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城乡教师都有着各自的一肚子苦水,城镇教师除了班额大任务重之外参评高级职称时还受限于原本就很稀少的名额指标,乡村教师虽然教学负担要稍微轻点而且参评高级职称时还有绿色倾斜通道,但终究还是有条件的限制,并非真正的无条件倾斜。

为了增加并同时调控城乡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的机会,很多地方在促进城乡教育教学资源均衡的目标下不断地增设和调整城乡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的条件,比如,城镇教师参评高级职称时必须有一年或三年的乡村学校支教经历这一必要条件,乡村教师通过公开选拔考试选调进城后职称降级和工资降低。

很多地方为了稳定乡村教师队伍都有针对通过选调进城乡村教师的明文规定:新调入城区的教师应在现单位核准的岗位数内重新进行岗位聘用,如无空缺就高职低聘。问题是等到有了高级职称空缺岗位时,原先通过选调进城的乡村教师在城区学校已工作数年并早已成为了城镇教师却没有参评资格。

之前有位山东教师在我相关文章底部评论区里留言(如上图所示),说当地城镇教师参评高级职称时也跟很多其他地方一样必须要有所在学校指派去乡村学校的支教经历,选调进城前已在乡村学校工作十多年的教师却没有资格参评。教师评高级时十年乡村学校工作经历却不如一年支教经历,这确实有点怪怪的。

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也是极不合理的现象,城区优质学校从乡村学校选调优秀教师进城已是各地每年都要进行的“规定动作”,伴随着各地大力发展城区优质学校,城区学校师资力量的缺乏也就成了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从乡村学校选调优秀教师进城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既然都已经将优秀的乡村教师选调进城了,学校就应该在参评高级职称时对那些选调进城的教师在参评高级职称或有高级职称空缺岗位重新进行岗位聘用按照已有乡村学校工作经历优先对待。选调进入了学校也就是学校的教职工了,在一视同仁对待的基础上,要优先考虑有数年乡村学校工作经历的老师,这也是城乡均衡的应有之义。

实际上,乡村教师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也仅仅是体现在达到规定的乡村从教年限且符合参评条件即可不受名额指标限制这一点上,参评条件同样苛刻,只是符合相关条件后参评的名额指标不受岗位比例限制,但这却是城市教师在参评高级职称时的最大困难,条件是达到了,名额指标却很少。

城市教师晋升副高职称的难度本身就很大,加上这个必备的硬件条件那就是必须要有一年或三年以上的乡村学校支教经历后,难度可能就会有所减小,这样的要求和规定原本是为了通过城市教师的支教来提高和改进乡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但把这样的要求跟高级职称评审挂钩和捆绑在一起就很容易导致走样。

这种走样的主要体现就是虚开支教证明而实则挂个名头,并没有实质上的乡村支教经历和过程,即使有下乡进校的记录,也只是逛个趟签个到而已,在达到规定的支教年限后即可回到城市学校凭借这个必备的硬件条件参评高级职称,虽然只是参评,但在名额极其有限的情形下能够凭借这个所谓的支教经历就能参评高级也同样是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