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傲访与学生共赏联手创作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蝶恋天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傲访(左)走进中俄“空中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辅导学生创作

作为再普通不过的自然馈赠,经过董傲访的妙手雕刻,业已失去生命力的树叶以另一种方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尖刃游走于叶子的形态、纹理、筋脉之间,生发绚丽的图景,呈现缤纷的世界。

董傲访在树叶上雕刻图案的传统艺术形式被称为叶雕。《吕氏春秋》记载,西周周成王用梧桐叶做成“圭”,赐给叔虞,曰:“我以此封尔!”后来,叔虞果然被封到晋国,于是便有了“剪桐封虞”的历史典故。

在单县,热爱叶雕艺术的不仅董傲访一个。作为单县实验小学的青年美术教师,董傲访对优秀传统文化可谓情有独钟。“艺术都是相通的,尤其是民间艺术。笔画和刻画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很大的统一性,我初学叶雕就从日月、树木、山峦等简单构的图入手,逐步尝试复杂的人物、动物、风景等多种题材,循序渐进,精益求精。”董傲访说。

其间,董傲访参加各类雕塑艺术交流活动,借鉴非遗传承人的制作经验和技巧,同时加入叶雕爱好者微信群,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学习心得,从众多反馈中不断完善自我。

两年后,董傲访不再满足于模仿他人的作品,而是将自己的美术思想、教学理念融入到叶雕作品创作中,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董傲访充分保留和利用叶片原本形状和颜色,巧借天然、追求意趣,突出细腻、柔和、清晰、流畅,阴刻线线相断、阳刻线线相连,作品呈现千刻不落、万刻不断的独有特点。

董傲访的叶雕创作包括浸泡、修剪、刻画、碾压等十几道工序,并运用绘画、微刻、剪纸、书法、篆刻等多种工艺手段,使作品薄如蝉翼、色泽自然,并耐酸碱、潮湿,颇具珍藏价值。

董傲访将叶雕艺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并编写教材,激发了学生对非遗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孩子们创作的叶雕作品在学校艺术展览中展出;他组织开展叶雕艺术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其《叶雕校本课程》荣获山东省教科院优秀校本课程。同时,叶雕艺术走进中俄“空中课堂”活动,董傲访不但现场展示叶雕的创作过程,还传授叶雕作品的保存办法。他向俄罗斯学生自豪地说:“叶雕艺术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明,是中华民族传承、传播和创新、创造的艺术瑰宝。”

董傲访的叶雕作品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和关注,其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吸引了大量粉丝。他与网友分享叶雕技艺和创作感受,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民间艺术,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文/图 通讯员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