,要吃东西。

本来早就该用晚膳的,一路奔逃,目前只有长河冷风。早春的深夜,非常寒冷,慌不择路奔逃时还没有什么,一停下来,汗水落了,小皇上只晓得饿上加冷。

孟津警察局局长闵贡,奉袁绍飞传军令,指派军队正在搜捕潜逃的宦官,马嘶戈鸣,声声传来。

手里握着皇上,没用啊,变成累赘了。张让等人知道这回死定了,没活路了。

张让伏身在地,给皇帝和陈留王磕头。磕头,磕头,再磕头。趴着说:“皇上啊,陈留王啊,天下已经大乱,奴才于大难中救出皇上,救出陈留王,可到目前,只有以死相报啦。奴才走后,皇上……陈留王……善自为之……”

张让叩首毕,起身,转身,缓缓地走向黑暗夜幕下的黄河。在刘辩和刘协的哭叫声中,张让投河自尽了。

刘辩和刘协兄弟俩被丢弃了。他俩惊恐万状地离开黄河小津渡,回身向邙山上寻找藏身处……

曹操和袁绍、袁术杀尽了宦官,却也找不到皇帝了。不仅皇帝找不到,连陈留王刘协也丢了。

检点军队,调查是不是乱杀乱剁,把皇帝也给剁掉了?

先帝刘宏只有刘辩和刘协这两条根,若全部剁断了拿什么去服天下呀?

调查结果是好像没有杀呀。宦官已经杀干净了,不可能窝藏了。那,丢哪儿去了呢?

这时候,听说奉诏进京的凉州刺史董卓带着大量兵马,昼夜兼程,行近洛阳。

袁绍和曹操开始担心,情形起变化了,何进已经被杀了,小皇上失踪了,董卓重兵在手,势如虎狼扑食啊。

后山学派燕山小队(原京北燕山书屋)编辑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名家漫说”,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