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照任家台礁石公园

在山东的胶东沿海,有很多地方的名字里都有“皂”字或者“台”字;如威海的皂西台、东涝台等,烟台的北皂村、小皂村等,日照的王家皂、皂官庄、张家台、李家台、吴家台、任家台等。

那么,这些地名里带有的“皂”“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带“皂”字的地名,与旧时使用海水制盐有关。我们使用海水制盐的历史悠久。《中国盐政史》上有说:“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夙沙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

关于夙沙氏,《吕氏春秋·用民篇》曰:“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神农即炎帝。据此,夙沙氏生活年代应在炎帝时期或略早。

煮海为盐,在我国古籍中多有记载。《世本八种·作篇》(张澍稡集补注本)有云:《北堂书钞》引《世本》云:“夙沙氏始煮海为盐。夙沙,黄帝臣。”《路史注》引宋衷注:“夙沙氏。炎帝之诸侯。今安邑东南十里有盐宗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寿光双王城水库盐场遗址

北宋《太平御览》卷865引《世本》“宿沙作煮盐”时注称:“宋衷曰:宿沙卫,齐灵公臣。齐滨海,故(宿沙)卫为鱼盐之利。”

宋衷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儒。按照他的看法,宿沙卫是春秋齐灵公重臣,其活动范围应在齐国沿海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沿海。

根据《左传》等先秦文献的记载,炎黄族群直到东周还有同姓后裔延续下来,因此,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宿沙卫极可能是远古时期夙(宿)沙氏部落的后裔。

2003年,在寿光北部双王城水库,发现商周时期大型古盐场遗址群。因此,学者认为夙沙氏的活动范围具体是在今天的寿光沿海。

在相当漫长的一个时期内,沿海民众煮海为盐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据《牟平县志》记载,“西汉,东牟县置盐官,招收灶户建灶煎盐。明制签民为灶,隶于灶籍,称为灶户,称灶户人民为灶丁,拨给灶地即草荡地(刍薪用地),滩池地(煎盐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盐场

据此,在海边以灶煮盐(也称煎盐或熬盐)的煮盐户称为“灶户”;和皂户对应,以滩晒盐的、则为“滩户”。古时,汉字“皂”“灶”两字同音相通,煮盐户集中的地方、就被称作“XX皂”;晒盐户集中的地方,就成为“XX滩”。

此外,烟台、威海、青岛三地都有叫“廒上”的地名,也和制海盐有关。“廒”即“熬”,即熬盐的盐库。

胶东还有的直接以盐命名的村,如牟平的盐滩村、福山的盐场村等。

至于东涝台、任家台之类的“台”,则是和烟台的“台”一样意思,指的是“墩台”;墩,亦称烽堠,专事燃发狼烟报警,是古时用以举狼烟的方式,传递敌情、以防不虞的军事通信设施,千里之地、瞬息可知。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故事“烽火戏诸侯”说的就是一个和墩台有关的故事。

用于地名的字,还有“堡”;一般设在沿路旁,作里程标志,有十里一堡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