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就是冬至节气了,不少人对冬至不了解,以为冬至就是指冬天到了。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向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自然意义。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在自然层面,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季的第4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日-23日交节。
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70度,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之后白天逐渐变长。冬至也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在人文层面,冬至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其节日地位的确立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及阴阳观念有关,周王朝时就有冬至祭祀天神的活动,汉武帝时期,冬至成为一个较大的节日,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例行放假。
冬至的习俗丰富多样,如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等,这些习俗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而今年的冬至,更是因诸多不寻常之处,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引发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其一,今年的冬至是128年来最早的冬至。这一罕见的时间节点,让习惯了常规节气节奏的人们感到新奇。
就像多数人的印象中冬至是在12月22日,或者是23日,但是今年却提前到了12月21日的17时22分钟,这确实较往年早了不少。
但是这主要是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与历法的精妙交织,才产生了这样特殊的现象。
其二,今年冬至恰逢阳历和阴历同一天。今年的冬至公历是在12月21日,而农历也是二十一日,只是在冬月,两个正好相差一个月。
这种阴阳合璧的巧合,在岁月的长河中并不常见。阳历代表着现代通用的公历纪年,而阴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历法的结晶,二者在冬至这一天重合,仿佛是传统与现代在时间的舞台上携手共舞。
其三,今年的冬至是在“月尾”交节。
前面也说了,今年的冬至是在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一日,就是在月下旬,这个就是在月尾,而在民间有“冬至尾,大寒年夜交”的俗语流传已久。
当冬至处于月尾时,按照传统农事经验和气候规律,预示着冬至后还比较暖和,但是到了年底的时候,就可能会有大降温。
这反映了节气与节日之间微妙的联系,也体现了古人对气候变化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总结。在农业社会,这样的俗语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导着人们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储备过冬物资以及筹备新年事宜。
第四,今年冬至是“大凶日”,当天是“杨公十三忌日”之一。对于这种说法,现在也就一些老人知道了。
杨公忌日又称“杨公十三忌”,是指一年中的十三个日子,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而今年的冬至是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当天就是杨公忌日。
据传,杨公忌日是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有关,他一生有十三次被害,但因救人无数,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其弟子便将他十三次受害的时间节点定为“杨公忌日”。
还有传说,杨公有十三个儿子,他曾放言即使一个月死一个儿子,也还有儿子陪他过年,结果触怒玉帝,从正月十三开始,每月都有一个儿子死去,当年闰七月,七月又死了两个儿子,最终十三个儿子全部死去,人们便将这些日子称为杨公忌日。
总之,在过去玄空家等的观念中,杨公忌日被视为诸事不宜之日,不宜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不过,从科学角度来看,杨公忌日并无科学依据证实其真的会带来不利影响,更多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
杨公忌日是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种说法,但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实这一天会有特殊的凶险或不利。
在现代社会,我们倡导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避免过度迷信一些没有科学根据的观念。
好了,以上就是对今年冬至节气的特点简介,其实还有一个大特点,就是今年的冬至节气偏暖。
而在民间就有“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的说法,也就是说后面回暖迟,可能过年期间偏冷。比如在民间还有“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大家可要做好准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