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陇中黄土高原上,两台机器在地里忙碌地穿梭,土豆一畦畦从地里被挖起,然后送上传送带,最终轻轻滑入吨包中。这是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装备研发团队联合企业研发的4UZ-110B装袋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和4UZ-1ZS-T型履带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工作的场景。
“感谢赵武云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这两台收获机给我们帮了大忙嘞!”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镇长张虎天笑得合不拢嘴。
实际上,早在2014年,赵武云就带领团队建立了“临洮旱作农业装备产业专家院”,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解决了旱作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的问题,为甘肃省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装备支撑,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
补齐特色产业短板 高效收获机获好评
“原先人工每天最多能挖三五亩地,如今机器一天就能收获二三十亩地,效率提高了十几倍。有了收获机,我们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甘肃定西瑞源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巧花笑盈盈地说。
得益于赵武云和团队研发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环山梯田马铃薯也能实现高效低损收获,这让张巧花和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近450万亩,但种植区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区,同样存在“无机可用”的问题。该团队针对药材种收关键环节,研发出黄芪移栽机、党参露头栽培联合作业机、中药材自走式联合收获机等系列机具,获得了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胡麻籽油具有促进人体智能、强身健脑、防止心血管疾病、抑制疾病基因等重要作用,但种胡麻收获成本太高,许多人都不愿意种了。”这个问题困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建伟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贾尚军很多年。
赵武云和团队也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为此,团队联合企业研发出国内首台大型自走式胡麻联合收割机。如今,经过多年田间试验与优化设计,已实现批量生产。
这个过程中,又带来新的问题,丘陵山区的胡麻怎么收呢?不同于大型机械的是,丘陵山区机具体型小、动力小、空间布局有限,但功能分毫不能减。面对困境,团队成员深入企业调研,最终联合企业研制出国内首台丘陵山区胡麻联合收割机。
甘肃还是油菜种植大省,该团队又研发出新型链齿喂入油菜联合收割机,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春油菜机械化低损收获需求。“过去靠一把镰刀,一天最多收一亩五分地。现在收割机在田里转上几圈,一亩地就收完了!”临夏州积石山县刘集乡陶家村65岁的马有明是种庄稼的“老把式”,新型油菜收割机让他感触良多。
聚焦协同技术创新 杂粮实现机械化生产
十月初,金灿灿的谷穗因颗颗饱满而弯了腰,眼看自己承包的1000亩谷子迎来丰收,但却没有人工和机器来收,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华犯了难。
同样犯难的还有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天育和他的育种团队,“新品种抗旱能力强、产量高、农户接受程度好,但就是收获难,一是没人工,二是普通机具损失大。”
杨天育联系到了赵武云,希望能解决小杂粮收获难的问题。当面对丘陵山区漫山遍野的杂粮,团队也犯了愁:研制专用机具,需要解决谷子、糜子、荞麦等不同作物的收获问题。但是农户购买力有限,每个收获机只能收一种作物,除了收获季其他时间都在闲置。
“能不能研制一种可以收获多种作物的机器呢?”赵武云突然冒出一个新想法。
很快,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在胡麻联合收割机平台上改进设计出谷子收割机,并形成“1+N”模式设计理念——即,一个主机配套N种收获附件,通过更换附件的形式解决一机多用问题。
2023年,通过“1+N”模式研发的低损谷子收获机正式亮相测产。“总损失率在10%以下,对于种粮大户和合作社来说,节本增效效果非常可观。”专家组组长、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原向阳教授说。
2024年,团队根据“1+N”模式持续研发出糜子、荞麦联合收割机以及谷子精量播种机,持续解决杂粮机械化生产问题。
“现在我不仅有收割机,还有播种机,种再多的地、再多的杂粮都不怕,特别感谢甘肃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的专家们,解决了种子和机器这个‘老大难’。”王华笑着说。
“这才是‘良种’遇‘良机’。”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董孔军说。
有效解决“白色污染” 农业绿色发展迈上新赛道
利用覆膜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产量,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对地膜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研发一款残膜回收率高的农机,整治土地里的“白色污染”,也是赵武云和团队的一块“心病”。
甘肃覆膜种植面积近3000万亩,河西灌区玉米茬地秸秆残留量大、割茬高、玉米根系发达、地表不平,地膜难以降解,经过风化后难以回收,是残膜回收最复杂的工况之一。
“这能收起来吗?我没见过这样的机器。”这是赵武云带领团队在武威、金昌、张掖等地调研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田间调研、土壤残膜根茬性能试验、起膜铲受力分析与设计、膜面清洁台架试验、整机图纸绘制……一套标准化的机具设计流程下来,由团队设计的初代残膜捡拾机亮相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龙源村。
“这个机器真了不起,这样的地膜都能捡拾干净!”在现场观摩的金昌陇源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团队成员刘小龙介绍,经过多年持续改进设计,又创新研发了五种针对不同情况的残膜回收机,有效解决了“白色污染”,“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下,地膜的使用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灿灿的玉米、匀实的土豆、籽粒饱满的胡麻……它们的新朋友——智能农用收割机正穿梭在这片丰收的田野上,为更多的农民带来实惠,带来幸福。(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张馨正 史瑞杰)
作者:张馨正 史瑞杰 尹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