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来,安宁市老年大学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宗旨,积极精心安排好第一课堂、认真组织好第二课堂、积极倡导好第三课堂,让“三个课堂”互动,不断提升老年大学教学质效。

精心安排好第一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贴近老年人爱好、丰富老年人生活”原则,合理设置课程。2024年,开设声乐、舞蹈、视频剪辑、书法、绘画等18个专业。根据学员学习情况,开设基础班、提高班,形成知识递进、技能递进、专业递进的教学体系。二是将思政课内容纳入老年大学的教学全过程,以“开学第一课”、“公开大课堂”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并确保每名学员每学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少于4个课时,将思政教育作为必修课、重点课,成为学员评先和下学年能否取得报名资格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会议制度》《教学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三类35项规章制度,力求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成立班委会,引导广大老年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认真组织好第二课堂,提升班级凝聚力。班级活动是老年大学教学活动的延伸,是第一课堂向第三课堂发展的重要桥梁。安宁市老年大学每学年都会组织3场文艺演出,2场书法绘画摄影展。每个班级在上下学期各组织一次校外活动,他们或组织郊游,或组织学习成果展。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又增进了友谊。班级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积极倡导好第三课堂,实现“老有所为”。第三课堂是通过班级班委发展起来的。如:参与社区的文体活动,组队参加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等比赛。同时,老年大学积极搭建平台,为他们服务创造条件。如:花灯班赵华,有一定的功底,2008年进入安宁市老年大学就读。在市老年大学指导下,2014年,顺利组建安宁市连然街道业余艺术团。10年间,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各街道、社区、小区、敬老院等舞台,演出达300多场,深得广大市民的喜爱。他们还积极参加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各种汇演、比赛,先后收获40多个奖项。

学员们把学到的知识反馈给社会,进入到“第三课堂”,即“老有所为”,这种升华给学员带来了无比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在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满足的同时,社区活动也因他们的加入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正是,安宁市老年大学抓住了“三个课堂”的互动,才使老年大学每年报名“火爆”,一座难求。