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webbersuperman
山雨欲来
8月23日,淞沪战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日本陆军来了。
早在8月14日,即淞沪开战的第二天,日方大本营就下发了“动第三号”指令,对第3师团和第11师团下达了动员令。隔日,大本营又签发了组建上海派遣军的命令,但迫于当时日本内阁对是否对战局扩大化处理还含糊其辞,上海派遣军并没有下达战斗序列,而是以编组的形式代之。
日军舰队到达马鞍群岛
上海派遣军组建之初,下辖第3师团和第11师团(欠天谷支队,步兵第12联队为基干)2个主力师团,并配以战车第5大队、独立机枪第7大队、野战重炮兵第10联队、独立工兵第8、第10联队等特种部队。此外,原预计在青岛登陆的天谷支队,因为上海战事的爆发也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增援淞沪战场。
作战计划为以2个主力师团兵分2路,分别在吴淞和浏河方向登陆,对在沪之中国军队进行歼灭性的打击,该方案也是充分的研究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的成功经验,当时第11师团就是在浏河附近的七丫口登陆进行外线包抄,迫使19路军和第5军放弃坚固的阵地后撤。8月18日开始,2个师团的日本陆军陆续由海军舰艇运送至马鞍群岛附近,于海上进行了舰船转运和登陆准备。
步兵第68联队第5中队离开日本时的欢送仪式
事实上,中国军队也并不是全无准备。早在8月19日,张治中就获取了情报,得知日军若干师团已经从日本国内出发,陆续向吴淞口附近集结。但手下的几个师都在与日本海军陆战队较量,不甘心就此放弃前期得来的战果,而二线兵团的几个主力师尚集结于南翔、苏州、常熟一线,自浏河口至吴淞漫长的海岸线兵力极为空虚,一场本应以逸待劳占尽优势的反登陆战,最终演变成了遭遇战。
上海派遣军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中将在与幕僚进行了多次讨论后,最终将登陆日期定为8月23日凌晨。
巡洋舰“足柄”号
巡洋舰“川内”号
吴淞登陆
中国军队在吴淞栈桥码头的布防,理应更加周密,因为早在5年前,混成第24旅团就是在这里登陆,进攻吴淞河南岸的中国军队。然而此时87师一心向南施压,栈桥码头就留给了上海警察总队和上海市保安团一部守备,而河北岸是上海市保安团主力。由于实力较弱,在栈桥码头的中国军队紧急破坏了一切岸上可为敌用的物资,烧毁木质码头,并捣毁了通向吴淞方向的海底电缆。
吴淞栈桥码头的地理条件
日军方面,尽管此次登陆行动的主力是陆军的第3师团,但是日本海军自认为上海是其传统意义上的管辖地,陆军来了海军当然要尽地主之谊,因此提出由海军派出先遣陆战队为陆军“引路”。最终陆军与海军协定各派出一部配合出击,作为首批登陆的突击队,海军派出竹下大队(横须贺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竹下宜丰中佐)、陆军派出配置了1个机枪小队和旅团无线电分队的步兵第68联队第5中队(棚桥信元大尉)搭乘民用货船云阳丸、当阳丸、信阳丸,一同实施码头登陆,首批兵力约670人,步兵第6联队(仓永部队)和步兵第68联队(鹰森部队)主力将作为第2、第3梯队上陆。
日军军舰游弋在吴淞栈桥码头之外
日军巡洋舰与驱逐舰对搭乘陆军进行转运
8月22日晚22时左右,竹下大队将阵地交给土师大队后,由上海招商局码头登船,驶向吴淞口与陆军登陆部队汇合。
8月23日0300左右,作为登陆掩护队的驱逐舰和水雷艇开始进行火力支援,吴淞栈桥码头及其以西地区受到舰炮火力覆盖,一时间浓烟四起遮住了月光。日军以棚桥中队在最北侧上陆,其下自北向南由竹下大队的大队本部、宫野中队、大桥中队一字排开。
第一批登陆日军乘坐的运输船依次停靠在码头岸边
码头登陆并不容易,首先要使船身与岸边平行,即所谓“横付”作业;其后需要以缆绳固定船舷,并设法使用设备或人力将船身向码头拉近;最后由船体放下登梯或船板,步兵才能够从容上陆。由于靠岸的操作时间很可能较长,日军不得不在登陆船只上堆上沙包构建简易的机枪火力点,直接支援登陆作战。
就在日军手忙脚乱的进行上陆操作的同时,岸上的上海警察总队也反应过来,以仅有不多的机枪火力向登陆点射击,吴淞方向的上海保安团也以迫击炮轰击,在吴淞口进行火力支援的驱逐舰“潮”号、“胧”号、水雷艇“隼”号都有水兵被岸上火力击毙。比较讽刺的是,驱逐舰群的炮弹引燃了码头附近的建筑,以至于日军各部的登陆在火光之下一览无余,平添了不少损失。
从“信阳丸”登陆的大桥中队损失极大(地图上南下北)
受到损失最大的是乘坐信阳丸的大桥中队,该部位于整个登陆序列的最南端,上陆后中队长即令小野小队向西攻击军工路;其他3个小队向南发展。小野义雄准尉率部直冲右翼的小石山,随后又借助舰炮的支援占领了正西面的小房子,但中国守军借助竹篱的掩护以手榴弹猛烈反击,小野小队长在率部向竹篱冲锋时头部中弹毙命。小队残部释放烟雾弹,试图冲入中国军队阵地肉搏,但是被扑面而来的手榴弹雨挡住,日军死伤遍地,在原地停滞不前。
向南进攻的柴田、并木两个小队也好不到哪去,由于建筑物多由竹篱环绕,为守军提供了有效的屏障,日军往往刚冲过去,就遭到守军手榴弹集中打击。柴田小队长在突击时也被手榴弹炸成重伤,村石水兵背着他往后方撤退,被侧方的子弹击中腹部,当场死亡。正当该小队官兵冲过了最后一道竹篱,蜂拥通过铁路围墙的入口时,又是被守候多时的中国官兵一顿手榴弹伺候,当场炸死5人,堤坝下的陆战队员也是被手榴弹炸倒一片。当天在吴淞登陆的日军陆战队阵亡近30人,伤60余人;支援舰队的舰上人员也有4人阵亡。
从“当阳丸”登陆的日军直插军工路
陆军的棚桥中队方面也是损失极大,森真一准尉被一枚迫击炮弹直接命中炸成了肉块;向西北方突击的分队又踏入了地雷阵,一阵连环爆炸之后已经看不清人影。棚桥中队当天上报阵亡森准尉以下8人,重伤26人,轻伤中队长棚桥大尉以下6人。
尽管歼灭了不少日军,但中国守军的兵力和火力毕竟有限,保安团第1团第2中队自中队长蔡登俊以下几乎全员伤亡,警察总队也有相当大的损失,各部逐次向西、向南后撤。
步兵第6联队登陆,并在西、南两个方向上扩展阵地
午前0340,仓永部队的第一批次登陆部队也开始上陆,随后午前0700,仓永部队的3个大队全数登陆,海军陆战队将防线移交给陆军后即向码头集结准备撤出。此时中国第11师62团赶到,刚一接战便伤亡极大,但该部克服困难于吴淞码头南侧的张行宅、孙家宅顶住日军攻势,击毙仓永部队机枪第2中队长武弥中尉和第6中队小队长大野少尉,歼敌甚重,直至午后1500左右由教导总队第2团赶来接替防线,62团才于晚2000归还第11师建制。
至8月23日夜,第3师团的仓永和鹰森两部队陆续完成了登陆作业,但登陆场的纵深和宽度都没有获得较大突破,几个大队的日军挤在码头及其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忍受着吴淞河北岸不时射来的山炮弹和重机枪火力,战战兢兢的度过了一夜。在吴淞栈桥码头的登陆日,日军死伤约300人。
川沙登陆
与第3师团在吴淞以南登陆遥相呼应,第11师团则在川沙附近开辟了上陆场。川沙-浏河一线有数个适合登陆的场所,战线宽大,上陆作战很具有突然性,然而中国军队在此地的防守甚为松懈,仅有56师的1个连负责偌大的海岸线。
8月23日川沙登陆地图
8月23日早晨,在驱逐舰队的重炮支援下,第11师团将第一波登陆队下放至快艇进行直接上陆作战。只是在快艇逼近海岸时,中国军队的轻武器才对其构成了威胁,随第一批部队登陆执行联络任务的第22旅团通信队受到了集中射击,通信队长片山中尉阵亡,师团参谋下坂正男少佐手臂中弹负伤。
于川沙登陆的步兵第44联队一部
第11师团先头部队在3个登陆点陆续上岸后,56师的小部队很难阻止日军在滩头的扩张,川沙镇很快失守,首批登陆的步兵第44联队(和知部队)损失为死伤安冈少尉以下40余人。
和知部队长依旅团指令,派遣第2大队主力配以工兵1个中队向南直插罗店,意图迅速占领此地后为师团主力向嘉定的攻击铺平道路,午后1220,工兵中队长中村大尉率约30人的前锋冲进罗店镇。此时的罗店镇根本无兵把守,中国军队部署的少量后勤部队根本没想到日军的进展如此之迅速,扔下满载迫击炮弹和炸药的数辆卡车后逃出了罗店,中村工兵队随即对其进行了破坏。
步兵第44联队一部登陆后的进攻路线
工兵中队本来计划是作为先头部队构筑阵地,由后续的步兵大队进行接防,但是和知部队第2大队(恒冈大队)由于途中受到便衣队袭扰导致行进速度过慢,至午后1700时才勉强到达罗店北方2公里处的村落,孤零零的中村宽已经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原来,得知日军在川沙和吴淞附近登陆后,中央军18军遂开始紧急调配,派出距离战场最近的11师和67师,向刘行、罗店方向急行军。午后1400,军部再次获悉罗店亦告失守,基于此情况,18军决心以先头之11师趁日军立足未稳之际夺回罗店,再图攻击登陆之敌。11师得令后,遂以33旅全部猛扑罗店,午后1600左右到达罗店东南的长浜站,并以小部队向镇内侦查。
日军向罗店攻击前进
罗店镇内的中村工兵队已经觉察到了周围中国军队的增加,然而由于与步兵的联络中断,迟迟等不到援兵,中村宽大尉只得计划放弃主阵地,率部下撤退到罗店外围通往浏河方向的主干道旁。
11师探知日军虚实后果断出击,以66团全部冲入罗店城区,并于城北将后撤中日军工兵队截断,经过激烈的白刃战将其大部歼灭,击毙中队长中村宽大尉和小队长冈田准尉,缴获地图和日军部署文件甚多,罗店镇在沦陷5小时后得以克复,日军自述,“后退中在罗店北端与500左右的敌人激战”,“准尉以下8名退却,其他生死不明”。恒冈大队则龟缩在罗店东北的朱家宅、隆家村一带,直至战斗结束也没有向罗店派出一兵一卒。
8月23日,步兵第44联队第2大队主力龟缩在隆家村
精英将校的殒命
早在之前的华北作战中,日军就发现中下级军官损失得过快过多,8月16日参谋本部军事科长田中在日记中写道,“据报,华北的战斗中,干部损失很大,原因是中国军队的狙击教育很彻底,带头前进的、有作为的军官成了狙击的目标”。果不其然,在8月23日的登陆作战中,数量众多的日军军官毙命在中国军队的枪炮之下。
第11师团参谋下坂正男少佐,8月23日被中国空军炸毙于川沙
第11师团的参谋下坂正男少佐是少见的日军陆军精英级别人物,1930年他在数百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了代表日本陆军最高一级教育机构的陆军大学校,毕业2年后的1935年就晋升到少佐。陆大的毕业生多数会在短暂的基层锻炼后进入参谋的序列,年纪轻轻就可以参与到师团或军级别的作战指挥中,后续成为参谋长或师团长的陆大毕业生并不在少数,可以明确的说下坂正男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但是8月23日当天,霉运就一直伴随着他,午前0540下坂少佐作为师团部参谋与联络专员与第一批登陆部队一同上陆,但在战斗中左上臂被机枪子弹打穿,还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就率先挂彩了。
负伤后的下坂遂停留在距离岸边400米左右的文宅,进行情报收集和联络上级的工作。午前0730,中国空军第3、4、5大队联合出击,攻击吴淞口、宝山、浏河一线的日舰和运输船,中国飞行员冒着日机的截击拼死俯冲投弹。午前9时左右,一枚航弹不偏不倚的命中了第11师团的岸上指挥所,由于爆炸距离极近,指挥所被暴起的烟雾覆盖,勤务兵找到下坂时已发现其心脏部位被弹片击中处于昏死状态,还没等卫生队赶来,这个陆大高材生就魂归西天,同时殒命的还有第11师团部的暗号官堀金大尉。
而在吴淞方向,鹰森部队的第2大队长矢住政之少佐也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骨灰盒。由于吴淞码头向吴淞镇的桥梁都已经被中国军队破坏,使得第3师团没有办法向北发展以攻取吴淞镇,而北侧中方的火力点又频繁发难,迫击炮弹连续落下,在南岸的日军纷纷挖掘简易掩体躲避。
日军在中国军队的火力点前艰难前进
当天下午,从码头向西北方向发展的鹰森部队占领了数百米长的吴淞河南岸阵地,在战线后方约200米的矢住大队长正在一座土桥的背阴面查看地图,寻找向吴淞镇攻击的路径。大队部的那几个人影引起了中国军队狙击手的注意,一枚从西侧射来的子弹直中矢住少佐的下腹,他捂住肚子一声不吭的就倒在了副官的怀里,等到后送至海军临时病院的时候,基本已经断气了。
同日,毙命在上海战场的还有野炮兵第3联队的中队长笠原中尉、仓永部队的机枪第2中队长武田中尉、步兵第22旅团部通信队长片山中尉、工兵第11联队中队长中村大尉等人。
尽管日本陆军登陆上海,但是第9集团军与日本海军陆战队之间激烈的市街战还没有结束
上海市区
尽管日军进行了登陆威胁到了中国军队的侧后,但第9集团军的各部还是在努力的攻击日本海军陆战队的阵地。日本海军陆战队在其他方向上的损失总和,与吴淞登陆中海军的损失不相上下。
当然,此后第9集团军也不得不抽出兵力对付登陆的日本陆军,这也是德械师对日围攻战最后的荣光了。
8月23日水电路附近的战斗,当然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此阵亡小队长以下5人
在市内被击毙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分布在各处
注:
在十日围攻系列中,已统计截止8月22日前日军阵亡382人,笔者后来根据死亡时间而不是作战时间界定,将数据更改为378人。
在8月23日,华中战场日军战死158人,其中:
第3师团战死60(吴淞);第11师团战死35(川沙-罗店);独立工兵第10联队战死1(罗店);海军战死62(吴淞29,其他死于市区)
截止8月23日,华中日军阵亡总计达到5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