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山学派杨瑾、李闽山、李益君、杨鄱阳推荐。
任见:惜乎正部级上大夫贾谊

洛阳郊区人贾谊,从小爱学习,博览群简,先秦诸子百家,不使漏网。

贾谊少年时,学《春秋左氏传》,老师是博士张苍,据说贾谊将《左传》学透了,还以自己的见解为它作注。

可惜贾谊的《左注》给邻居借去看,弄丢了。

聪明人爱好广泛,贾谊也研究道学。贾谊所研究是真道学,不是中国后世几千年流行的假道学。写了《道德论》、《道术》等专业论文。

贾谊知识面好宽的了,连东周时期楚国的“兮兮诗人”屈原也研究,手抄了不少屈原的优美句子,像现在的中学生那样。

贾谊十八岁那年,河南郡吴郡守举办朗诵会,贾谊上台朗诵《诗经》、《尚书》,声情并茂,震动洛阳。

接着,吴郡守让秘书把贾谊喊到宾馆,一测试,贾谊文章也写得好,当即把他招进政府办公室工作。

吴郡守是原秦朝名相李斯的同乡,又是李斯的学生,学问很大。治理洛阳,颇有政绩,在全国精神文明大评比中还得过第一呢。

贾谊在郡守官邸上班,担当办公室文秘,出自贾谊的河南郡公文,下为基层干部喜爱,上为朝廷君臣赞赏。

西汉皇帝刘邦的老婆吕雉,杀人成性,刘邦活着的时候,帮刘邦杀,譬如诛除功臣韩信,刘邦“翘”了以后,她独自杀,连亲生儿子刘盈都是她弄死的。

但吕雉再恶,也有死的一日,她一死,右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就粉碎了吕雉培植的吕家四人帮,找来刘邦的一个庶子刘恒做皇帝,即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上任,西汉朝廷的紧张气氛才得以缓解。

刘恒提拔河南郡守吴公到中央政府当廷尉——司法总局局长。吴公没有忘记他的得意门生,就向汉文帝推荐贾谊。

吴先生说:“贾谊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是个年轻有为的人才。”

汉文帝就把贾谊召到中央政府,任命为博士。从此,贾谊步入了政治活动的舞台。当时贾谊二十一岁,在所有的博士中,他是最年轻的。

所谓博士,就是顾问委员会委员,或曰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乃系备皇帝咨询的参谋人士,后备干部。

汉文帝提出问题让博士们议论,许多老先生一时讲不出什么道道来,但是贾谊不同,因为他学识渊博,又敢想敢说,对文帝提出咨询的问题对答如流,说得有理有据。

在数次疑难答对中,其他的博士都认为贾谊说出了自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看法,非常佩服他的才能。

汉文帝欣赏贾谊的才华,仅过了一年,就破格提拔贾谊为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老百姓弃农经商是“背本趋末” ,向文帝提交了一个议案《论积贮疏》。

古代的人说:“一个农夫不种地,就有人挨饿;一个农妇不织布,就有人挨冻。” 古代治理天下,最精细最周全啊,所以它的积蓄足以依靠。

国库是天下的命脉啊。如果米粟多而财物有余,做什么而不成呢?用它来攻取就能得到,用它来守卫就能坚固,用它来作战就能获胜,使敌对的人归顺,使远方的人归附。

人人都不想种地,光想榨取中间利润,使“淫侈之风,日日以长” ,对统治者不利,主张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以达到安百姓治天下的结果。

驱使百姓回归农业,附着根本,吃闲饭的人,承包块农田,别在街头乱转,使天下人自食其力,那就积蓄充足,人们乐得其所了。

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奏议,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田补贴,鼓励农业生产,对恢复经济、保障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贾谊显然有点书呆和教条,缺乏农商共济之大眼光。

兴农没有错,抑商则肯定是消极和愚蠢的。

04——

贾谊追求进步,帮助汉文帝修改了不少政策,订立了许多法令。其中有著名的遣送列侯,就是让列侯们离开首都,到他们的食邑去。

京官做起来舒服啊,至于封地,让孩子们招呼就行了,贵族、功臣们都不愿走,想在京城享福,有私家花园冶游,有私家美女陪寝,因此阻力很大。

当时老总理陈平已经死过,功劳最大、权位最重的属绛侯周勃,汉文帝让周勃带个头,就免了他的丞相职务,逼他到自己的封地去。

这样一来,列侯们才陆续离开京师,他们走了,带走了大量的下人,也减少了很多的消费,首善之都的人口和经济压力得以缓解。

离开京师,列侯们心里极不痛快,由于这个政策出自贾谊,等于贾谊把功臣元老都得罪了。

汉文帝赏识贾谊。在汉文帝眼里,贾谊年轻有为,见识不凡,于是,就提出让贾谊担任更高的公卿职位,委以重任,并把这个意思交给大臣们讨论。

反对派有机会了,他们叫嚷,制造和重用火箭式干部,于朝于民,均有坏处。

当然,反对派是那些功臣显贵,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这些。

周勃发迹前是个体工商户,编织苇席贩卖,还兼作吹鼓手,灌婴也是个小商贩,收售布帛。他们加入开国君主刘邦的部队“吃粮”,东征西讨,建政后粉碎吕家四人帮,又算立新功了,因此封侯拜相,位高权重。

然而,这些把持朝政的老干部,都是没文化的“大老粗” ,尤其是周勃,更以“钝椎少文”出名。

老高干们自恃功高,不求进取,思想守旧,胸襟狭隘,还搞贪腐,玩女人。

05——

当贾谊这样的青年知识分子在王朝崭露头角时,既得利益的高级官僚阶层,一方面因他年纪轻资历浅而看不起他,另一方面,又因他才华出众而心怀妒忌,第三方面最要害,影响他们享福了。

让贾谊当个博士、太中大夫之类闲官,老干部们可以容忍,一旦要让他升到公卿之位,委以重任,显贵们当然难以接受。

贾谊遭到了众口一词的攻击:“这个洛阳人,小小年纪,学识浅薄,一心想专擅权力,要把国家的许多大事搞乱了!”

即位不久的汉文帝,虽爱贾谊的才能,但也不能违背权贵的意愿而进一步提拔贾谊了,因为周勃、灌婴诸人都是先帝的旧臣,权重势大。

贾谊还有一个对头,文帝的佞悻,叫邓通,此人不学无术却奸谗自会。

邓通得宠于一个极为荒唐的原因。

原来汉文帝这人,迷信得紧。他有天做了个白日梦,要上天,上不去,有一个“黄头郎”从后面推了他屁股一把,就飘飘然地上天了。

文帝醒来,非常高兴,就出门暗中寻找这个推他上天的“黄头郎” ,竟然找到了。

文帝到了渐台这个地方,碰巧见到一个正在使船的头戴黄帽的年轻人,穿着容貌很像梦中推他上天的人,就叫来问他叫什么名字,回答说叫邓通。

文帝找到梦中贵人了,让邓通进宫随侍。

邓通立马弃船,高扬着脸进宫了。

06——

邓通什么也不懂,只是文帝的玩伴,文帝却封他为上大夫,同他一起玩耍,高兴了还赐给他巨额的金钱。

所谓上大夫,就是跟苦学出身的贾谊同一个级别,都是正部级了。

贾谊讨厌这个没有才能而受文帝宠爱的佞臣,言语之中,常有讥刺。导致邓通不断向文帝告状,抹黑贾谊,使得文帝逐渐把贾谊疏远了。

外有大臣轮番攻击,内有邓通不断进谗,贾谊在交困之下,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甚至连在朝廷中的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结果,贾谊被贬出京师,到长沙去当梁怀王的太傅。

文帝把贾谊分派到梁怀王那里去当太傅,也算很给面子了。梁怀王刘揖,又名刘胜,是文帝最喜爱的小儿子。

长沙,就是长沙,娱乐项目屡屡冒出大泡的地方,在贾谊的时代却是蛮荒的代名词,距离文明渊薮黄河流域,超过千里之遥。

汉时南方交通,山水处处阻碍,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自不必说,更使贾谊难受的,是在心中发酵着、膨胀着的悲愤。

贾谊诗书满腹,心中抱负远大,想辅佐汉文帝干一番事业,却受谗被贬,罹受这样的挫折,怎不使他深感孤独和失望呢。

老臣宿将们的攻击,还算不了什么,他们毕竟为汉王朝出过大力,最使贾谊难以忍受的,是邓通这样的奸小,阿谀媚上,陷害忠良,贾谊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怨气。

越走离那个写诗的楚国人屈原越近了。

07——

任见先生介绍过这个屈原,才华横溢,著名个人广告语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不过屈原求索的是楚怀王的宠妾郑袖,为郑袖做了情诗《湘夫人》等。

然,绝色郑袖,地位特殊,岂是屈原区区一介科级干部随便可见的?

屈原多次下决心,要把自己的一生拴在楚怀王的裤腰带上,楚怀王的裤腰带跟郑袖的裤腰带连着的嘛。

屈原满腔的爱,爱,爱。倒霉的是,横亘于中间的楚怀王就是不把屈原当人看,不停地踢打他,于是,屈原又变成了满腔的怨,怨,怨。

五月初五,屈原买了二斤粽子,一尝太好吃了,于是决定把粽子掂进宫里,撞见郑袖最好,实在不行就献给楚怀王。

楚怀王得知屈原又来骚扰,说,“区区粽兮,何足挂齿。离骚,离骚。”

“离骚”的意思是:离我远点,骚扰我的东西!“再不离开,大刑伺候!”

屈原逃出楚王宫,到了汨罗江边,望着滚滚的汨罗江,仰天长叹:“啊,啊,啊?”

接着又痛哭流涕唱了一板,老长老长,就叫《离骚》,向郑袖永别。

叹完,唱完,转身翻腾三周半,最后一个猛子扎下去了。

打鱼人路过,发现了屈原的尸体,赶紧报案。

警方在岸上发现了一些粽子,有楚宫门卫打过的戳记,结论是为情自杀。

调查清楚后,喜欢舞文弄墨的宣传科长写了篇长篇通讯《粽子迷案》,铅印在公安局的内部报纸上。

过了好多年头,唐人李白路过,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乘舟将欲还,忽闻水中乱叫唤。扑通一声跳下去,捞上一看是屈原。

但这首诗后来被李白的一个粉丝汪伦篡改了,变成了《赠汪伦》,成李白赠给他的诗了。

08——

不过据任见先生揣测,屈原死于谋杀的可能性较大,楚怀王不是软弱良善之辈,何况对付令人恶心的情敌。

贾谊极是怜惜自己的遭遇,除了暗恋皇后这一缺点,自己跟屈原忠君报国的革命精神太相像了呀!

看到湘水时,贾谊作了一阕《吊屈原赋》,凭吊古人,抒发怨愤。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任见先生译曰:哎呀好可悲,时世也不祥。凤凰到处躲,鸱枭在高唱。宵小窃位哦,谗谀又猖狂。

贤良处逆境啊,是非真反常。诬伯夷贪赃啊,赞盗跖善良;把莫邪当钝刀,夸铅饼有锋芒。

接着译:唉,先生你不得意哦,无故遭中伤。国人不理解,向谁说衷肠?凤凰飘然去啊,贤士无故乡……

参观游览了湘水,贾谊总算到长沙了。其实,到了长沙,情况还是不错的。

坚持阅读“任见”,爱车节油13%,效果确实好。

09——

当太傅,贾谊事情不多,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自己掌握。其实斯时的地方官比之京官,轻松潇洒得多。

长沙虽偏远,挡不住心系天下。今天有些老太太就这样,媒体的话筒照住她的下巴,采访小区养狗问题,她便抖起劲儿了,说的都是赞美中央大干部或者各级领导的大话。

别笑话中国老百姓,夸上级夸得出彩,是个美丽的情结,中间有个核儿,叫“皇上圣明” ,属于优良的民族传统。尽管事情是上级应当做的,或者久拖不做而终于做了。

贾谊有水平,更有责任心,以天下事为己任,对朝廷政治,给予极大的关注,一有功夫,就给汉文帝写信。

贾谊被贬逐,邓通尤受宠,文帝把蜀郡的严道铜山赐给邓通,还允许他私自铸钱,因此,“邓氏钱”遍布天下;又有吴王刘濞开发豫章的铜山铸钱,吴钱也到处都是。这样,国民经济能不混乱吗?

贾谊上《谏铸钱疏》,尖锐地指出,私人铸钱,于国于民都很不利,建议汉文帝下令禁止。

但邓通是文帝的宠臣,铜山又是文帝赐给他并允许他铸钱的,文帝怎会禁止呢?吴王刘濞远在东方,天高皇帝远,又禁止不了。

因此,贾谊的这个建议在当时是不可能被采纳的,只不过增加了邓通们对他的忌恨而已。

10——

有天黄昏,有一只鵩鸟飞进了贾谊的住房里。鵩鸟就是猫头鹰,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吉利的鸟。

贾谊谪居长沙,本来心情就忧郁,如今猫头鹰进宅,更使他伤感不已。于是就写了一篇《鵩鸟赋》,感叹世事沧桑,自我凄凉。

五年后,贾谊被召回长安,汉文帝在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接见了他。

当时祭祀刚完,祭神的肉肉还摆在供桌上。文帝对鬼神的事怀有不少疑问,就咨询贾谊。

贾谊借机来了一番宏论,文帝感到很新鲜,听得很入神,甚至挪动座位,凑到贾谊跟前,一直谈到半夜方止。

汉文帝感叹不已地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我好久没有见到贾生了,自以为学问赶上了他,超过了他,现在听了他的鬼神宏论,还是赶不上他啊!

后世唐人李商隐觉得汉文帝精神有点毛病,说他:“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老百姓水深火热,不管,鬼神豪宫华殿,还请教到半夜哩!

朝廷上,人事变化已经很大了,压制过贾谊的灌婴做了鬼,周勃遭冤狱被赦免后办了退休手续,贾谊应该仕途亨通了吧?

贾谊的仕途并不亨通,原因是有邓通。邓通仍然是贾谊面前的一个拦路虎。

不过贾谊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职务升降,而是国家大事。

贾谊写了《过秦论》,论述秦汉朝代更替之历史经验,见解深刻,又富艺术感染力。跟以前建议重视农业生产,以增加国家储备的著名议案《论积贮疏》一样。

11——

汉朝当时,有两个矛盾,正在尖锐化。一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即朝廷与诸侯王之间的矛盾,一是汉王朝同北方匈奴之间的矛盾。

内外矛盾的交合与尖锐化,表征是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及吴王刘濞的叛乱或预备叛乱,以及匈奴族对北部边境的不断滋扰。

贾谊透过内外矛盾的交响乐,听出了严重的危机所在,深为关切和忧虑。

贾谊给汉文帝写信,连续地写,不断地写,人们知道最多的,是《陈政事疏》,也叫《治安策》。

在《治安策》里,贾谊大声疾呼:我看天下的形势,可为痛哭的有一个问题,可为流涕的有两个问题,可为长叹息的有六个问题,其他违法背理的事就更多了。

贾谊斥责某些人的“已安且治”论,说这种人不是无知,就是阿谀奉承,把火放在柴堆之下,而自己睡在柴堆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就说平安无事。

诸侯国过于强大,必然会与天子有所对立,臣下屡遭祸害,皇上也多次忧伤,这实在不是使皇上放心、使臣下保全的办法。

如今有的亲兄弟图谋在东方称帝,亲侄子也向西袭击朝廷,近来吴王的谋反活动又被人告发。

天子现在年富力强,品行道义上没有过错,对他们施加功德恩泽,而他们尚且如此,何况最大的诸侯,权力比他们还要大十倍呢!

尽管如此,天下还比较安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诸侯国的国王岁数还小,没有成年,汉朝安置在那里的太傅、丞相还掌握着政事,维稳还不算太难。

但是几年以后,诸侯王大都加冠成人,血气方刚,而汉朝委派的太傅、丞相都要离休了,或称病还乡了,而诸侯王会自下而上地普遍安插亲信。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的行为同淮南王、济北王有什么区别呢?到了那时,想求得天下安定,即使唐尧、虞舜在世,恐怕也办不到了。

有人说,异姓王叛乱是因为他们跟汉王朝关系疏远,这是不对的。

济北王刘兴居是文帝的侄子,淮南王刘长是文帝的弟弟,他们都乱了,说明什么?说明“关系”是靠不住的。

12——

贾谊指出,同姓王虽名为臣,其实都有布衣昆弟之情,当然也有称帝为皇的野心。

诸侯王在他们在自己的国里,擅自提拔干部,授人爵位,赦免罪徒,甚至使用皇帝规格的宫室和仪仗,朝廷的法令,在他们的独立国里面,却行不通了。

因此说,叛乱与否,并不取决于亲疏关系,而取决于“形势” ,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变化。

回顾汉初及今,诸侯王反叛的历史,大都是强者先反。弱者变强后,他也是要反的。

假设,樊哙、郦商、周勃、灌婴为王,拥有数十城池,他们也会反叛,相反,如果削弱过分强大的诸侯,他们就不见得会反叛了。

真是皇帝不急,急死贾谊啊!

贾谊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比先前鲁国那个叫孔丘的小学教师还内急。

贾谊陷入了自己编织的“吊诡”怪圈,假设未来,纸上谈兵,自我感觉出奇的好。

关于“预镇反叛” ,贾谊向汉文帝提出了自己的妙策。

13——

贾谊说,势力强大的诸侯王,好比是大骨头,朝廷如果不用权势法制这把大斧头去斫砍,而只是用仁义恩惠这把薄刃小刀去切割,那么,这个刀子不是被碰缺口,就是被折断。

现在的形势,是患了末端浮肿病。小腿肿得几乎同腰一样大,指头肿得几乎和大腿一样粗,只能平放而不能伸屈,一两个指头疼起来就不得了。

如果现在不及时治疗,一定会成为死症,将来虽有名医,也没有办法了。

那么,切实可行的对策是什么呢?“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就是说,可以在原有的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从而分散削弱他们的力量。

诸侯王死后,他的封地应该分割为若干块,分封给他的几个儿子。这样,可以让诸侯王的子孙们放心,他们知道会按制度受到分封,就不会反叛朝廷了。

诸侯王的封地,一代一代切割下去,愈分愈少,直到“地尽而止” ,力量也就愈来愈削弱下去了。这就叫做“割地定制”。

“割地定制”的结果,就能使国内的形势,好像是身体支配手臂,手臂支配手指那样顺从,诸侯就不敢有异心了,国家也就能得到安宁了。

贾谊真是个聪明人,任见先生破解一下吧,他的意思,就是把省、直辖市,进一步把市、县,甚至镇,都逐步撤掉,直至撤光为止。当然,那时候行政区划不叫省、市、县,性质差不多。

贾谊认为,全国都由无数多的村委会组成,终极维稳就成功了。若将村委会也都撤掉,就更加妙不可言了。

14——

还有,商人经济力量的膨胀问题,和北方匈奴的问题。怎么办?

现在商人都疯了,卖奴隶时,给奴隶打扮、化妆,给奴隶穿上古时天子后妃祭祀时才穿的绣衣、丝鞋,关在木栅栏里。

现在皇帝穿什么?文帝您的衣服无非普通的黑色丝绢,可那些富商家的墙壁上,竟挂着文绣,皇后装饰衣领的蕾丝,富家的婢妾们却用来缝鞋边。他们吃一顿馆子,超过穷人三年的花销。

国家一心追求GDP,如此穷极奢侈,后果能不严重吗?

一百人做衣服,还不够富豪一人穿,想全国人不受寒挨冻,怎么可能呢?

一百人耕田,还不够富豪一人挥霍,想全国人不挨饥受饿,也是不可能的!

贫富差距巨大,几万块钱一平方的房子,富人不嫌贵,饥寒迫使老百姓痛苦不堪,想使他们不造反,是办不到的。

国家已无能为力,“盗贼”不过在等待时机而已,但是那些献计的人,却口口声声“稳定压倒一切” ,以“毋动”为上策,这真是可以长长太息的事情啊!

为了装门面,每年拿着大量财富,无偿援助外夷,可那些接受过天朝上国援助的外夷,哪个不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啊!

从高祖刘邦开始,由于军事失利,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送美人给匈奴单于为妻,每年还要交送大量的金银和丝织品。

文帝曾派军抗击匈奴侵扰,因诸侯王叛乱而撤军,又恢复和亲政策。

和亲能够制止匈奴经常侵扰的祸患吗?不能也!

应该采取的对策是,出征北伐,“俘匈奴单于而制其命” ,以长鞭“笞其背” 。若没有将军出马,我贾谊愿意领兵行动!

贾谊好厉害,但汉文帝比他理智,若派贾谊去征服匈奴,不知道会弄成怎样的一锅酱菜呢。

贾谊的《治安策》上罢,淮南王刘长就叛乱了。

汉文帝镇压了刘长,把刘长的四个儿子封为列侯。贾谊担心文帝以后还要提升这四个人的官职,就上疏文帝,进行劝告。

15——

淮南王反叛朝廷,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罪恶。尊奉罪人的儿子,只能招致更多的非议。儿子成人之后,哪能忘记他们父亲的事?淮南地方虽小,但四子一心,积蓄资财,后果难料啊!

汉文帝觉得贾谊好啰嗦。

反对大分封,主张切割。这不真的切割了嘛,“割地定制”了嘛,他又说人家“四子一心” 。

两面卖嘴,书呆子啊!书混子啊!窝靠!

贾谊升不上去,仍旧做着梁怀王刘揖的太傅,孰知一年后刘揖不慎坠马摔死。

按照规矩,诸侯王年少时,太傅对其生活起居是负有法律责任的,因此,贾谊这个家庭教师感到自己没有尽到责任,罪过不轻,成天哭泣自责,心情十分忧郁,无法排解。

刘揖没有儿子,按例他的封国就要撤销。

贾谊以大局为重,建议汉文帝为梁王刘揖指定继承人,以文帝的两个亲子参封其地。

贾谊总算有个不错的建议了,文帝听从了,两个儿子后来建设和保卫封地,为国立了功。

贾谊在公元前168年去世,年三十三岁,相当地年轻,青年教师。

纵观贾谊一生,虽受谗遭贬,未登公卿之位,但其政论和建议,下了很多闷功夫,是那些身居高位而庸庸碌碌的公卿们所不能比拟的。

贾谊主张中进步的成分,不仅在汉文帝一朝起了作用,还被延续了下来。

2017.05,于瑞欧村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名家漫说”,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名家漫说”,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黎雷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