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听到望梅止渴这个故事的结局,
还是好结局。
好结局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在通过望梅止渴,活到最后,喝到了真正的水。
由此可见,好结局必须具备的一个核心特征,在于所有的付出都能换来收获。
那么于此对应的坏结局,则是让所有的付出化为泡影,
不该付出代价的人,承受了更多的代价,
不该继续背负的人,背负了更多的麻烦,
那么这样的坏结局,如果出现在望梅止渴这个成语之中,
那么问题本身,恐怕就会变得颇具玩味之意。
望梅止渴这句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说的是三国时期曹操率军途中,将士们因为长时间没有水源而口渴难耐,士气低落。
为了激励大家继续前进,曹操便告诉大家前面有一片梅林,又酸又甜可以解渴。
将士们听了这话,想到梅子的酸味,不自觉地流出了口水,暂时缓解了口渴的痛苦,然后振作精神,继续前行。
重点来了,最终大家不仅吃到了梅子,还喝到了水。
从这个故事的发展状态来看,先望梅,后止渴,最终获救,喝到了真正的水。
望梅止渴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自救行为,
通俗的说,暂时性的自我欺骗,是为了让自己不放弃希望,
坚持走下去,最终真正喝到了“水”,
所以望梅止渴,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有效坚持并明确获利的事情。
但是,如果从这个故事的现实性来看说,
这其实是一个很冒险的行为,
首先,望梅止渴,重点在于止渴。
因为止渴是动机,为了止渴,所以望梅,
而我们都知道,望梅的实质效果不可能止渴,
而是“我相信可以止渴”这个概念做出的前置铺垫。
举个很通俗的例子,望梅止渴和画大饼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
前者,是通过努力能有收获,
望梅,让嘴里生津,让自己活下去,然后坚持走到有梅子有水的地方,
付出了,然后获得收获。
而后者,则是根本没有收获,
画大饼,画给谁看,谁能信,谁愿意信,
这一系列的疑问,说到底就是一个“愿者上钩”的权衡。
其次,望梅止渴的冒险性就在于,如果坚持之后没有梅子没有水怎么办?
要知道在古代,这种行为极有可能会造成反噬,
大家都会知道谁在欺骗我们,即便有所谓的条框限制,
人在被逼急了的情况下,做出某种集体行为的冲动,
完全是有史可查,有料可依的判断,
我不知道在这个故事里的曹老板,是否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毕竟一旦这个望梅之后不能止渴,
那么让人望梅这件事,就会成为可能出现的所有恶果的导火索,
因此这里面潜藏的逻辑便因此浮出水面:
既然望梅,那就必须止渴,
如果不能止渴,那么让人望梅之人,
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信任与欺骗,各说各话时,
各有道理,各有立场,也各有主张,
但如果放到一起,也就是当一件事的两端,
存在着信任与欺骗时,
这两件事,绝对无法共同存在,
可如果非要让这两方都存在,怎么办呢?
那就往往那“梅子”吧,
至于止不止渴,
相信信任与欺骗能够和谐同存之人,
肯定能想象出一个逼着自己相信的理由: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
当事实摆在眼前,明白人知道该回头的时候,
有人看了一眼便会离开,
有人则是看瞎了双眼,
也能保持微笑,
以欣然接受之姿态,
“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