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都这么爱猫,那么渐渐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跟猫有关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了。到了宋代,撸猫这事儿可以说是产业化了。就咱现在看到的各种关于猫的行业,在宋朝我们大抵都能看到它的初级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在当时的市场里,你除了能够买到猫之外,还能买到猫窝、猫粮甚至猫薄荷。而且,最夸张的是,宋代还出现了宠物服务,比如说,“改猫犬”。其实就给你家猫狗做美容。

除了产品和服务跟上之外,宋代养猫的仪式感也是被拉得满满的。宋人买猫,有个正式的说法,叫“聘猫”,或者“纳猫”。他们有一套很完备的聘猫流程。比如说,要选个良辰吉日啦;要写一张纳猫契约,在上面写些吉祥话啦;迎猫入门的时候要记得带上聘礼啦之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代文人一般都会比较重视聘礼这件事儿,而且各个地方习俗还不太一样。比如说南宋诗人陈郁聘猫,他带的聘礼就是一串小鱼,所谓“穿鱼新聘一衔蝉”。这个“穿鱼”,说的就是用柳条这样的细长之物将鱼穿在一起,作为迎猫入门的聘礼。而所谓“衔蝉”是猫的雅称,说的就是猫。一开始特指那种嘴边有黑色色块的白猫,因为它们看上去很像衔了一只知了。后来,“衔蝉”或者“衔蝉奴”就成了猫的别称。

而在诗人陆游的圈子里,给猫的聘礼往往是盐。陆游就曾写过“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这是说他拿着盐去聘来了猫,这里的“狸奴”说的同样是猫。

在宋代,猫走向宠物化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是出现了完全不具备捕鼠能力的猫的品种,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狮子猫。

狮子猫来自海外,是一种长毛猫。至于它的老家是哪,历史上众说纷纭。元代王恽《狮猫》中有“何年变体自条支,锦烂修毛见两耏”的句子,这是说狮子猫产自条支国,也就是今天的两河流域。明代史料中则有“暹罗产狮子猫”的记载,这说的是狮子猫产自今天的泰国。清代黄汉所著《猫苑》中认为:“狮猫,产西洋诸国,毛长身大,不善捕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宋代的贵族圈子里,养狮子猫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行为,当时临安城里的贵族以畜养观赏型的狮子猫为门庭显赫的象征,“狮猫不捕鼠”在当时也是人们的共识。关于狮子猫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和他的霜眉。

霜眉是一只狮子猫的名字,它“美毛而虬,微青色,惟双眉莹洁,名曰霜眉”。霜眉不仅长得好看,而且非常善解人意,你给它使眼色,它就心领神会,乖乖走开;你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快速跑过来,然后在你面前欢快地跳来跳去。

不过,霜眉走在了嘉靖的前头。有一天,它看上去好像很疲惫,又似乎在哭泣,然后过阵子,就死去了。它死后,嘉靖十分难过,“为制金棺,葬之万寿山之麓,又命在值诸老为文,荐度超升”。也就是说,他不仅厚葬了霜眉,还拉着一帮臣子说要给他的猫写超度祭文,写青词。不愧是他,这是他干得出来的事儿。

结果,当时有一位供职于礼部的官员,叫袁炜,写了一句“化狮成龙”,打动了嘉靖。后来,这位袁炜被嘉靖提拔成了少宰,当时人也调侃袁炜说他是青词宰相。虽然说嘉靖这事儿干得有点离谱,拉着一帮大臣给他的宠物猫写祭文,但这也能反映出,狮子猫在当时有多么受皇家贵族的喜爱和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