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进法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以来,徐州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深入开展“司法品质提升年”活动,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徐州日报特别开设“媒体进法院”专栏,以媒体视角记录全市两级法院在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敬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贾汪法院积极探索少年家事案件审判方式改革,提出“少年家事审判无执行”理念,即通过家事审判方式与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力争将绝大多数的少年家事案件全部在审理阶段化解,尽量避免进入执行环节,实现矛盾纠纷“一次性解决”。“少年家事审判无执行”的创新探索,是贾汪法院贯穿“上医治未病”理念,以司法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

今年以来,贾汪法院少家庭共审结少年家事案件970件,其中824件调解(含撤诉)结案,主动履行率达91%。强化专业审判、柔情司法、注重亲情关系修复与心理疏导、坚持审执一体、延伸司法服务功能等一系列“组合拳”,是贾汪法院践行“少年家事审判无执行”的司法密码,通过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起“小案件”,让家事审判有力又有度。

擦亮“家”的底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开家事法庭的大门,墙壁上的一句“家和万事兴”,触动着很多当事人,打开了他们被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所淹没的温暖记忆。

“上不违法意,下不拂人情”。家事案件十分特殊,大部分纠纷都夹杂着复杂的情感因素。贾汪法院少家庭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修复家庭情感、促进家庭和睦为目标,引导当事人理性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家住大吴镇的王婆婆已经80多岁,生育五女二子。然而,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她的七名子女却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衣食无着,无奈将七名子女诉至法院,要求他们履行赡养义务。

看到案卷后,承办法官王道强不禁皱起了眉头。老人年岁已大,行动不便,没有生活来源;七名子女家庭情况各有特殊,都不愿意与老人同住。此前因为老人赡养问题,兄弟姐妹间已经闹过不少矛盾……既要老人老有所依,又要化解子女间的嫌隙,怎么办?

开庭那天,子女七人都来到了家事法庭。“母亲一个人把你们兄妹几个拉扯大不容易,再困难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对不对?”“老人这么大年纪,你们难道忍心看到她生活无着吗?”“家里兄弟姐妹多,老人有时候可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但不要因为一点矛盾便把血肉亲情割舍了……”法庭内,王道强以道德和亲情为切入点,通过亲情感化、情理劝导、释法明理,子女们的态度渐渐缓和,分别与法官倾诉兄弟姐妹间过往的恩恩怨怨,从当初的分家问题到赡养问题,再到如今的对簿公堂,子女们肚子里的“委屈”终于在法官面前倾吐出来。

最终,七名子女当场签订协议,将按月支付赡养费,同时表示愿意轮流接老母亲到家中赡养。至此,这起耄耋老人的赡养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双方在法庭之外重拾了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2年过去了,每月1500元的赡养费如期履行,没有拖欠。

紧扣“情”的纽带

离婚纠纷中的情感纠葛是案件根源,用“情”解“心结”则是调解离婚纠纷案件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起离婚案中,女方王某赡养公婆的同时,还要照顾两个未成年的儿子,男方张某出轨并与第三者育有非婚生子女,因没有办法妥善处理而提出离婚。

承办法官接到案件后,秉持快速调解、“一揽子”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理念,通过电话沟通、走访调查,了解到双方婚姻关系确实名存实亡,均同意离婚,但在孩子抚养问题方面存在分歧。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从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孩子读书、生活、居住环境以及双方当事人经济能力等因素,耐心细致做当事人思想工作,疏导双方情绪,并与当事人进行推心置腹地沟通。

“一段婚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责任的终止,孩子是婚姻中最为珍贵的礼物,是父母的骨肉,希望双方当事人将对孩子爱的教育和责任一直进行到底。”在拉家常式的“聊天”过程中,法官不断敲打与叩问双方紧闭的心门,最终双方同意离婚,就抚养权及抚养费等问题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解除双方婚姻关系,孩子跟随母亲生活,张某当庭一次性支付给王某5万元作为离婚补偿,并承诺将每月按时支付足额抚养费。至此,二人一别两宽、好聚好散。

“建立好沟通的桥梁,辨清法理、道理、情理,才能解开当事人心结、消弭宿怨。即使有时无法挽回感情,也能让审判带着温度落地,化解矛盾于无形。”贾汪法院院长马伯亚说。

瞄准“和”的导向

“赵法官你好,赔偿款已如期履行,谢谢!”当事人李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李、小张、小孙三人系某初中同班同学,在一次玩耍过程中,小李被两位同学误伤,经鉴定小李伤情构成九级伤残,伤残赔偿金、医疗费损失依法计算为33万元,根据过错程度,小张应赔偿15万元,小孙应赔偿9万元,小李自负9万元,经过多轮协商,三方对过错比例和赔偿数额予以认可,在赔偿款给付时间上却产生了争议。小张经调解已先期赔偿5万元,再一次性拿出10万元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小孙因家庭变故,虽已先行赔偿2.4万元,但余下的6.6万元一次性支付也不现实。

在付款时间问题陷入僵局后,承办法官赵丹苦口婆心道:“同学之间的嬉戏打闹是天性使然,难以用法律上的‘过错’来衡量和评判。突发事件给受害方及其家人带来痛苦的同时,对过失侵权方来说未尝不是灾难。从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教育的角度来说,矛盾激化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经过多轮融合“情、理、法”的耐心疏导,三方家长握手言和,三位小朋友的友谊也终于“破冰”。三方就赔偿方案达成一致:小张及其父母每月偿还4000元,两年还清10万元;小孙及其父母每月偿还4000元,一年半还清6.6万元。

四个月过去了,案件按预定的方案如期履行。

“家事案件审理中,要注重在‘感情疾病’的疗愈上用‘加法’,在强制执行的措施上做‘减法’,让家事纠纷软着陆,这是司法为民、人心向善的自然表达,是贯彻最高人民法院‘一次性解决’理念的必然行动,也是贾汪法院‘少年家事审判无执行’的生动实践。”王道强如是说。

通讯员:郝彤

来源:徐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