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中日激战一个多月后,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却仍不能取胜,这时日本大本营才意识到上海战事正发展为一场超级大会战,而日军先前计划的上海派遣军兵力已无法完成占领上海的任务,日本军方高层决定将侵华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向由华北转移到上海,为了尽快结束上海战事,避免“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成为国际笑柄,日军统帅部再次做出增兵上海的决定。
日军装甲部队
日军正式组成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将华北方面军所属第9、第13、第101师团加入上海派遣军序列,另外还从台湾调来了步兵旅团、重藤支队、第一后备步兵团等部队,加上原先在上海作战的几个师团,到9月下旬,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光步兵就达到了5个师团,再加上空军和海军的兵力,日军在沪总兵力已经达到了20万人,在一个城市会战中日军投入如此多的军队,这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也实属罕见。
日军轰炸之后的惨状
面对日军不断增强的兵力,国民政府也是积极调兵遣将,为了打赢这场恶仗,蒋介石可谓是不惜血本,他把自己手中的精兵良将几乎全部派上了淞沪前线,淞沪战场除了原有的第8、第9、第15集团军外,又增派了薛岳的第19集团军,刘建绪的第10集团军,稍后廖磊的第21集团军也被调来。与此同时华南、华中,甚至西南的各路部队也毫无保留地赶往上海增援,中国军队在上海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70个师,70余万人。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日本上海派遣军统帅松井石根得到增援以后,将主攻方向继续放在上海西北部的郊区,准备对中国军队侧翼进行包围作战,不过随着日军深入内陆,其威力巨大的海军舰炮失去了威力,40天里日军只前进了5千米,中国军队英勇抵抗,往往每次都是拼到弹尽粮绝后才被迫撤退,1937年10月7日日攻到了上海西面的交通枢纽大场。如果日军攻陷大场,那么在上海市区以及浦东的中国军队就只能退出阵地,才能避免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
日军炮兵部队
中国守军重机枪阵地
为了守住大场,蒋介石手边可以动用的兵力全部都用上了,当时中国的最精锐部队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税警总团也都开赴前线作战,据时任军政部部长的何应钦说,在上海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一个师的部队调往前线,只能维持半天就伤亡惨重,丧失了战斗力。中国军队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精神给予了日军极大地震撼,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展现出了高度团结,无论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全部都奋不顾身的同日军血战,在个人利益与民族大义面前他们都选择了后者,这也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