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0日讯单县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个主题,结合实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守初心、察民心、尽全心、存戒心铸牢帮扶团队凝聚力、靶向力、战斗力、自控力,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单县实践”。

坚持守初心强党建,增强帮扶队伍凝聚力

扎实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实施“联学共建、结对联建、互学互鉴”三大工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实施联学共建工程,按照《单县第一书记“联合振兴行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形成了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专题培训与学习19次,主题党日活动10次,联席会议8次,推动帮扶力量由“散”到“聚”。

实施结对联建工程,开展第一书记帮扶村之间、第一书记帮扶村与后方单位、第一书记帮扶村与县直相关部门建立“共建党支部”13个,有效扩大了党建“朋友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实施互学互鉴工程,召开省市第一书记交流座谈会11次,组织省市第一书记到济宁邹城、济宁嘉祥、菏泽成武、德州乐陵等地参观学习特色产业项目和基层党建工作6次,举办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擂台大比武”活动1次,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气氛,进一步激发了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劲,推动了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召开全县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办“擂台大比武”活动

坚持察民心摸实情,找准强村富民靶向力

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精准把握发展重点,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做到“身入心到”,严格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践行“一线工作法”,累计走访党员群众1.2万余户,召开座谈会832次,实现调研走访常态化。

做到“全面精准”,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对19个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村开展两轮专题调研活动,协调解决困难问题20余个。同时,省派工作队还深入40余个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进行调研学习,撰写每季度的调研报告。

做到“务求实效”,组织学习并宣讲惠农政策548次,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人才110名,调动发展产业积极性,努力实现持续稳产增收。制定出台《关于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的实施方案》,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此外,还应群众所需,邀请山东省农科院相关专家围绕葡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全县各级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成员以及相关种粮大户进行线上培训。

坚持尽全心抓产业,激发干事创业战斗力

紧扣“土特产”的发展思路,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源动力”,以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单县实践新篇章。

拉长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实施干豆角烘干、木材加工、西红柿种植、韭菜种植、食品加工等5个项目,预计集体增收每年160万元,带动就业900余人,奋力助推乡村振兴。

加强招商引资,在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4200㎡-8000㎡标准化车间3处,吸引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玻纤化工、电缆生产等特色产业项目入驻,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和业态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做好跟踪服务,召开涉农领域相关部门专题会议4次,从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用地性质、项目设计、预算编制、项目预期等多个维度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召开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10次,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协调后方单位支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452万元用于修缮文化旅游路,增强村庄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存戒心严底线,增强纪律规矩自控力

聚焦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以“管”促干、以“责”鼓劲、以“督”提能,努力打造听党指挥、服务群众、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高素质队伍。

强化纪律教育,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依托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临时党支部,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编撰学习资料11期,编撰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12期,定期交流学习心得。

建立监督机制,研究制定了专班工作十要素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日常工作。制定《省派驻村第一书记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切实加强驻村第一书记日常管理,对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实施考核评价。

提升个人修养,举办2024年度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专题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观摩学习和辅导报告,进一步帮助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工作能力,推动单县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