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年,年羹尧知道自己将被问斩,暗中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一位书生,并千叮万嘱:孩子出生要姓“生”。书生疑惑,年羹尧一句话就让书生俯首称是,也让他知晓了皇家内部的秘密。
“孩子出生之后你好好抚养,只有一点,让他改姓为‘生’,若无必要,最好一辈子都不要让他追究自己的身世,否则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年羹尧此时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结局,而他之所以急忙安排后事,就是担心皇帝会株连九族,让他们家没有后续香火。
书生虽然穷困潦倒,但是年羹尧曾救过他一命,人品信得过,听到这句话之后起了一身冷汗。
虽然对方没有直说,但当时的年羹尧称得上是权势滔天,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皇帝能够约束他,谁敢说“年大将军”一句不是?
可见能够让他感到恐惧的人,也只有皇帝了。
年羹尧是清朝时期的重臣,凭借出色的能力获得了皇帝的赏识,权势最大的时候,手中掌握着不少重兵,之后继位的雍正想要拔除他都费了不少心思。
不过和其他只手遮天的奸臣不同,年羹尧确实有实力,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了四川巡抚,把当地治理的风调雨顺,这才得到了皇帝的青睐,从文官做到了武将。
甚至后期掌管军队之后,年羹尧调兵遣将的能力还进一步得到了展现。
论文能够将一方水土治理的安居乐业,论武在战场上又能够连打胜仗,也怪不得康熙和雍正都会对他异常器重了。
然而,常言说伴君如伴虎,功高盖主并不是一件好事,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找来杀身之祸,除非这个人十分谦逊低调,时刻记得降低自己的身份。
遗憾的是,年羹尧显然没有察觉出雍正对他权力增大的担忧。
在大众常见的解释当中,年羹尧之死很大一部分是“自作自受”,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就连他自己也开始洋洋自得,在皇帝面前也毫不收敛,以能臣自居。
时间一久,他的态度自然会引起雍正的不满。
除了年羹尧本身得意忘形之外,雍正另外一个不得除掉他的理由便是他参与了“诸王夺位之争”。
这个说法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但是也有很多人信服。
康熙在位的时候,几个孩子之间的权力斗争一直都是暗流涌动,年羹尧作为朝中有一定地位的大臣,他的支持至关重要。
从年羹尧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四皇子胤禛之后,他们就有了绑定在一起的利益关系,说不偏心自己的妹夫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在“夺嫡”中,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掌握了雍正坐上皇位的秘密。
正因如此,他才不能留下来,万一哪一天那些内幕被他说出来,影响的就不止是雍正个人的声誉,还会让皇家的颜面受损。
再加上年羹尧在朝中越来越横行霸道,他的独断专行的态度早就让“同事们”心生不满了。
当雍正委婉咨询大臣们意见的时候,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帮他说话,这一切因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了年羹尧的倒台。
资料来源:官二代出身权臣年羹尧恃宠而骄目无中央终被杀——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