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对孩子动怒,发脾气并不稀奇,脾气再好的家长面对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也会动怒,很多温文尔雅的女士就是从做妈妈开始变成“女汉子”的。
教育说起来简单,但真的践行了才知道,这是一项劳心费神,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人生事业,对于母亲来说更是如此。
但可能存在的潜移默化在于,当暴躁成了习惯,就会发现过去自己的好脾气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不管是对孩子。
对身边人和朋友的态度也可能变化,把对孩子的易怒和不耐带到更广泛的生活中是一件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改善的事,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管住自己的嘴。
日本育儿作家在《不急不吼做妈妈》书中这样说:教育就是帮助孩子获得成长的动力,满足孩子的重要感和归属感,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停止喋喋不休。
这句话中的重点有二,对孩子来说,感受重要感和归属感很重要,而对于家长来说,停止喋喋不休能满足孩子的这些需求。
家长们为什么会喋喋不休
1. 孩子慢慢长大,妈妈却没学会放手
不同阶段对的孩子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对于抱在怀中的婴儿来说,这时候母性释放婴儿会全盘接受,对妈妈有十足的依恋。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开始有自我意识和想法后,母性对孩子的影响开始不足以覆盖孩子的全部意志,不趋同意味着有冲突,作为独立个体的孩子势必会在生活中和家长产生矛盾。
实际上矛盾普遍存在,只不过孩子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最长,作为妈妈无疑是直面亲子矛盾的主要一方,那么妈妈们该如何面对这个矛盾呢?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该适当的放手,继续以习惯性的全局掌控来要求孩子,看不顺眼的情况越多,唠叨也就越多,喋喋不休的冲突下。
一个成熟的个体意志和趋于成熟的个体意志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多,不求改变的话,最终的结局可能是矛盾升级,也可能是一方向另一方妥协,但这都不是乐观的结果。
2. 家长以成人的逻辑向还是强力施压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习惯于“以理服人”,不能说这样做就不对,但应该是不全对的。孩子的思维不如成年人,因此在逻辑性、因果关系上会存在很多不合乎成人视角的纰漏,做出一些看起来很“傻”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一些家长为了践行自己的“严肃教育”就会拿这些事揪着不放,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懂?以成年人的思维来批评孩子本是不公平的事,但很多家长不自知,还认为这是正确的教育。
以换位思考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不变的良方,在亲子交流中同样如此。如果发现孩子做了哪些幼稚、难以理解或犯下了低级的失误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说教,暂且先把自己的“理智说教”放一放,先用心思考孩子视角下的这一问题,出错的原因在哪?自己一味地说教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
用心灵洞察是情感交流的方式,而“以理服人”是教育具体实施中的后面步骤,在此之前,家长多保留一丝耐心,去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以及关于孩子的每一件事,这样家长可以更了解孩子,孩子也能更多地感受到来自情绪的力量,相比喋喋不休,这样的交流方式更和谐,也更让人易于接受。
3. 情绪化表达
情绪化表达是另一种极端,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失去了耐心,如果以粗暴的方式达成立竿见影的效果后,家长们可能会倾向于这种简单粗暴的交流方式。
孩子不听话闹腾了对着孩子大吼,表情严肃带着一丝“家长的威严”,很难说这样的即时效果不好,但长久以往,孩子对家长的大吼教育、喋喋不休会产生免疫力,或者是厌烦心理。
情绪化表达往往会将问题本质的问题牵引到情绪本身,家长最初对孩子生气,冲孩子发火可能只是对事不对人,但时间长了,家长对孩子发火可能会变成对人不对事。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能不能老实一点,潜移默化地将矛盾集中到孩子本身,这无疑就给“翻旧账”找到了理由,但还是同样的问题,这样的情绪化的激烈沟通方式效率低下,无异于解决问题,只会让矛盾层层叠加,再加上可以翻出来的旧账,好好的亲子关系也变得苦大仇深了。
孩子需要归属感和被重视的精神寄托
孩子渴望得到家长的重视,这个并不难理解,特别是有二胎的家庭,当第二个宝宝降生,注定了家人们会把对家中老大的爱或多或少地分给小宝宝。
尤其是在妈妈脱不开手的几个月,看着大家都围着小宝宝转,这时候看大娃缺爱的眼神都会莫名的心疼。
孩子需要在爱的环境里长大,当看到大家都不“爱”自己了,内心渴望的被重视感无法被满足,这时候孩子会寻求家长的目光,做一些大人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举动。
而更为广泛的孩子心理,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受伤,变的沮丧,进一步的想要获得注意力、权利斗争、报复、放弃......家长在教育中不要以习惯性的喋喋不休打压孩子的自信心,看似日常的唠叨也可能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伤害。
在冲突中建立联系
龙应台说:“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处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生活中即便是亲子间也会有发生争执的时候,比如孩子心爱的玩具摔坏了,感到不耐的父母大概会这样说:有什么好哭的,爸爸/妈妈再给你买一个。一些孩子听了可能会哭声间歇,但有的依旧沉浸在自己悲伤的小世界中,这样的沟通其实就是缺少感同身受的表现。
在判断孩子情绪的时候,首先了解事情经过、进一步地去思考,孩子的情绪是什么,比如以上的情况,家长承诺再买一个,但孩子还是哭,说明能满足孩子的一定不是“新的玩具”而是其他的东西。
这样的情绪其实也很好理解,比如陪伴孩子长大的宠物去世了,这时候家长说再买一个,顶事吗?孩子可能哭得更惨,道理是一样的,要理解孩子的真实情绪。
通过言语安慰,肢体上的接触,或拉拉小手或给予拥抱,这样情绪的力量能更好地传达给孩子,其实亲子间的沟通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而显而易见的,喋喋不休一定不是最佳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