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通讯员关艳丽)近期,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围绕北京市小客车购车指标租赁而引发的纠纷,租牌一方将登记在“京牌”原主名下的车辆“连车带牌”私自转卖,“京牌”原主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协议并返还购车指标,最终法院判决双方租赁协议无效,不支持原告返还购车指标的诉求。
2016年10月,薛某通过北京市小客车指标摇号系统中签获得北京市小客车购车指标。同年12月,薛某与郑某签订《购车指标(车牌号)租赁协议》约定:薛某将其购车指标租赁给郑某,租期5年,年租金1.2万元,租期届满后,郑某将购车指标无偿返还给薛某。签订协议以后,郑某使用该购车指标购买车辆并登记在薛某名下。2018年3月,郑某将其所购车辆卖予刘某,薛某发现后,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其与郑某签订的《购车指标(车牌号)租赁协议》并要求郑某返还购车指标。
平谷法院审理后认为,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范围是当事人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小客车购车指标本质上属于一种行政许可资格,购车指标的归属问题属于行政机关的管辖范围,故对薛某要求郑某返还购车指标的诉求不予支持。
根据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仅限指标所有人使用。对于经公安、司法机关等调查确认有买卖、变相买卖、出租或者承租、出借或者借用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行为的,由指标管理机构公布指标作废;已使用指标完成车辆登记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撤销机动车登记,由指标管理机构公布指标作废。同时,三年内不予受理该申请人提出的指标申请。
本案中,薛某与郑某签订的《购车指标(车牌号)租赁协议》违反上述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不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等公共利益的实现,应属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故薛某与郑某签订的合同无效。
法官提醒广大市民,小客车指标租售签订的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违规买卖、变相买卖、出租或者承租、出借或者借用“京牌”可能导致财产损失、购车指标作废等风险。此外,自己出钱买车但使用他人指标并将车辆登记在他人名下,可能面临车辆财产被私自出售、抵押的风险;如果登记的车主存在债务纠纷被法院强制执行,车辆可能被查封、拍卖。
北京事、天下事、身边事,就关注"京城大峰峰"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欢迎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