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1年,当欧洲各国看到镰刀旗帜从克里姆林宫落下,红星标志从列宁墓被移除的时候,许多人不禁欢呼雀跃——这个存在了69年的社会主义“赤色帝国”终于在这一年崩溃了。

可耐人寻味的是,在苏联崩溃前夕,美国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试图为其“续命”,对解体一事竟持反对意见。

历史的车轮似乎正在开一个巨大的玩笑,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界对苏联解体的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在学术界一直是个热门词汇,大部分学者的观点聚焦于苏联自身的“信仰崩塌”,这一因素导致持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遭到了集体性抛弃。

在具体的因素分析上,大致有四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内部矛盾随时间积累,经济发展停滞,民心渐失

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内在问题,其中工业和农业发展严重不协调。

重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领先于轻工业,导致大量资源投入军工等行业,民生物资供给短缺。

劳动力积极性不足也导致生产效率偏低。

同时,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个人利益被无限制地压缩,农民热情大减,粮食增产乏力导致需求遭遇供给短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也造成了“剪刀差”,进一步削弱了劳动积极性。

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凸显。

80年代,苏联经济增长率骤减,民生物资长期短缺的问题导致人民生活质量下降。

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危机与日俱增,民心渐失。

这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社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改革遭遇阻力,精英阶层和民众观念分歧

苏联高层经过长期思考,也意识到经济体制的问题所在,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党内就出现了改革的倡导者。

80年代初,安德罗波夫等领导人试图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这些改革措施在推行中遭遇了层层阻力。

一方面,苏共党内存在改革和保守两种意见。

党政军系统的官僚利益集团,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考量,反对改革开放。

另一方面,广大群众的观念也难以在短期内发生转变。

执政党的民主化进程过于迅速,使民众来不及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产生动荡,执政精英与民众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严重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西方思想价值观大举入侵,民族认同感下降

80年代,随着苏联对西方开放交流,西方的思想文化大举涌入。

西方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渲染社会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动摇了广大苏联公民的制度信仰。

西方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观与苏联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发生强烈碰撞,许多人开始追求个人主义自由,而非集体利益。

民族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下降,也削弱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高层领导人错误决策,改革走向极端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极端改革,这成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他做出的三大错误决策导致苏联一蹶不振:

第一,是在裁军问题上过度让步美国。

他单方面裁减了大量常规武器与导弹,削弱了苏联的谈判实力和安全防线。

第二,是对西方开放度超出苏联的承受能力。

大量引入西方思想文化,削弱了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也冲击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是在东欧政策上放任不管,东欧剧变直接导致了苏联在这一战略缓冲区的影响力丧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三大失误最终让苏联在经济、军事、政治多方面陷入困局,苏共也在改革中土崩瓦解,最终导向彻底解体的结果。

但是,外部环境变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美国的策略调整,直接影响着苏联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戈尔巴乔夫的西方误判,他在2006年采访中谈到:“在任期内,我做了三件大的让步:销毁部署在欧亚的中程导弹;允许美国核查苏联军事基地;不将星球大战计划与中导条约绑在一起谈判。”

“我本以为这样有利于缓解国际紧张,获得和平奖也证明西方欢迎我的做法,现在看来,这给了美国极大战略优势,也削弱了苏联影响力,我完全误判了西方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决策功过,至今仍有争议,有人认为,他们应该在苏联解体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同作用。

戈尔巴乔夫本不应轻易放弃苏共领导地位,更不应单方面让步削弱国力;叶利钦上台后,也可选择更温和稳定的民族关系政策,而非推波助澜让苏联解体。

但另一方面,鉴于当时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两人难以完成根本扭转乾坤的改革。

他们的选择也许不完美,但在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上,我们还需审慎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主要在于其社会主义制度长期积累的问题,这些问题随时间加剧,最终导致改革无法收场,推向极端的结果:

1.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重工业与轻工业严重不平衡

2.工人积极性不足,农业增产乏力,民生需要短缺

3.政治体制僵化,官僚主义严重,精英阶层的特权没落民心

这些问题导致80年代末,苏联经济陷入困境,政治动荡加剧,民族矛盾和独立倾向高涨。

改革刻不容缓,但内忧外患使得局势难以收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方面和美国西方对续命苏联的各自尝试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苏共领导人就意识到制度的问题,试图采取一系列改革缓解危机,其中安德罗波夫的贡献尤为卓著。

安德罗波夫推行了政治整肃、经济改革、农业承包制以及工业和对外开放政策。

这些措施改善了苏联的发展失衡,也为中苏关系恢复创造条件。

安德罗波夫去世后,虽有短暂波折,但继任者也基本延续了他的改革方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这些政策能长期坚持,苏联解体或可避免。

但在1985年,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开明领导人相继去世,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却一改前人作法,他极端推行民主化和对西方开放。

于是这些渐进改革本可避免苏联激变,却在戈尔巴乔夫这里情势已无法挽回,最终导致了红旗落下的结果。

由此看来,虽然苏联内部长期存在问题,但直接促成其解体的,还是戈尔巴乔夫本人的错误决策,这也成为其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解体时,西方国家表面上幸灾乐祸,实则惶恐不安。

因为一个强大的苏联对欧美形成了“制衡”,而这个巨人的突然消失让世界秩序面临无法预测的变数。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一个强大的苏联一直扮演着关键的战略制衡角色,它与美国构成冷战时期世界两极格局中的力量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没有了苏联这个竞争对手,美国很可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对西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所以当看到苏联逐步走向解体时,西欧主要国家的真实反应是担忧和焦虑。

英国、法国、德国等国预测到,苏联的突然消失势必会破坏战后形成的世界战略平衡,让国际秩序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看,苏联解体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

第一,苏联庞大的常规和核武库可能落入不受控制的局面,造成全球范围的军控难题。

第二,东欧作为苏联的战略缓冲区一旦瓦解,将导致难以预料的地缘政治变动。

第三,去苏联化会加强欧洲各国的国家认同,削弱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削弱欧洲对美关系。

第四,一个被削弱的俄罗斯更可能走向极端民族主义,对欧洲稳定造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尽管西方国家表面上表示欢迎苏联的解体,但实际上他们也希望能够维持一个受控的苏联,而非看到一个完全崩溃的结果。

对于美国来说,苏联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冷战时期奉行遏制政策,但美国的最终目的并非真正消灭这个竞争对手,而是维持稳定的力量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80年代末,随着苏联国力衰落、东欧剧变以及戈尔巴乔夫的大幅让步,美国逐步放弃了遏制政策。

布什政府希望能将一个经济开放、政治温和的苏联纳入西方框架,成为国际体系的一员,这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一旦改革开启,就很难掌控其速度和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政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突然崩溃和解体。

这也超出了美国的战略预期,让布什政府措手不及,结果导致其在91-92年的外交政策失误。

可以看出,苏联的解体对于西方国家和美国而言,都是一个突发事件,超出了他们的控制。

这也导致了冷战结束后全球战略格局的剧烈震荡,各国都需要一个过程重新适应这个全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