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分享国学感悟。聚焦终身成长领域,我是董三自。

01

国学真的走向没落了吗?

国学写作以来,讲真,内心有不少困扰。

观者寥寥。这说明什么?大多数读者不太接受这类内容。

我个人也在不断反思:

如果花很大功夫写出来的东西,无法给他人带来收获,也无法给自己带来收益,这就是在做无用功。

为什么精粹的国学思想,却不能被普通读者所接受呢?

自问已经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了。大概主要还是时过境迁,曲高和寡的原因吧。(若有别的原因也欢迎各位指出,以便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人描述的思想境界,固然美好;

不过,它们高远如苍穹,皎洁如银河,浩渺如云烟。

对众多俗世之人来说,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即。

这些思想对现代人来说,真的有指导意义吗?

02

古人的理想和现代人的现实境况

凭人们的反应,我敢打赌,大多数现代人,对这些境界是抱怀疑态度的。

比如不少人吐槽朱老夫子的“存天理,灭人欲”,七情六欲是凡夫俗子的基本特征,若是一点欲望都没有了,还叫人吗?

即便后来阳明先生对此说法进行了优化,提出致良知,去私欲这样相对温和的观点。

对于一帮从小习惯了自我中心、在骄纵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来说,这样的标准,还是太高了!

出人头地,发财致富,这是好多人激励自己的人生目标,你让别人丢掉这样的想法?这不是相当于间接要人小命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难怪,当今社会,无钱寸步难行,曾经崇尚理想,坚持为爱发电的作者,这不也快质疑自己的选择了哇。

古人咋就可以把调子起得那样高呢?

想想那时候的文人,要么是公卿贵胄,再次也是衣食无忧的士大夫阶层。呵呵,好个”何不食肉糜“!

看来,理想可以高大上一些,现实中,想法终究还是要落地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当代普通人的自我修养问题

究竟什么才是适合当代普通人的自我修养指南呢?

或许庄子的观点值得了解。

《庄子.养生主》提到: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有人把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解释成:做好事不图有名,做坏事不致于获刑。

这种理解,庄子不是成了教唆人犯错误的坏人吗?显然曲解了庄子的用意。

结合此文谈养生的背景,和道家提倡清净无为、顺其自然的主张,三自观点是,这里的刑,未必是在讲刑罚,甚至这里的善恶,未必是一般意义上的善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熟悉道家的人应该知道,道家重视个人修养,不喜评判是非,善恶是一种对他人的道德判断,对修养身心并没有太大作用。

老子《道德经》极少提到善恶的概念,偶有提到,也和常规的善恶观念关系不大。

比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善,是善于的意思,恶是厌恶的意思。

结合上下文,这句话的前半段,是在讲人对智巧的运用,要有一个合理的范围。

道家始祖老子就主张摒弃人对智巧的滥用,认为不论是治国之道还是修身养性,智巧都是有害的。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纯朴的心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认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

做事应该有分寸,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被名利所牵绊,也不做违背道义之事,避免过度使用智巧,以免身心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刑,这里取其伤害之意更为合适。扯什么刑罚,根本不合乎庄子洒脱自在的风格。

说得更通俗一点:

  1. 人生在世,应该努力追求自我的完善;
  2. 至于名利地位,只事耕耘,不问收获。重点是你求也未必求得来呀。顶好有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
  3. 偶尔犯点小错,也要注意尺度,不要在作死的边缘拼命试探!

欢迎有心得的伙伴们交流个人观点。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