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2月,美国人西德尼·甘博辗转万里,终于抵达北京。

此时,这座千年古城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共行,新式电线杆与古老城墙并立,构成一幅独特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直门外的护城河

为记录下这些历史瞬间,甘博走街串巷,足迹遍布京城,用镜头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

今天,我们精心挑选了其中26张照片,和您一同领略,1917年的京城风貌。

太和殿前的广场,正在举行庆祝一战胜利的阅兵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和殿的正面,这里是故宫规格最高的建筑,拥有顶级配置的“五脊六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宏伟的故宫建筑群,由于当时缺乏维护,一些房屋的顶部,已经出现破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云榭,当时同样是缺乏维护,岸边已是杂草丛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阳门箭楼,始建于1419年,是内九门中,唯一能够走“龙车凤辇”的箭楼,至今仍保存完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正阳门箭楼,当地人俗称前门楼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阳门,由于这里靠近通州码头,一直都是繁华的商业区,1956年10月9日拆除完毕,旧址在朝阳门立交桥正中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直门,始建于1267年,1958年拆除,旧址位于东直门立交桥西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直门附近的护城河,巍峨的古城墙下,十几只大白鹅在水中惬意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正在采摘,护城河里的菱角,具体拍摄地点不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定门,始建于明洪武元年,这里是凯旋而归的收兵之门,1969年因改善城内交通而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右安门,始建于1562年,是京城外七门之一,因年久失修,于1956年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武门附近的道路,城墙下都是低矮的民房,远远不能和现在的繁华相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便门附近的城墙,古老的泥土路上,已经插上了电线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胜门箭楼,始建1437年,为征战出兵之门,主楼于1921年拆除,箭楼如今仍保存完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箭楼近景,高大宏伟,巍然挺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墙远景,保存的非常完整,护城河水很浅,马车能够涉水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楼,周围已经有不少电线杆,但人们穿的还都是长袍马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楼,附近都是低矮的民房,远远不能和现在的繁华相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文门附近的牌坊,下面有不少等活的黄包车工,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出租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颐和园玉带桥,景色优美,静谧典雅,但没什么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颐和园十七孔桥,同样看不到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十三陵的神道,树木稀少,显得颇为沧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煤山上的歪脖子树,60年代消失后,1996年移植了一棵老槐树,重新种在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泉山圣缘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塔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条泥泞的老胡同,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这些照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韵味。如今,百年已过,这座千年古城,早已焕然一新,变得更加现代化与国际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