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伟大王朝,在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史上都是独一份的存在,至今都有“强汉盛唐”的说法,即便是坐拥天下四百年的两汉王朝,也只能称一个“强”字,而近三百年天下的唐王朝才是真正的繁华所在,足以担得起一个“盛”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唐盛世,几多繁华。(本文由作者原创)

唐王朝的繁盛不仅仅是汉民族的繁盛,同样也是各个边疆少数民族的繁盛,自唐太宗李世民被公认为“天可汗”之后,唐王朝一直奉行的就是民族团结,天下一家的理念,是真正的将后世梁启超先生归纳总结的“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推行实践的唯一王朝,与两汉王朝奉行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大唐,数不胜数的少数民族同胞都曾为这个繁盛的王朝贡献过自己的力量,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在唐朝安史之乱中铸就丰功伟业的一代名将李光弼,他就是契丹族人。当然,今天我不打算说他的民族成分,而是要来说一说他在河阳之战中神奇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李光弼。(本文由作者原创)

公元759年9月(唐肃宗乾元二年),面对安史叛军中的史思明集结重兵,分兵四路南下汴州的危险局势,正在巡视黄河沿岸的李光弼快马赶回汴州,准备迎接这一次重大的挑战。

回到汴州后,李光弼告诫汴滑节度使许叔冀,要求他坚守汴州十五天,而他自己则返回东都洛阳集结援军。谁知道,李光弼前脚刚走,许叔冀就马上向史思明投降了,史思明叛军从此就可以纵横南北,直至江淮一线,而孤军独守洛阳的李光弼部的处境就越发危险了。

李光弼在明知史思明会重兵围攻洛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生力量不被消灭,他将洛阳官民全部迁移出城,使得洛阳成为一座空城。李光弼则亲自率军将重要物资运入河阳小城,一是这座城城防也还坚固,二是小城虽然不如大城大,但也更集中,他这点兵力更适合在小城布防,而大城洛阳需要分兵把守,很显然没有取胜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的哀痛。(本文由作者原创)

李光弼这个以退为进的策略取得了奇效,史思明叛军在河阳猛攻了几次之后,对这座看起来小、实际上坚如磐石的小城一筹莫展。实际上,史思明部比李光弼部的实力要大得多,别的不说,单单战马这一项,李光弼部就是有多远差多远的,他们光战斗力爆棚的良种马就有一千多匹,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史思明也看出了李光弼的弱点,他有些嘲弄的使了些小伎俩。咱都知道,在古代,马就跟二战时期的坦克一样,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史思明看准了这一点,因此他经常叫士兵将他阵营中的良种马赶到唐军看得到的河边洗澡,那良马流畅的线条,健硕的肌肉,看得唐军士兵们一个个都一愣一愣的,给大家的心理无形当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你想啊,这么多“坦克”就摆在那里,而你就只有一双腿,你说你怕不怕?

李光弼开始的时候也是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士兵们的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落下去,有好些不太好的声音开始出现在军阵之中,唐军的军心显然已经被动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史思明。(本文由作者原创)

怎么办呢?李光弼紧锁眉头,犀利的眼神遥望着河对岸的那群良种马,心里是说不上的压抑。看着看着,李光弼突然灵光一现,想起了早年看过的前朝军事书,又想起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镇守雁门关的一段往事,顿时禁不住地喜上眉梢,不由得大喊了三声:“妙哉!妙哉!妙哉!”

几乎是立刻马上,李光弼向自己的部下发布了一道明显带着点神经质的军令,他要求军卒们逐一清查营中的战马,最主要的是要把公马、母马和小马严格区分开来,然后把母马和小马分门别类集体拉到校场上听候命令。

军卒们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心里大概都在想,大将军如此行事,莫不是这几天愁得失心疯了,仗打到这份上,不去思考怎么破局,居然在这里安排我们区分公马和母马,难不成你还要在阵前搞一次母马选美比赛不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漂亮的母马和小马。(本文由作者原创)

嘿!你还别说,这些军卒真不愧是李光弼的部下,脑子就是灵光,李光弼大将军这一次还真的是要认认真真地搞一次母马选美比赛。

军卒们心中虽有怨言,行动上却不敢耽误一丝一毫,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地完成了主帅交给的任务。然后将区分出来的母马和小马分别拉到了校场的两块空地上。李光弼见大家完成任务了,立即就一身戎装、神气活现的来到了校场之上,然后他亲自跑到安置母马和小马的空地上逐一进行了删选,最后,李光弼选出了自己军阵中看起来最漂亮、最健壮的母马和小马共计五百匹之多。

选出来之后,李光弼大手一挥,让士兵们将这五百匹马全都牵回去,一定要好草好料好生喂养,不得出半点差错,谁要是给喂坏了,到时候军法严惩不贷,命令一下,李光弼头也不回的转回到了自己的军帐中,留下了一校场面面相觑的唐军军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征战的唐军兵团。(本文由作者原创)

过了没几日,河对岸的史思明部又故技重施,把他们的良种马再一次牵到了河边溜达。唐军士兵们只看见这些良马愈发的健壮了些,它们十分猖狂地在河边奔走嬉戏,完全不顾及半点对岸唐军的心理感受。

就在这时,把自己关在军帐中睡大觉的李光弼,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下达了他这几天来的唯一一道军令,他要求士兵们将之前选出来的五百匹马中的那些母马全部赶出城去。

重点来了。这些马都是母马,那就是马中的母亲,是母亲它们就会眷恋自己的孩子,所以,当唐军将它们集体赶出城去的时候,这些母马是死活也不出去,但实在没办法,士兵们狠命地将它们往外赶,它们就只好一步一回头、极不情愿地出了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嘶鸣的母马。(本文由作者原创)

应该是意识到了母子即将分别,这些母马在万分悲痛当中,集体开始了自己的召唤行动,它们放声嘶鸣并不断地望向城中,大概意思就是,我的孩子啊,赶紧出来,来到母亲身边来吧。一时间,几百匹母马的嘶鸣声大作,足以震动寰宇。城里的小马听到城外母马的召唤,哪里还能沉得住气,于是又在城里回应了起来。

于是,这样一个奇特的景象出现在了两军阵前的河阳城内外,母马嘶鸣,小马嚎叫,河阳城边万分热闹。

正在大家犯迷糊的时候,又一个奇特的景象出现了,史思明部那些原本在河边悠闲自在溜达的良种马群突然混乱了起来,它们也在不断地嘶鸣。原来,这些十分健壮的良种马本来就以公马居多,它们也是性情中马,久经战场很少能够软玉温香在怀,这一下听见了对面漂亮的母马群极具诱惑力的呼唤,它们原本就躁动的心怎么可能稳得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情的公马。(本文由作者原创)

所以,在听到越来越大的母马嘶鸣声后,史思明部的那些公马纷纷不顾一切地行动了起来,它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很快,这群马开始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气喘吁吁、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向着河对岸的唐军母马群奔去。

就这样,史思明的公马爱着李光弼的母马,顺带着还有少数吃醋的史思明部的母马们,片刻不到的时间,便全都汇聚到了李光弼镇守的河阳城下。唐军士兵们这才明白李光弼的良苦用心,纷纷笑逐颜开地拉着母马和它们新交的“男朋友”以及它们的“情敌”,轻轻松松地如数牵进了河阳城中。

史思明部几个放马的士兵开始一阵错愕,但也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但事已至此,为时已晚,当下大乱的他们快速跑回去禀告了史思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阳之战,转机居然是选美。(本文由作者原创)

史思明一听大惊失色,立即点齐剩下的骑兵队伍奔袭而来,想用最快的速度挽回点损失。但这一切早就在李光弼的预料之中,史思明的骑兵屋漏偏逢连夜雨,又碰到了李光弼的伏兵,当下又大败而归。

李光弼战前“选美”的故事说得差不多了,他用了一个小小的计策,就非常不好意思的收获了史思明送来的良马五六百匹之多。而史思明部的这些关外士兵缺少了马匹,自然就像缺了腿的老弱残兵,再也提不起半点战斗激情来了,整个军队顿时元气大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阳之战示意图。(本文由作者原创)

而李光弼部则士气高涨,他们在良种马的辅助下,加上李光弼的神奇指挥,他们迅速歼灭了史思明部的这一支主力军,并最终取得了河阳之战的胜利。

当然,我们不能说李光弼就是因为得了这五六百匹良种马,才打赢了这场战役,但是,我们从他弃守洛阳,以退为进移驻河阳的战略部署,以及用母马勾引敌军公马的这些战术策略来看,李光弼确实是一个既具有战略眼光,又极具战术素养的出色将领,可以说是一个将军事理论和军事实战完美结合的天才将军,有这样的名将坐镇,安禄山史思明这样只有勇猛武力的蠢才,自然就只有失败的份了。

最后,我们也要感谢唐太宗李世民定下的“天下民族是一家”的国之大计,否则,契丹族人李光弼又怎么可能有机会挽救濒临绝境的大唐王朝,你说是吧?!不仅如此,挽救唐朝的少数民族将领可不只有李光弼,还有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比如哥舒翰、高仙芝、阿史那社尔、李克用等等……,可谓是数不胜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光弼画像,看起来很儒雅。(本文由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