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对“龙”情有独钟,它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至尊,象征着力量、智慧和权力。一条巨龙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龙的传人”中便包含着强烈的文化认同,龙也逐渐从一个概念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东方文明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缙云自古以来便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以轩辕黄帝的名号“缙云”命名的县域,这里黄帝文化源远流长。相传,黄帝在鼎湖峰上铸鼎炼丹,驭龙升天;东晋朝便建有祭祀轩辕黄帝的“缙云堂”;到了唐宋时期,官方祭祀黄帝盛行,宋真宗派大臣到缙云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并将祈求国运昌盛的“金龙玉简”投入仙都金龙洞;1997、2022年,分别采集了鎏金铜龙和北宋金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龙文化的种子在缙云民间根深蒂固:无论是龙须草之名的由来(谢灵运在《游名山志》中记载龙须草:“意者谓鼎湖攀龙须时坠落,化而为草”),还是以龙为名的山名、水名、村名、寺名等,以及为本地人民所喜爱的迎龙民俗活动,都足以见出缙云人对龙的敬畏和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碧,曾是“黄帝驻跸”之地。这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黄帝文化底蕴,也让龙文化深深扎根于此。据《缙云县志》载:陈祚,缙云下小溪,永乐十六年戊戌科进士,曾任翰林院修书、福建市舶司提举等职。永乐为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历经22年,其间全国形势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因此也称永乐盛世,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彼时京城盛行以舞龙活动展现盛世气象,陈祚在京为官多年,回乡后指导村人仿效京城的龙灯,扎制龙头灯供乡亲元宵娱乐,制成的龙头自然带着京城的大气和贵气。后村人又结合本地板龙特色予以改进,就形成现在的大龙头板龙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也是下小溪人民的精神寄托。不只是对风调雨顺的期盼,更希望龙神能福佑本地,泽被后世。为显诚心,下小溪村的迎龙程式自有一套讲究的程序:正月初三洗龙头板,送龙帖,糊龙头。正月初八起,打锣催灯,择定路线和场地。正月十五上午9时整将大龙头从龙头间抬到广场,坐南朝北摆放,并做好。12时整将白公鸡血洒龙头开龙眼,锣鸣炮响,龙头灯光齐亮,数条布龙齐齐舞动,声势浩大,以示隆重。下午3时左右,连接龙头龙身;17时许,龙头起动到村本保殿前,摆祭礼,叠八仙,鸣锣响炮,祀求神明庇佑赐福。而后按计划进行舞龙、团龙,数小时后,抬回广场拆灯。大龙头正月十五迎一天,布龙灯与灯戏正月十三日起灯,十七歇灯。2010年,下小溪大龙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缙云传统龙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帝王贵胄的象征到中华民族的符号,龙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族群认同。从龙的意象来看,它由多种动物形象融合而成,成为了远古族群记忆的载体,奠定了宗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一场迎龙活动通常以村为单位进行,一条板龙就代表一个族群,或以血缘为纽带,也有因地缘关系而形成,深深地嵌在村庄社会基础中。缙云的村庄多因姓氏聚族而居,村里的主要姓氏都有各自的宗祠。在举行迎龙灯活动时,制好的龙头龙身一般安放于宗祠。宗祠不仅是祭祀的场所,也是传承家族和地方文化的重要基地。将板龙置于宗祠,是对宗族权威和祖先智慧的尊重。借助迎龙灯的机会,宗族能够展示其组织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强了村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和共同体意识。并且,由于在缙云方言里,“灯”与“丁”同音,故而迎龙灯也承载了子孙繁茂、人丁兴旺的愿望。有想添丁的人家在迎龙时,可以“接龙”,龙会专门迎到这户人家,户主摆上香烛供品迎接,把龙嘴里的灯取下来点亮自家的灯烛,以期家族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甲辰龙年,这一特殊的年份赋予了人们对“龙”的强烈情感和独特期待,新碧人民对龙的热情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从元宵节新碧13个村联合打造的“千米巨龙”踩街活动到举各村之力编排的舞蹈《龙吟缙韵》,龙文化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是联结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更是凝魂聚力的精神图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