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第十二章、历史上著名毒药事件

文:花木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读】自上古时期人们发现有毒药物以来,除了用于以毒攻毒医治疾病,反而更多的是利用其毒性谋害人命。由于很多毒药无色无味,人不易于察觉;并且不少毒性强烈迅猛,片刻间取人性命,无药可解。况且使用毒药,往往隐秘,不见血腥,中毒者全身而亡,容易遮人耳目,为下毒者编造谎言和逃脱惩罚留下极大的操作空间。

因而自古以来,毒药就以“夺命于须臾,杀人于无形”的最佳效用,位列“暗器”之首,被频繁用于政治斗争和世人仇杀,是施展阴谋诡计和消灭对手的毒辣手段之一。据历史记载,自春秋时期到清朝灭亡,古代知名下毒事件不下百起,至于民间仇杀不载于史书者,更是多不胜数,到了现代下毒依然是刑事犯罪惯常手段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下毒,大多源自权力斗争,尤其是皇权之争,经常出现兄弟相残,父子相杀的现象。据统计,古代皇帝或继承人总共500余人之中,被毒死的竟然多达20余位。现代下毒,则缘由更多,或政治谋杀,或利益谋杀,或个人恩怨情仇,或因私泄愤,或丧失天良,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毒药的危害性,我们依托于史料文献和历史记载,以朝代为线索,对清代以前众多下毒事件进行梳理盘点,并择其对社会和历史造成较大影响的重要事件进行简单介绍和分析,以飨读者。

一、先秦:骊姬下毒害申生,结果出了晋文公

1、迁延之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秦时期下毒事件记载较少,其中有两个明确记载。其一是《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记录了公元前559年,在晋国率领诸侯军伐秦的“迁延之役”(迁延,退却之意)中,秦国人在泾水上游河中释放毒物,给晋国造成极大杀伤。结局是晋国不胜,秦国不败。该役,晋国六卿之栾氏的栾针战死,成为日后晋灭栾氏的导火索。

2、骊姬之乱

其二就是“骊姬之乱”,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时期。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强盛的诸侯国之一,尤其是在第十九任君主晋献公手里,南征北战、东并西扩,“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成为当时经济军事力量数一数二的诸侯。

然而,晋献公晚年宠信骊姬,昏庸无道,致使晋国陷入众子争位的现象。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初娶贾氏为妻,无子。蒸娶其父晋武公之妾、齐桓公之女齐姜,生秦穆公夫人穆姬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妹妹小戎子生夷吾。后攻打骊戎获得骊姬和其妹,骊姬生子奚齐,其妹生悼子。这五个儿子里面,嫡子申生为太子,和重耳、夷吾三人品行为人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献公晚年宠信骊姬,骊姬想让自己儿子奚齐为太子,于是便经常谗谮太子,想方设法谋害申生。《国语··晋语·骊姬谮杀太子申生》记载:“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寘堇于肉。公至,召申生献,公祭之地,地坟。申生恐而出。骊姬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骊姬用下毒的方式,谮言申生有意谋害父亲晋献公,从而引起晋献公猜疑,下令杀死申生师傅杜原款。

申生非常孝顺,也没有争辩,说:“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便成全了骊姬,自杀而死。于是骊姬儿子奚齐被立为太子。后来晋献公死后,晋国大乱,大臣们连续把骊姬两个儿子奚齐和悼子杀掉。迎重耳,重耳辞;夷吾继位,为晋惠公。晋惠公死,太子圉立,是为晋怀公。秦穆公发兵支持重耳,大臣杀晋怀公,于是重耳得以继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励精图治,纵横捭阖,成为春秋时期第二位诸侯霸主。

【事件影响】骊姬用毒陷害太子,申生不争辩自杀,奚齐上位,目的达到,不过却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晋国舆论都反对骊姬,以至于因果报应,骊姬两个儿子都陆续被大臣杀死,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最后使得重耳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明君和霸主,在春秋时期留下了浓厚一笔。因而可以说骊姬的下毒事件,导致了晋国内乱和晋文公崛起,对当时社会和后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限于篇幅,下文再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6/9榆木斋

主要参考资料:

《左传》春秋 左丘明著

《国语》春秋 左丘明著

《史记》西汉 司马迁编撰

《汉书》东汉 班固编撰

《后汉书》南朝(刘宋)范晔编撰

《资治通鉴》北宋 司马光编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