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空军以25亿美元的价格采购了24架俄罗斯苏-35战斗机,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苏-27的深度改进版,苏-35以其超远的航程、强大的雷达探测能力和出色的空中格斗性能,被誉为“超级侧翼”,并成为全球唯一的苏-35外贸用户。然而,仅仅三年之后,随着歼-20、歼-16等国产先进战机的逐步列装,这24架苏-35在中国空军中的地位逐渐变得尴尬,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二流战机”。那么,这笔耗资巨大的军购交易,是否真的如外界所言,有些亏了呢?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苏-35引进的历史背景。2015年前后,中国空军正处于装备体系尚不完善的关键时期。虽然歼-20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和装备,但数量有限,尚未能大规模形成战斗力。同时,歼-10A战斗机虽然通过新技术改进和升级推出了歼-10B和歼-10C两款新型改进型战斗机,达到了三代半战斗机标准,但在作战半径等方面仍有一定局限性。歼-11B战机性能稳定,但也不能完全满足远距离作战任务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苏-35凭借其强大的续航能力、作战半径可达1580公里的优势,能够应对南海的防空需求,有效填补了中国空军在这一领域的战力空缺。
苏-35的引进,不仅缓解了当时中国空军装备空缺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苏-27和歼-11,成为中国空军的重要战力补充。其机动性、火力系统和航电设备都相对较为先进,能够在空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远距离的巡航任务中,苏-35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国家海空权益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在一次南海巡航任务中,苏-35与其他战机一起组成编队,对南海周边的非法活动进行了有效震慑,维护了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此外,苏-35的引进还为中国空军提供了深入了解俄罗斯在战机制造方面最新技术的机会。苏-35作为“侧卫”苏-27家族战机的最终改进型,在技术上把苏-27的潜力挖掘到了极致。其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适应现代空战环境,全新的矢量推力技术使机动性更强,飞机结构强度提升、载弹量增加,这些都为中国空军后续的战机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通过与苏-35的并肩作战和深入研究,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人员得以吸收和借鉴其先进技术,加速了国产战机如歼-20、歼-16等型号的成熟与完善。
更重要的是,苏-35的服役还促进了中国空军战术体系的升级与变革。面对这款具备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作战能力的战机,中国空军不得不加快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信息作战体系,提升了整体作战效能和协同作战能力。苏-35作为“催化剂”,推动了空军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步伐。
此外,苏-35在国际舞台上的亮相,也为中国空军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关注与合作机会。它作为中国空军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空军的实力与决心,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航空工业的信心。
综上所述,尽管苏-35在当前中国空军装备体系中的地位有所调整,但其引进的历史意义与战略价值不容小觑。它不仅是中国空军装备体系完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更是推动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进步、战术体系升级以及国际形象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从长远来看,这笔军购交易无疑为中国空军乃至整个国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